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5003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7/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初在总结秦亡教训时,认识到收取泰半之税(注: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是造成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赋税政策。汉代赋税主要包括田租和口赋。口赋是汉代向百姓征收的人头税。算赋是其中的一种,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开始征收,征收对象是十五至五十六岁的成年人,每人一百二十钱为一算。汉高祖减轻田租,实行什五税一,即从农民的土地收获中征收十五分之一的税。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为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田税之半”。同时算赋减至四十钱。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又下诏“赐天下民今年租税之半”。此后的十二年中全部免除了农民的田租,直到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又实行令民半出田租,即实行三十而税一的税率,并从此成为定制,终西汉之世没有再变。

——据漆侠《中国改革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赋税改革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初赋税改革的意义。

2.单选题(共3题)

2.
依据下表材料可以推断
考古发现
历史文献
1998年以来,蒲江战国船棺墓葬群考古陆续发现铁斧、铁凿、铁削等多种铁器。迄今蒲江县境内发现古代冶铁遗址76处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善于治铁的赵国之卓氏,山东之程郑俱来到川西之临邛(今邛崃、蒲江地区)。”汉武帝时,推行桑弘羊制定的盐铁官营政策。临邛冶炼业,设立铁官管理。
2017年6月到9月初,蒲江县铁溪村附近文物抢救性发掘3000平方米,该遗址主要由铁炉、炒钢炉、燃烧窑、房址、灰坑、排水沟和废料堆积层组成。根据发掘情况判断,该遗址位于宋代地层之上,遺址内亦仅出土宋代瓷片。
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临邛县,有铁官。”
《宋史—志》“地理”记载:“邛州,监一;患民,铸铁钱。”“食货”:“全国铁钱三监,其一邛州,曰惠民。”
 
A.蒲江铸铁之源,至早可以追溯到战国
B.蒲江在战国和宋代时冶铁业较发达
C.铁溪村遗址为宋代最大规模冶铁遗址
D.蒲江冶铁业自汉武帝开始成为官营
3.
商鞅变法后秦国普遍使用牛耕,商鞅为了重视农业,规定:“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汉人《盐铁论·散不足篇》中说:“古者(战国和秦),……庶人之乘马者,足以代其劳……行则服梔(轭),止则就犁。这表明当时
A.农业耕作中开始使用了马耕
B.马在战争中的作用增强
C.牛耕与马耕并存的现实
D.牛耕优势不及马耕
4.
周公“制礼作乐”的理念就是不要把人的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而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培养自己的德行,符合礼的规范;顾炎武说“礼者,本于人心之节文,以为自治、治人之具”。这反映二者都主张
A.实行民本主义
B.血缘关系为纽带
C.自觉遵守礼制
D.用礼制教化民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