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是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办于香港,当时资本为10万港元。由于缺乏技术,并受到英美烟草公司的竞争,于1908年亏损停业。1911年起,公司转亏为盈。1918年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册,并将企业中心由香港移至上海。公司于1919年向社会招股,资本扩大为1500万港元,简氏家族以占总股份的60%而控制企业。在此期间,公司最大的竞争者英美烟草公司曾3次企图吞并它而未果。
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实行有利于外商的税收政策,使南洋公司处于不利地位。1937年4月,官僚资本低价收买公司股票,由宋子文任董事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总厂毁于“八·一三”炮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厂恢复生产。1951年2月实行公私合营。
材料 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是1905年由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办于香港,当时资本为10万港元。由于缺乏技术,并受到英美烟草公司的竞争,于1908年亏损停业。1911年起,公司转亏为盈。1918年改组为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向北洋政府注册,并将企业中心由香港移至上海。公司于1919年向社会招股,资本扩大为1500万港元,简氏家族以占总股份的60%而控制企业。在此期间,公司最大的竞争者英美烟草公司曾3次企图吞并它而未果。
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实行有利于外商的税收政策,使南洋公司处于不利地位。1937年4月,官僚资本低价收买公司股票,由宋子文任董事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总厂毁于“八·一三”炮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厂恢复生产。1951年2月实行公私合营。
——编自《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史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勒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荷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 唐朝采取由吏部对全体公职人员进行政绩考核的考课制度,正所谓“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考课的标准可分为为官道德和任职才能两方面。为官道德为“四善”:即“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勒匪懈。”任职才能按照官员的不同职责分为“二十七最”,如“训导有方,生徒充业,为学官之最”。其考课方法是根据“四善”和二十七最”的考课标准,分别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下九个等级。另外,唐朝还在不同时期临时规定了一些特殊的考课标准,如贞观年间规定“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鰥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办法规定,“进考之人,皆有定限,荷无其功,不要充数。”考课的奖惩大致有职位变动、品阶升降、俸禄增减、荣辱与夺等。贞观二十年,巡察使进奏地方官考课等第后,太宗亲自决断,“以能进擢者二十人,以罪死者七人,流以下除免者数百千人。”
——摘自余华清《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考课制度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考课制度的历史作用。
2.单选题- (共17题)
3.
罗马法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不符,这就足以使买受人获得提起相关诉讼的诉因。该规定
A.注重以诚信规范经济行为 |
B.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私有财产 |
C.适应了罗马帝国对外扩张需要 |
D.表明罗马法重形式的特点 |
4.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公立学校中黑白种族隔离制度违反宪法。1957年,阿肯色州州长福布斯禁止黑人学生入学。对此,美国总统有权
A.以违宪为由免除福布斯州长职务 |
B.提请国会参议院弹劾州长福布斯 |
C.下令联邦军队护送黑人学生入学 |
D.要求州议会罢免福布斯州长职务 |
5.
下图是一幅关于俾斯麦的讽刺漫画,以下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符合漫画含义的是

A. 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
B. 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C. 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
D. 德意志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A. 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议会
B. 德意志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C. 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
D. 德意志各邦保留一些自治权
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
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 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 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A.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
B. 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
C. 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
D. 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
7.
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1899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 |
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 |
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 |
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 |
8.
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B.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 |
C.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 |
D.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 |
9.
下表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农村土地情况调查数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说明
| 地主 | 富农 | 中农 | 贫雇农 | 合计 |
占农村总户数/% | 3.5 | 6.4 | 19.6 | 70.5 | 100 |
占农村总土地/% | 45.8 | 18.5 | 17.3 | 18.4 | 100 |
A.近代农村经济结构剧烈变动 |
B.“民生主义”目标己经实现 |
C.中共土地革命政策的必要性 |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迫在眉睫 |
10.
1932年二月八日,蒋介石批示何应钦调炮兵一个营加入十九路军。二月十四日,蒋介石命令将第八十八、八十七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编为第五军,任命张治中为军长,归十九路军指挥,参加“淞沪抗战”。蒋介石此举反映了
A.国民政府意在加强地方军实力 |
B.国民政府实行曲线救国策略 |
C.国民政府避免与日军正面战争 |
D.人们群众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
11.
下表为1972~1988年中美贸易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
年份 | 中国的出口 | 中国的进口 |
1972 | 32 | 60 |
1975 | 156 | 304 |
1980 | 1059 | 3755 |
1985 | 3865 | 3856 |
A.文化大革命期间中美经贸往来和外交关系严重受阻 |
B.与苏争霸处守势导致80年代美对华贸易出现逆差 |
C.中国外交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变化推动中美贸易发展 |
D.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12.
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同苏联的关系,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暂时解决德国两部分的关系。德国对外政策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
B.战后美德关系的变化 |
C.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的缓和 |
D.谋求政治大国的野心 |
14.
元朝实行匠籍制度(匠户沦为国家奴隶),明政府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这表明当时工匠
A.从封建徭役中得以解放 |
B.摆脱了官府对其人身控制 |
C.封建义务由力役变银差 |
D.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 |
15.
宋真宗在位期间(997—1022年),土地兼并严重,但农作物产量倍增,手工业、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一现象说明
A.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
B.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
C.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
D.土地兼并的现象并不影响社会和谐 |
16.
1945年9月9日,国民党陆军总部发布命令,规定自12日起,一律使用法币,并将法币与日伪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按当时日伪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法币1元约合伪币50元。由此可知,这一规定
A.实现对全中国的经济控制 |
B.解决了国民党的军费问题 |
C.恶化了收复区的经济形势 |
D.促进了国统区的经济恢复 |
17.
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B.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 |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
D.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 |
18.
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
19.
《后汉书》记载,公元89年,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北匈奴,令班固在燕然山刻石纪功,史称《封燕然山铭》。2017年8月,经中蒙学者对蒙古国中部一处摩崖石刻严密论证,确认石刻即为《封燕然山铭》,也解决了长久以来对燕然山位置的猜测。这表明
A.古代正史记载史实可信度最高 |
B.不同类型的史料可以相互参证 |
C.实物史料比文献史料更有价值 |
D.历史记载必须以考古研究佐证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