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措施,(6分)并指出其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不足之处?(2分)
材料二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的?(4分)
材料三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可概括为追求效率和讲究公平。前者表现为效率优先,为追究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后者则主张公平优先,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3)试举两例论证材料三中任一观点。(4分)
材料四某研究小组在进行“法律与社会公正”专题研究时,关注了不同时期的法律和公正的关系,围绕法律和公正形成了以下三个主题:“欧美政体类型比较”、“中国宪政历程研究” 、“分权制衡的法律保障”。研究素材列表:
(4)选出符合任一主题的素材的序号(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补充两个新素材,且加以概要阐释(4分)。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措施,(6分)并指出其在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方面有何不足之处?(2分)
材料二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
(2)依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克服这些弊端的?(4分)
材料三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可概括为追求效率和讲究公平。前者表现为效率优先,为追究效率可以牺牲公平;后者则主张公平优先,在公平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3)试举两例论证材料三中任一观点。(4分)
材料四某研究小组在进行“法律与社会公正”专题研究时,关注了不同时期的法律和公正的关系,围绕法律和公正形成了以下三个主题:“欧美政体类型比较”、“中国宪政历程研究” 、“分权制衡的法律保障”。研究素材列表:
序号 | 素材 |
1 | 公元前5世纪罗马《十二铜表法》 |
2 | 公元前3世纪中国《秦律》 |
3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
4 |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 |
5 |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6 |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
7 |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8 | 1914年《中华民国约法》 |
9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4)选出符合任一主题的素材的序号(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补充两个新素材,且加以概要阐释(4分)。
2.单选题- (共6题)
2.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对法治的核心民主作了阐述:“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 下列《十二铜表法》的规定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①家属终身处在家长权的支配下
②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③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④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⑤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①家属终身处在家长权的支配下
②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③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④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⑤禁止平民和贵族通婚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3.
黄万盛先生说:“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是一面‘革命之镜’,它可以映照革命的合理性,也可以衬视革命的非理性的灾难,这一切都共存于那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革命的历史意义并不是道德情感的批判可以替代的,只有理解那个时代,才能理解那场革命”下列事件最能应证这一观点的是
A.雅各宾派颁布《惩治嫌疑犯条例》 | B.国民公会处死路易十六 |
C.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 | D.拿破仑帝国的对外战争 |
4.
有人形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经历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乱花渐欲迷人眼”“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的过程。其中“乱花渐欲迷人眼”指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③④ |
D.①④ |
5.
日本历史学家滨下武志主张把“(明清时期)亚洲历史(看作)一个以中国为中心、以内部的纳贡关系和纳贡——贸易关系为特征的统一体系的历史……人们完全有理由把朝贡交换看成一种商业交易。”滨下把朝贡交换看成一种商业交易说明
A.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受到地方政府抵制 |
B.朝贡贸易本身就是平等的商业交易 |
C.东西方商人利用朝贡贸易从事商业活动 |
D.明清政府实际上支持对外商业贸易 |
7.
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下列改革措施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为
A.废藩置县 | B.解放农奴 | C.文明开化 | D.中体西用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