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材料一秦代法律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管理、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秦律规定“盗徒封,赎耐”,即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罪,严禁对私有土地的侵犯。“盗”采别人桑叶不满一钱者,要判处30天劳役。律文中所见到的刑名计有斩首、磔(断裂肢体)、弃市、斩左趾、黥、劓(割鼻)等。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引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法律是化解社会危机的“稳压器”,罗马法正是在一波波社会矛盾斗争中逐渐走向完善的。正如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西塞罗所说:“罗马法制文明的进程是循序渐进的;罗马法对罗马国家发展和强盛起到过巨大的推进作用;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原则,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秦律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职能并评价秦律在历史上的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对罗马法具有的即时作用和“永恒价值”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材料一
美国联邦政府 | |||
国会(立法权) | 总统(行政权) | 最高法院(司法权) | |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 | 众议员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选出。 | 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 总统任命联邦法官。 |
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法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国会可依法弹劾总统。 |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但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 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 |
| | | |
——据《1787年宪法》
材料二
“而这个政府则应当按工人代表苏维埃的方式组织起来”。
“苏维埃不仅把立法权和对执行法律的监督权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通过苏维埃全体委员把直接执行法律的职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以便逐步过渡到全体劳动居民人人履行立法和管理国家的职能。”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三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摘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说明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基本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维埃俄国政体的特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代议制民主对政治文明发展历程所起的进步作用(7分)
材料一:(一位鲜卑族部落首领)说:“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
材料二:培理来航时,赠给幕府的是显示工业文明的火车机车模型和电报机,而幕府却只能用力士搬运回赠的大米来展示实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日两次改革前社会状况的共同特点。为解决上述问题,两次改革分别在经济、文化领域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7分)
(2)观察材料三图片中的服饰,从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分别说明两次改革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本民族文化?(8分)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大革命发生之前的十年里,读卢梭、谈卢梭的人迅速增多,很快超过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到大革命爆发,卢梭更是被激进派奉为祖师……卢梭的那种法国本土的思维方式和法国人的思维习惯最为契合……旧制度下的贵族特权过于嚣张,因而特别招人怨恨,以至这种怨恨在革命前夕迅速激化。随着资产阶级经济实力的增长,他们对政治权利平等的要求也愈益激烈,同时启蒙运动所营造的思想氛围也极其崇尚自由平等,这无疑也强化了人们对权利平等的认同。卢梭不同于伏尔泰们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不仅出身平民,平常也更贴近平民社会,而且一贯地特别珍视平等的价值。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启蒙运动)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法国出现“卢梭热”的原因。(8分)
(2)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启蒙运动“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理解。(7分)
2.单选题- (共13题)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
A.罗马法在实际生活中形同虚设 |
B.皇帝的敕令是法律组成部分 |
C.所谓法律,就是皇帝颁布的敕令 |
D.除皇帝外,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A.人民选举国王 | B.王室推选元首 | C.议会选定国王 | D.内阁决定元首 |
A.联邦体制,效率低下 | B.三权分立,避免极权 |
C.两党竞争,人民得益 | D.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平衡 |
A.增开商埠 | B.掠夺劳动力 | C.资本输出 | D.割占领土 |
A.中原地区在中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 |
B.太平天国不能仅仅依凭苏杭的繁荣 |
C.洪仁玕看到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 |
D.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造成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解放战争时期 |
D.三大改造时期 |
A.民国三十年 | B.民国三十一年 | C.民国三十二年 | D.民国三十三年 |
A.十月革命胜利后 | B.《独立宣言》颁布时 |
C.《共产党宣言》发表时 | D.巴黎公社失败后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 |
B.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
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A.混淆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 B.用表面现象掩盖了事物的本质 |
C.混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 D.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 |
A.井冈山道路 | B.进行解放战争 |
C.实现人民民主 | D.进行重庆谈判 |
A.认识到民主革命中农民阶级的重要地位 |
B.决定以发动农民运动作为党的中心工作 |
C.提出了由国民革命转向土地革命方针 |
D.决定以农村为基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
3.选择题- (共18题)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MnO2(KCl) |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BaCl2 溶液(HCl) |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C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D | Cu(CuO)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MnO2(KCl) |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BaCl2 溶液(HCl) |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
C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
D | Cu(CuO)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①{#blank#}1{#/blank#} Fe+{#blank#}2{#/blank#}Cl2 {#mathml#}{#/mathml#} {#blank#}3{#/blank#}FeCl3
②{#blank#}4{#/blank#} CH4+{#blank#}5{#/blank#}O2 {#mathml#}{#/mathml#} {#blank#}6{#/blank#}CO2+{#blank#}7{#/blank#}H2O
③{#blank#}8{#/blank#} CuSO4+{#blank#}9{#/blank#}NaOH={#blank#}10{#/blank#}Cu(OH)2↓+{#blank#}11{#/blank#}Na2SO4
④{#blank#}12{#/blank#} P+{#blank#}13{#/blank#}O2 {#mathml#}{#/mathml#} {#blank#}14{#/blank#}P2O5.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