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95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6题)

1.
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尤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1)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材料一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4分)材料中顾炎武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2分)并予以简要评价。(2分)
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2)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初中国是如何建立“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的”?(4分)怎样理解“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3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自身弊端。
——《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怎样“继承”辛亥革命的?(2分)结合所学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中国共产党人又是如何“超越”辛亥革命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出什么认识?(4分)
2.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一个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一方,弱者碰壁,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一样。
——诺曼•安吉尔《大幻影》(1909年)
材料二作为判断一场争执的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的狡猾奸诈。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一千万名死者和两千万名伤残者……正是此案出具的用以判定罪责和处罚双方凶手的可怖判决书。
——大卫•劳合•乔治《战争回忆录》(1933~1936年)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军备竞赛”产生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说明理由。(不得摘抄原文)(7分)
3.
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而是帮助美国民众度过了大萧条的艰难日子。比如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制定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   ——《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措施的显著特点。结合所学,对其加以简要评价(4分)
材料二: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性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新”有何表现。(2分)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积极意义。(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制定经济政策的启示(3分)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密折是臣下秘密直接达于皇帝的奏章。雍正元年,雍正赋予全体封疆大吏密折权,下令各省总督巡抚密上奏折,一折只言一事,无论大小时务,皆许据实敷陈。后来雍正又给提督、总兵官、布政使、按察使及学政全体官员密折权,甚至特许一些“品级卑微”、“无奏对之分”、如道府同知副将之类的小臣径上密折之权。密折可随时随事奏闻,“一切地方之利弊,通省吏治之勤惰,上司孰公孰私,属员某优某劣,营伍是否整饬,百姓之生计若何,风俗之淳浇奚似,即邻近远省以及都门内外,凡有骇人听闻之事,不必待真知灼见,悉可以风闻入告也。”
材料二:雍正推广密折制度,使处理国家大小事务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他自己手中,封疆大吏及内阁职权同时削弱。密折制度改变了过去皇帝仅靠少数官僚或机构获取政治情报的传统,广泛增加了耳目和资讯渠道,密折人因此也不敢谎报政情,这便为其洞悉下情、决断决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密折制度也成为雍正推行革新大政的有力工具。诸如“耗羡归公”、“摊丁入地”、“改土归流”等被雍正称为“机密紧要之事”,通过“无不立达”的密折和朱批谕旨,往复讨论,迅速决定,雷厉风行地予以推行、指导和监督其实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密折制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密折制度的作用。(7分)
5.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长兴学记》中说他创办学堂的目的是“夫勉强为学,务在逆乎常纬”。所谓“逆乎常纬”… …他开设的学科除了义理、考据、词章之外,还增设“经世之学”。 … …后来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说:“其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 …康有为“每论一学,论一事,必上下古今,以究其沿革得失,又以欧美以比较证明之”。
材料二  … …默验时局,以培养人才为当务之急。… …启超窃惟西国学校,种类非一,条理极繁,而惟政治学院一门,于中国为最可行,而于今日最有用。其为学也,以公理公法为经,以希腊罗马古史为纬,以近政近世为用。
——梁启超《上南皮张尚书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教育理念。(8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康梁二人办学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何在。(7分)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拿破仑征俄失败)国内群众……厌倦征服。……在国外,各族人民辗转于枷锁之下,屈辱顺从的王朝企图奋起反抗。人人心怀不满。
——摘自《法国革命史》
材料二他的天才是一种破坏,而非其他。然而,破坏的天才是否定性的东西……拿破仑正是以这种天才的力量,把他所接触的东西都毁坏了。
——摘自克莱芒•罗歇《蒲鲁东关于拿破仑一世的发表的手稿》
材料三 拿破仑的霸权完全是以武力为基础的。当战争把他所有的军队在西班牙、俄国(1812)、德国(1813)先后吞噬后,拿破仑的帝国崩溃了。
——摘自《法国史》
材料四 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
——摘自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史》
(1)根据材料所述归纳拿破仑失败的原因。(8分)
(2)材料中对拿破仑失败原因的分析哪些是不对的?请说明原因。(7分)

2.单选题(共17题)

