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二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99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孟轲《孟子·告子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
——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说,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    ——苏格拉底
材料五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的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2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4分)
(4)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4分)
2.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材料三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关于启蒙与现代化的关系,西方与中国适成倒置:在欧洲,是由启蒙而现代化;在中国,则是为现代化而启蒙。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有何重要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井指出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过去出身和门第是衡量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惟一尺度,……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谁富有,谁就位列上等。……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种手艺,鼓励有技术的外国手工业者移居雅典城,并授予他们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我制订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 ——梭伦
材料四民本,法也。……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
——《商君书·画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等级划分、官吏任免和对工商业的态度方面的改革措施各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中的法治思想各有何特征?(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次改革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各有何影响?(4分)

2.选择题(共14题)

4.

下列对芽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5.

渡渡鸟灭绝后,毛里求斯岛上最珍贵的树﹣﹣大颅榄树就再也没有种子发过芽.渡渡鸟对大颅榄树最重要的作用是(    )

6.

某实验小组利用三种动物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   物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7.

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8.

水中的氧进入鲤鱼体内的途径是(    )

9.《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要达到4%”。如果你是某地人大代表,当该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时,你可以  
10.《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要达到4%”。如果你是某地人大代表,当该地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时,你可以  
11.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12.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13.

为了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和细菌生存的条件,某生物小组取经过消毒的甲、乙、丙三个相同锥形瓶,按下表要求进行处理.

瓶号

加入物质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50毫升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不作处理

不作处理

用消毒棉球塞住

温度

25℃

5℃

25℃

请据表分析:处理中包含了多少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什么?(    )

14.

在探究“洗手对细菌真菌数量的影响”活动中,有“用手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的步骤,这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15.现有阻值分别是10欧、15欧的电阻两只,允许通过它们的最大电流分别是1安和0.6安,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blank#}1{#/blank#}伏,电路的最大功率是{#blank#}2{#/blank#}瓦.
16.现有阻值分别是10欧、15欧的电阻两只,允许通过它们的最大电流分别是1安和0.6安,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使用,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blank#}1{#/blank#}伏,电路的最大功率是{#blank#}2{#/blank#}瓦.
17.

下列食品保鲜方法中,最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是(    )

3.单选题(共23题)

18.
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长,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
①开始设置中书省和门下省,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②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③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
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9.
多数经济史学家认为其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它与1776年、1789年和1917年的政治革命相比是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它是在一个个地区逐步发生的,而不是一下子席卷全国。它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人向新石器时代定居的务农人的转变。材料重在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的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扩展是渐进而深远的
C.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影响到整个欧洲
D.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的逐步扩展
20.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21.
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22.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23.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官吏行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24.
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
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
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25.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来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6.
有些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中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君舟民水
B.因信称义;天下为主,君为客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民贵君轻
27.
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相比,共同点是:(    )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都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8.
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属于: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29.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30.
吴鑫幸运地被选中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A.人物画
B.花鸟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
31.
有学者总结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大发明",其中有四项出自史前、三项出自夏至春秋、七项出自战国秦汉时期,唐代两项,宋代六项,元明各一项,至清代便再也未出现任何原创性重大发明。下面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的原创力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巅峰状态
B.唐代仍具盛世气象,宋代承前朝遗泽、经济发达,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
C.元明已呈衰颓之象,有清一代虽号称有"康乾盛世",却昧于世界大势,不思进取亦无能进取,致酿成国弱民贫的百年落后局面
D.以上现象不一定与所处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关联
32.
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这些绘画共同之处是:
A.佛教开始传入我国
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C.古代绘画博大精深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33.
白居易的《红线毯》有“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诗句。深刻揭露了统治者的的腐朽,以下作品与这首诗的艺术风格相同的是:(    )
A.《自由引导人民》B.米勒《拾穗者》C.徐渭《墨竹》D.齐白石《虾》
34.
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A.日心说B.进化论
C.量子论D.相对论
35.
互联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具体表现在
①网络远程教育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
②网络语音或视频电话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网上银行、网上购物改变了人们的商品交易方式
④网络游戏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6.
科比先生是1892年从美国某中学毕业的,毕业后他列出了自己想干的几件事,最有可能完成的是:(    )
A.写一篇关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论文
B.建立自己的电子邮箱享受电气时代的愉悦
C.在电灯下认真阅读《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全文
D.去英国和瓦特讨论蒸汽机原理
37.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38.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主题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他们最应该选择的学习资料是
A.《井冈山的斗争》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
39.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A.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
C.李鸿章——孙中山——陈独秀
D.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40.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选择题:(14道)

    单选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