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马尼拉大帆船”,是“TheManilaGalleon”的直译,它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的250年间,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是一种木制帆船,一般载重量在几百吨到一二千吨左右。由于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当时风靡全球的中国生丝与丝绸为主,因此墨西哥人直接把马尼拉大帆船叫做“中国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2)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各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之一至之一。——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弗兰克《白银资本》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各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宋初年,十万宋军驻屯川陕前线,军需供应仰赖四川。赵开受命总领四川财赋,针对官营酒业一直存在的贪污腐败、收益低微和民营酒业的偷税漏税等问题,于1129年改革酒法,实行隔槽酒法。废除原来的国家专卖和扑买制(即官方采用自由投标的方式,将官属酒坊的承包经营权交付于出价最高的人),改由官府设立隔槽酿酒坊,由政府提供酒曲和工具,听由酿户输米自行酿酒。隔槽酿酒坊之外的酿卖皆为非法,严令禁止。政府只按酿户输米之多少收税(其他环节不再收税),酿酒的数量,并无限额。官方只需提供酿酒场所,不用追加投资,不需要提供原料和人手,任何人只要纳钱就可以在官方的组织下,利用官方的隔槽等设备进行酿造。隔槽酒法首先在成都府路推行,而后推广至四川全境。
1137年,四川财政岁入中,酒税一项独占近1/5,号称四川财政第一支柱。它有力地支撑着川陕的抗金斗争。赵开酒法后因实行摊派、强制的生产方式,“民不堪之”,被扑买制取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开酒法改革的影响。
材料 南宋初年,十万宋军驻屯川陕前线,军需供应仰赖四川。赵开受命总领四川财赋,针对官营酒业一直存在的贪污腐败、收益低微和民营酒业的偷税漏税等问题,于1129年改革酒法,实行隔槽酒法。废除原来的国家专卖和扑买制(即官方采用自由投标的方式,将官属酒坊的承包经营权交付于出价最高的人),改由官府设立隔槽酿酒坊,由政府提供酒曲和工具,听由酿户输米自行酿酒。隔槽酿酒坊之外的酿卖皆为非法,严令禁止。政府只按酿户输米之多少收税(其他环节不再收税),酿酒的数量,并无限额。官方只需提供酿酒场所,不用追加投资,不需要提供原料和人手,任何人只要纳钱就可以在官方的组织下,利用官方的隔槽等设备进行酿造。隔槽酒法首先在成都府路推行,而后推广至四川全境。
1137年,四川财政岁入中,酒税一项独占近1/5,号称四川财政第一支柱。它有力地支撑着川陕的抗金斗争。赵开酒法后因实行摊派、强制的生产方式,“民不堪之”,被扑买制取代。
——据杨倩描《赵开酒法述评》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赵开酒法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赵开酒法改革的影响。
3.
材料:20世纪初,克劳塞维茨提出“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战争与道德无关,无所谓正义与否的观点,被欧洲各国奉为经典。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战后被残酷战争震惊了的精英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不管其原因如何,……是对人类的一种犯罪。”由法国和美国发起、15个国家(1933年已达63个)签署的《非战公约》,核心内容就是宣布在国家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强调“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希望能够通过裁减军备或和平谈判解决争端并避免战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前后国际战争观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一战后战争观的变化进行简要评价。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玄奘和尚(602—664年),俗姓陈,洛阳偃师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出家,广泛阅读佛经著作。他曾说当时的佛经译本有很多谬误,所以“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既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他在西域十七年,遍访了一百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语言全都懂得,于是收集山河风俗,当地特产,后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高昌以西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玄奘回国时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太宗常常“逼劝还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唐高宗李治上台以后,也多次提出令玄奘还俗的要求,但都遭其拒绝。
玄奘毕生致力于翻译佛经工作,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共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要求玄奘还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玄奘的历史贡献。
材料:玄奘和尚(602—664年),俗姓陈,洛阳偃师县人。隋炀帝大业末年出家,广泛阅读佛经著作。他曾说当时的佛经译本有很多谬误,所以“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既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他在西域十七年,遍访了一百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语言全都懂得,于是收集山河风俗,当地特产,后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高昌以西所经历的110个和传闻所知的28个以上的城邦、地区、国家的情况,内容包括这些地方的幅员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玄奘回国时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太宗常常“逼劝还俗,致之左右,共谋朝政”,唐高宗李治上台以后,也多次提出令玄奘还俗的要求,但都遭其拒绝。
玄奘毕生致力于翻译佛经工作,据载,玄奘前后共译经论75部,共计1335卷。所译之经,后人均称为新译。此外,玄奘又奉敕将《老子》等中国经典译作梵文,传于天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要求玄奘还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玄奘的历史贡献。
2.单选题- (共9题)
5.
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法令,宣布所有罗马帝国出身自由的男人将被给予完整的罗马公民权,同样,所有帝国自由出身的女人拥有与罗马女人相同的权利。该法令
A.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
B.表明罗马法律体系走向成熟 |
C.缓和了境内各阶级间的矛盾 |
D.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法律原则 |
6.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既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 |
B.以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
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 |
7.
***在其著作中写道“人民是什么?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胜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A.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B.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胜
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8.
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争取和平为目标,尽可能地联合一切希望保持和平的国家,在实践中首先表现为争取在中国周边地区形成安全缓冲地带。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所接受 |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
D.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
9.
“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
A.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
B.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 |
C.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 |
D.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 |
10.
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用洋纱代替土纱的现象,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以华南各埠为主;从19世纪70年代末起,逐步扩展到了华北和内地各省;到19世纪80年代,云贵四川、东北各省也日益成为洋纱的重要市场。这一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棉布是民众的主要衣料 |
B.对外贸易的逆差在扩大 |
C.农业商品化的趋势加强 |
D.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
11.
“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五湖四海”。这说明的是
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 | 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 | 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 |
12.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 |
B.苏格拉底 |
C.柏拉图 |
D.伏尔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