7.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应,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不能说明
A.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罗马法仍然掺杂原始、落后的习俗
C.奴隶和隶农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护
D.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
8.
有学者认为,“在其他民族还苦于找不到一个对付王权或皇权的独裁和专制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利用了弹劾这个工具……保护着贵族进而也保护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权利和自由”。在英国,拥有弹劾权的机构是
A.国王B.首相C.议会D.内阁
9.
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汉密尔顿说:“……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为纠正“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美国
A.实行三权分立制B.实行联邦制C.实行两党制D.确立了总统制
10.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近代化,能够支持此观点的史料是
A.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哀叹:“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B.《贼情汇纂》记载:“凡掳之人,每视其人之手,如掌心红润,十指无茧者,恒指为妖,或一见即杀”
C.《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洪秀全著书《原道醒世训》,宣传“皇上帝是唯一真神,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11.
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C.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D.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
12.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13.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这表明他主张
A.建立农民阶级革命政权
B.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彻底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各阶级政治协商制
14.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铁幕)后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另一个共同市场”建立的目的是
A.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
B.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C.促进欧洲各国的合作和发展
D.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15.
1656年,清廷“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并“不许片帆入口”,同时颁布了“迁海令”,在沿海制造无人区。该政策的最大影响是 (   )
A.打击了中国航海业B.丧失了外贸主动权
C.影响了商民的收入D.脱离了世界发展大势
16.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它贯穿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主要原因是:
①它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
②它有利于稳定民心,维护政治稳定
③它有利于巩固君主地位,促进社会开放
④它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产生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7.
马克思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以下不可能是“革命力量”所带来的影响的是
A.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
C.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整体D.促进了资本主义走向大企业时代
18.
1793年,巴克利准备在毛纺厂安装蒸汽机,有人给他写了这样的信:“警告你,如你敢在布雷德附近的霍尔顿,即通称为瓦窑场的那个地方安装蒸汽机来纺纱或纺毛,那么,我们在下面署名的这些人,将在该机器弄得我们不安时请求法院判给我们损害赔偿。”这反映了人们 
A.认识到蒸汽机对环境的污染B.对新生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C.讨厌蒸汽机的发明D.认为蒸汽机不适于在毛纺厂使用
19.
如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A-B段
B.D-E段
C.C-D段
D.B-C段
20.
为了避免各家竞相降价揽载的“自杀性竞争”,1878~1884年,刚刚成立不久的轮船招商局与英国的太古、怡和公司先后三次达成协议——《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其争“利”思想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
B.招商局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外商的认可
C.其主要目的是从根本上驱逐外国侵略势力
D.与外商相互勾结,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21.
《南海县志》(19l0年)载:“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以其交洋人也。”这反映了
A.机器缫丝业曾受传统观念束缚B.近代工业创建于被迫开放的口岸
C.列强侵略刺激了中国工业起步D.近代洋务企业是学习西方的产物
22.
辛亥革命前,南通的大达内河轮船公司、烟台的政记轮船公司、上海的宇绍轮船公司等也是著名的民族航运企业。这些企业
A.都得益于中日甲午战争
B.培育了新的政治力量
C.均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扶持
D.是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23.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选择题(共11题)

24.将周期为π的函数y=sin2ωx+2sinωxcosωx﹣cos2ωx(ω>0)的图象按 {#mathml#}a{#/mathml#} =(﹣ {#mathml#}π8{#/mathml#} ,1)平移后,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
25.已知函数y=sin(ωx+φ)+1(ω>0,|φ|<π)的一段图象如图所示,则初相φ的值为{#blank#}1{#/blank#}.

26.已知函数f(x)=sin2x+2cos2x﹣1,将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则g(x)的解析式为{#blank#}1{#/blank#}.
27.已知函数f(x)=sin2x+2cos2x﹣1,将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g(x)的图象,则g(x)的解析式为{#blank#}1{#/blank#}.
28.已知函数y=Asin(ωx+φ),(A>0,ω>0,)的图象最高点为( {#mathml#}π3{#/mathml#} ,3),由此最高点到相邻最低点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 {#mathml#}π2{#/mathml#} ,0),求此函数的一个表达式.为{#blank#}1{#/blank#}
29.若 {#mathml#}f(x)=sin(ωx+ϕ)(ω>0,|ϕ<π2|){#/mathml#}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直线 {#mathml#}x=π3{#/mathml#} 对称,则f(x)={#blank#}1{#/blank#}.
30.若 {#mathml#}f(x)=sin(ωx+ϕ)(ω>0,|ϕ<π2|){#/mathml#} 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图象关于直线 {#mathml#}x=π3{#/mathml#} 对称,则f(x)={#blank#}1{#/blank#}.
31.

如图,点P(0, A2 )是函数y=Asin( 2π9 x+φ)(其中A>0,φ∈[0,2π))的图象与sinθ= t1+t2 轴的交点,点Q是它与y轴的一个交点,点R是它的一个最低点.


(Ⅰ)求φ的值;

(Ⅱ)若PQ⊥PR,求A的值.

32.计算(﹣3 {#mathml#}38{#/mathml#} ) {#mathml#}23{#/mathml#} 的值为(   )
33.设符号[x]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如[ {#mathml#}3{#/mathml#} ]=1,[﹣ {#mathml#}2{#/mathml#} ]=﹣2,又实数x、y满足方程组 {#mathml#}{y=3[x]+2y=[x]+4{#/mathml#} ,则4x﹣y的取值范围(   )
34.(ln5)0+( {#mathml#}94{#/mathml#} )0.5+ {#mathml#}(12)2{#/mathml#} ﹣2 {#mathml#}log42{#/mathml#} ={#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