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25分)
请自拟题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尼克松访华进行论述。(8分)
时间 | 尼克松访华行程 |
1972月2月17日 | 尼克松及夫人一行,乘“空军一号”离开白宫,先到夏威夷停留数日。 |
1972年2月21日 | 11:30到达北京,机场与周恩来总理握手,被尼克松本人称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之后尼克松在中南海会见***。当晚周恩来总理设宴款待尼克松一行。 |
1972年2月23日 | 与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会谈。握手之后,尼克松帮助周恩来脱掉呢子大衣,这个镜头轰动一时。 |
1972年2月24—26日 | 尼克松及夫人等一行人登上长城,游览故宫;随后尼克松一行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专机前往杭州。 |
1972年2月28日 | 尼克松和周恩来一同飞往上海,签署《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上午10时离开上海回国;中美政府正式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
请自拟题目,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对尼克松访华进行论述。(8分)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34分)交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看到交通发展的轨迹。
材料一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裹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高而尖的山)道。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6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这两种交通工具是中国传统式的,为中国所独有。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均乘坐轿子。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一些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并且渐成风气。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外国侨民逐渐增多,式样洋派的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宜雨。1874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了黄包车,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最多时达到五六万辆。1901年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上海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前期的变化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世界交通大事记
(3)阅读上表,对世界交通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交通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材料一秦汉的交通建设,在道路和河渠方面,以及馆舍邮驿,都很注意。道路之开辟者,有驰道,通西南夷道,通南越道,裹斜道,回中道,子午道,飞狐道,马援所刊道和峤(高而尖的山)道。尤其秦之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
——白寿彝《中国交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道路修建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秦汉时期道路的修建对当时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6分)
材料二上海开埠前后,盛行的交通工具就是独轮车和轿子,这两种交通工具是中国传统式的,为中国所独有。当时的官吏、商人与小康市民,均乘坐轿子。租界开辟后,周围相继建成一些工厂,男女工都有。一些女工为了去较远的纺织厂上班,往往相约合坐独轮车前往,并且渐成风气。19世纪50年代上海租界外国侨民逐渐增多,式样洋派的西式马车应运而生,有双轮、四轮者,有一马、双马者,其式随意构造,宜晴宜雨。1874年,法国人米拉,从日本引进了黄包车,从租界当局取得了营业执照,最多时达到五六万辆。1901年一位叫李恩时的匈牙利人带了两辆汽车登陆上海,从那时起,上海乃至中国才有了汽车,汽车落户上海后,发展极为迅速。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工具的起步。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是各种交通工具最为混杂的年代,“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新与旧、快与慢,并驾齐驱,蔚为大观。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解读上海交通工具在近代中国前期的变化历程。(14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世界交通大事记
19世纪以前 | 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畜力、帆船等。动力主要是自然提供的,行驶里程相对较短 |
1803年 | 美国人富尔顿造出了一艘蒸汽机轮船,在巴黎塞纳河上试航,轰动一时。 |
1825年 | 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英国斯托克顿——达灵顿的铁路正式通车标志着近代铁路运输业开端 |
1835年 | 德国第一条铁路(纽伦堡—菲尔特,6公里)通车 |
1886年 | 美国人福特发明了第一辆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从此人类进入了汽车时代 |
1903年 | 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终于飞上了蓝天,距离虽短,却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
(3)阅读上表,对世界交通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说明理由。(4分)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交通迅速发展的历史条件。(8分)
3.单选题- (共8题)
3.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 结 论 |
A | 查阅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等一手史料 | 当时已出现了人文精神 |
B | 寻找到当时用于投票的陶片作证据 | 雅典民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
C | 查阅到《十二铜表法》的具体内容 | 这是世界上成文法的汇编 |
D | 查阅到《查士丁尼法学总论》的法律条文 | 罗马法已经发展到一个完备的阶段 |
A.A | B.B | C.C | D.D |
5.
1945年著名学者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人们争相庆祝胜利。”该胜利的历史功绩包括
①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
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①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②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
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 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③④ |
6.
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
C.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
D.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
10.
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解最准确的是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
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
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
4.选择题- (共6题)
12.匹配题。
⑴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book/books |
⑵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desk/desks |
⑶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girl/girls |
⑷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teacher/teachers |
⑸ |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 school/schools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