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日“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
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以及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一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篆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要闱……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日“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井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
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商业经济发展的突出表现。(6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以及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6分)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2分)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2分)请概述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6分)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2分)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2分)请概述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6分)
3.
(16分)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材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状况简表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中期西方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中国科技走向停滞的原因。(12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属于经验和描述的范畴。例如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未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张衡的浑天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而后来的托勒密地心说则包含了定量认识和用数学方法揭示天体运动规律的合理内核。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西方的大多在经验技能方面,其间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的完整的学说。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教材
材料二 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状况简表
年代 | 西方 | 中国 | ||
16世纪 | 哥白尼日心说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 |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 李时珍 《本草纲目》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
17世纪 |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哈维血液循环系统 笛卡尔解析几何 | 资产阶级 革命 | 宋应星《天工开物》 徐光启《农政全书》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 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 |
18-19世纪 | 发明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 | 八股取士 文字狱 闭关锁国 |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中期西方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和中国科技走向停滞的原因。(12分)
2.单选题- (共19题)
4.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重利轻义”,商人总是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主要是因为商人
A.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专制构成威胁 | B.不重修养,文化浅薄 |
C.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 D.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
5.
对于16世纪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 B.否定信仰上帝 |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 D.挑战天主教会权威 |
6.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天赋人权 | B.三权分立 | C.人民主权 | D.社会契约论 |
7.
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的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卢梭所表达的是
A.天赋人权思想 |
B.自由平等思想 |
C.人民主权思想 |
D.人非工具思想 |
8.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推崇君主权威 |
B.肯定人的价值 |
C.强调知识的作用 |
D.重视道德的意义 |
9.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在法国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文中的“他们”意在
A.批判神权统治 |
B.鼓吹人性解放 |
C.倡导思想自由 |
D.构建理性王国 |
10.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这一学派出现的因素不包括
A.希腊地理环境的影响 | B.希腊公民社会地位的提高 |
C.神学对人的思想控制减弱 | D.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 |
11.
法国戏剧《费加罗的婚礼》中有一段自白:“因为你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你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这段自白蕴含的思想主张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反对神性,提倡人性 |
C.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 D.反对特权,主张平等 |
12.
卢梭认为:“自从人类觉察到一个人具有两个人粮食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不久便可以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这段话表明卢梭认识到
A.财产私有制致使人民贫困和遭受奴役 | B.奴役和贫困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
C.卢梭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 D.财产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13.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
C.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
D.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
14.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机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
B.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 |
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 |
D.雨果认为中国的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 |
15.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并成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但是,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比其他两者晚了很长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①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对戏曲文化不感兴趣
②直到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才发展成熟,市民阶层壮大
③科举考试占据中心位置阻碍了戏曲的发展
①社会上层人士和知识分子对戏曲文化不感兴趣
②直到宋代城市商品经济才发展成熟,市民阶层壮大
③科举考试占据中心位置阻碍了戏曲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 |
16.
《梅兰芳》是一部中国人物传记式电影,该影片得到众多电影专家和学者们的高度评价,认为极具文化传播意义。京剧是全世界最关注的中国元素之一,而梅兰芳在京剧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引起了国外人士的重视,曾于1949年前先后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并荣获美国波摩那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这说明()
A.京剧已成为世界最具影响的剧种 |
B.梅兰芳因此被列入“同光十三绝” |
C.京剧已被列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
D.梅兰芳对弘扬京剧做出了重要贡献 |
17.
米芾在评价苏轼《枯木怪石图》时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这反映了宋代绘画
A.民间风情色彩浓厚 |
B.风格奇特不拘成法 |
C.更加注重表达意境 |
D.受到西方绘画影响 |
18.
“三言”“二拍”中有许多描写青年男女追求幸福生活的爱情故事,代表作有《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卖油郎独占花魁》、《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据此可知,“三言”“二拍”
A.材过于单一单调 |
B.反映当时社会主流价值观 |
C.带有人文主义特点 |
D.使男女平等观念广泛认可 |
19.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下图所示的书法特点是




A.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B.笔势飞动,意绪狂放 |
C.端庄浑厚,雍容大度 |
D.追求个性,忽略法度 |
20.
图二的两位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著作几乎产生于同一历史时期,但却代表传统科技和近代科学的不同发展趋势,形成这种强烈反差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不同要求 |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C.实践经验和科学探索产生的不同影响 | D.东西方文化没有相同之处 |
21.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原因说:“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中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润,崇尚自然 | B.变化多端,追求个性 |
C.线条流畅,追求意境 | D.端庄通俗,崇尚规范 |
22.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思想来源于法国的中国维新思想所引发的戊戌变法却最终失败。产生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思想家们的思想来源于法国,不符合中国国情 |
B.中国维新思想理论体系不够完善 |
C.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法国 |
D.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政治设想 |
3.选择题- (共9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