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三明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72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6~19世纪是欧洲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生了三个渐进的“转变”,同时它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转变”是由君主制转向民主制,民主制里面包括“虚君”,包括君主立宪。……第二个“转变”,是由农业国家、农业文明转到工业文明,这也是一个进程。从16世纪,甚至可以说是从l5世纪开始,进入到近代,欧洲可以说是加速度前进,一个世纪和另一个世纪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几十年就有很大不同。这一转变当然要加上科学技术的作用,包括交通工具的迅速发展。第三个“转变”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影响了思维的模式……。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6至l9世纪欧洲出现的“虚君”“虚”在何处?“虚君”的出现有何重大意义?
(2)据材料,归纳概括推动欧洲文明在16至l9世纪这一关键时期“加速度前进”的基本因素。
(3)从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先进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从当时的世界潮流来看,先进中国人思维转变的历程所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变风俗,立法度”,主导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哲宗绍圣初年,诏“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庙庭”。南宋建炎初,有人提出“自绍圣以来,学术政事败坏残酷,致祸社稷,其源实出于安石”。于是,“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宋人话本《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两宋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及其理由。(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在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2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柏拉图在谈到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B.雅典没有以法律来约束公民
C.雅典民主政治的极端不公正D.雅典直接民主制导致体制危机
4.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5.
近代列强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权益。在这一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
A.割地方面B.赔款方面C.通商方面D.投资方面
6.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7.
下面是***写的一首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成立B.红军长征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
8.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教皇发挥重要组织作用
B.宗教狂热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C.教会蜕变成了殖民机构
D.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9.
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枯、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0.
苏格拉底认为:“快乐不应该是人追求的目的,善才是一切行为的目的。快乐是受感情左右的,善是经过反思的,能给人带来幸福的东西。”这表明苏格拉底( )
A.认为道德是获取知识的基础 B.追求理性主义道德观念
C.反对人们追求现世的快乐 D.追求人文主义道德观念
11.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12.
***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指
A.唐诗和宋词B.《诗经》和楚辞
C.楚辞和汉赋D.《诗经》和汉赋
13.
“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材料表明
A.蒸汽机的改良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引发了工业革命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推动了文明的进步
D.科学理论发现迅速转化为工业生产力
14.
严复说:“益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在此,严复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中体西用B.西体中用C.体用一致D.体用两分
15.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3.选择题(共10题)

16.

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某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在最适温度、pH值下)、pH值、温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7.

如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某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在最适温度、pH值下)、pH值、温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以下问题.

18.碘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9.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生成0.5mol Cl2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

实验小组为探究某雌雄同株植物果形的圆形和卵圆形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利用纯合的圆形、卵圆形植株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突变):

21.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22.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23.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24.

某高山动物的毛色有深灰色、银灰色和白色,依次受B、by和b基因的控制,研究发现: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对深灰色个体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色且毛色不再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25.

某高山动物的毛色有深灰色、银灰色和白色,依次受B、by和b基因的控制,研究发现:深灰色个体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颜色;对深灰色个体身体的某一部位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后,部分个体的该部位长出白色且毛色不再改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