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贵州思南中学高二下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992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5/1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材料一熙宁改制比前两次更为彻底,首先罢试诗赋,独留策论;其次新增大义,地位在策论之上。……熙宁科场改革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王安石主持编纂、作为经义考试统一标准的《三经新义》,即《周礼》、《诗》、《书》三经义,成为科场和学官的法定教科书。
——郑师渠、吴怀祺主编《中国文化通史.两宋卷》
材料二 至于介甫以其书(《周礼》)理财者居半,爱之,如青苗之类,皆稽焉。所以自释其义者,以其所创新法,尽传著新义,务塞异者之口。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新经周礼义》
材料三在20世纪末叶提及王安石,我们只更感到惊异: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用信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并指出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贷款的办法刺激经济的增长”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改革的认识。(8分)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孝文帝的文化习俗改革是从婚俗改革开始的……拓跋贵族与汉族高门建立了广泛的姻亲关系。……太和二十年改鲜卑复姓,在把宗族十姓改为汉姓的同时,还特别规定十姓百世不通婚。

——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 宗教改革前,婚姻审判权掌握在天主教会手里。……欧洲盛行僧侣教士的独身制度……推行禁欲主义成为罗马教会公开标榜的政府目标,提倡不婚单身,并且规定不允许离婚。当时,有40%的妇女过单身生活。……马丁路德发起了修女还俗、教士结婚运动,提出制定新的婚姻法规,用政府控制的世俗法庭或由政府授权的教会法庭审核批准结婚。

——朱孝远《宗教改革和婚姻的世俗化》

(1)据材料一、二概括北魏孝文帝和马丁路德在婚俗方面的各自改革措施。
(2)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婚俗改革作用的认识。

2.单选题(共9题)

3.
罗马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说明这部法典(   )
A.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
B.保障奴隶和平民的利益
C.保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私有财产
D.维系社会公平、公正与稳定
4.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分析罗马对外扩张的历史时指出:“罗马人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待意大利半岛上的其他民族非常宽容。”这里“宽容”的表现是指( )
A.罗马人放弃了用武力扩张的手段
B.罗马人允许各民族实行独立自治
C.罗马人废除了奴隶制
D.罗马颁布了《万民法》
5.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制度
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6.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材料中的“特殊的政治环境”主要是指()
A.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斗争惨烈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7.
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 )
A.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
B.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D.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8.
有学者将某国的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文中“ 效率的部分”是指( )
A.联邦制B.议会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9.
威廉一世皇帝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地位高于政治家。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已走上现代资本主义道路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力
10.
1832年的英国报纸评论“辉格党人知道旧的制度无法再延续,遂希望建立另一套尽可能与旧法相似的制度。他们制订法案,旨在为贵族和乡绅阶级,赢得另一个强大新兴阶级的支持,作为自己的奥援”。文中“强大新兴阶级”是指
A. 新贵族
B. 富裕市民
C. 工人阶级
D. 工业资产阶级
11.
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他所评述的国家依次是( )
A.英、美、法、德B.法、英、美、德
C.英、德、美、法D.法、德、美、英

3.选择题(共4题)

12.若不等式组 {#mathml#}{x1<0x>t{#/mathml#} 的解集是x<1,则t的取值范围是(   )
13.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14.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15.在商场内乘坐观景电梯上升时,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该乘客所选的参照物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