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册
⑴上图显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能够主导世界贸易的原因。
⑵请从商品交换(方式、内容)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分析欧洲、非洲、美洲之间贸易与欧洲、中国之间贸易的区别
⑶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时间 | 姓名 | 介绍(负责事项、主要思想等) | ||||||||||||
19世 纪60年 代 | 周馥、凌焕等 | 起草奏章函牍、收发文件、保管等事物 | ||||||||||||
丁日昌 | 洋务干将,曾任江南制造总局督办 | |||||||||||||
钱鼎铭、王大经等 | 主持淮军粮饷、军饷转运;掌管厘捐等 | |||||||||||||
冯桂芬 | 维新思想家,首倡“中体西用” | |||||||||||||
王凯泰、陈鼐、张佩纶 | 淮军军营务处,高级参谋 | |||||||||||||
刘瑞芬、刘含芬兄弟 | 负责购买和管理淮军军械 | |||||||||||||
19世 纪70年 代 后 | 华蘅芳、徐寿 | 著名数学家、化学家,江南制造总局翻译处 | ||||||||||||
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 | 早期维新思想家(起草奏章,处理公务、管理企业) | |||||||||||||
唐廷枢、盛宣怀、徐润等 | 中国首批资产阶级,创办、管理民用企业 | |||||||||||||
严复 |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天津水师学堂会办 | |||||||||||||
式百龄(德)、汉纳根(德)等 | 北洋海军总教***等,后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员。 ——整理自《李鸿章幕府的形成及其主要特色》欧阳跃峰《安徽史学》2011年第3期 ⑴从表格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的历史信息,来印证你从现行教材中所学的相关知识? ⑵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李鸿章的幕府?
3.
文艺复兴以降,人们将西欧千年中世纪称之为“黑暗和野蛮的时代”。然而,历史也昭示着一个客观事实:中世纪也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希望的时代。
⑴请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将西欧中世纪称为“黑暗和野蛮的时代”提供证据。(4分) ⑵请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西欧中世纪又是一个“孕育着希望的时代”?(4分) 2.单选题
|
A.推动立法的动力不同 | B.对犯罪的界定不同 |
C.打击犯罪的效果不同 | D.立法的出发点不同 |
A.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 B.自然经济的抵制 |
C.广州贸易地位的减弱 | D.长期战乱的影响 |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马关条约》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
A.1935年 | B.1937年 | C.1939年 | D.1941年 |

《来吧,小鱼!》。画面中的山姆大叔手抓渔网,
正在召唤小鱼过来。山姆大叔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欧洲发展 |
B.扶持控制西欧 |
C.遏制苏联力量 |
D.建立北约组织 |
A.德国统一 | B.东欧剧变 | C.苏联解体 | D.欧盟成立 |

A.我国古代对牛的高度重视 | B.牛耕在西周时期已得到推广 |
C.我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达 | D.生产方式对生活习俗的影响 |
①商品与财富在不同区域间广泛流通
②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密切
③山西是当时各国货币的主要制造地
④晋国是天下最富庶的地区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A. 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 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
C. 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 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状态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
国 家 | 总人口(单位:万人)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约3600 | 75% | 25% |
俄国1851年 | 约5900 | 93% | 7% |
美国1850年 | 约2300 | 87% | 13% |
A.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未开始工业化 | B.工业革命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 |
C.工业化程度越低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 D.人身隶属关系阻碍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 |
时间 |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1700年 | 君士坦丁堡 | 江户 | 北京 |
1800年 | 北京 | 伦敦 | 广州 |
1900年 | 伦敦 | 纽约 | 巴黎 |
A.中国北京始终是世界三大城市之一 | B.粮食作物的引进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 |
C.排名变化反映了世界金融中心转移 | D.欧美城市的发展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 |
A.在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B.使欧洲出现宗教信仰全面危机 |
C.彻底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统治 |
D.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
A.注重经典考证 | B.针砭社会时弊 | C.批判理学旧说 | D.学习西方文化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保甲法
④方田均税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A.种植园奴隶主和工业资本家 | B.北美殖民地和英国政府 |
C.美利坚合众国和大英帝国 | D.第三等级和特权等级 |
A.汉穆拉比——古巴比伦王国 | B.卡拉卡拉——罗马帝国 |
C.查理·马特——法兰克王国 | D.穆罕默德二世——奥斯曼帝国 |
3.选择题- (共21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厚德载物、和谐共处。友善已渗透到了我们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之中。下列语句体现了这一美德的有(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③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④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Λ”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 {#blank#}1{#/blank#}轻小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blank#}2{#/blank#},力的单位是 {#blank#}3{#/blank#}
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Λ”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 {#blank#}1{#/blank#}轻小物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blank#}2{#/blank#},力的单位是 {#blank#}3{#/blank#}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