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6题)
材料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成立时间 | 1949年4月4日 |
性质 | 以美国为首的军事同盟 |
参与国 | 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 |
成立宗旨 | 强调北约在坚持“集体防御”职能的同时,基于在“民主、人权、法治方面的共同价值观”,将“为保证欧洲公正持久的和平秩序而奋斗”,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自由、统一的欧洲。 |
材料二1949年6月30日,***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深刻指明:“一边倒,是孙中山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的历史背景与作用。
(2)阅读材料二及所学,分析新中国采取“一边倒”外交政策的理由。
材料一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立法颇为简便。嘉靖间,数行数止,至万历九年乃尽行之。
——《明史》卷七十八《食货二》
材料二在一条鞭法已实行的地区,有的地方官府仍逼使农民从事各种徭役;有的额外加赋,条鞭之外更立小条鞭,火耗之外复加秤头;更严重的是藉一条鞭法实行加赋,有的地区条鞭原额每亩税银五分,崇祯年间为了抗击清军有的加至一钱以上。
廖焕水认为,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虽符合社会发展和农民利益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合理性,但未能从机制上清除加重赋役的内在原因,没能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张勇认为一条鞭法的实施使两税法以来由“度人而税”向“度地而税”的转化进程大大的前进了二步,为清初真正完成这一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胥思省《近十年来一条鞭法研究综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条鞭法的主要特征。(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一条鞭法在中国赋税制度演变中的作用。(9分)
材料一清皇太极下谕:“凡有豉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侵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顺治初年又规定:“凡朝廷政事得失,民生利弊,以时条上,百官有奸贪污绩,亦得据实纠弹。”清朝还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施的是总统制。1912年3月开始施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涉及内阁权限的规定主要有鼹条:(一)“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二)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潮》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
(1)结合材料概括监察官的职权特点及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7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如何体现了人民民主。(8分)
材料一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人权宣言》(1789年由法国制宪会议通过)
材料二 1215年,英王约翰同贵族代表签订《大宪章》,规定: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由25名贵族组成一个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如有违反,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
167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没有法庭的逮捕令,不得拘役和羁押任何人;被逮捕的臣民及其亲友均可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状。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得征税;向国王请愿是臣民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干涉;议员在议会中的演说、辩论及议事是自由的。
(1)结合材料一,指出《人权宣言》所体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9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6分)
材料一 1863年,英国人赫德出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制订《轮船常年保结制度》,得巡视各口岸,健全各关稽核制度;同年11月,赫德公布《海关招工章程》完善海关洋员的人事制度;1868年成立海务部门,开始进行海上基本建设—一工作范围有勘测、疏浚航道、绘制航行图表、制定航行规程、建筑灯塔等助航设备。其它还负有港区规划管理、航行气象保障等任务。经过海关精心管理,使我国一些沿海港口的海务水平达到相当高的程度。1866年总税务司署迁到北京后,赫德大量介入了同文馆事务,同文馆的经费由海关提供、赫德参与同文馆的行政管理,还亲自过问教学质量和教习待遇。1896年,清政府命令海关兼办全国性邮政,以取代落后的官方驿站和民间信局,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
——《中国海关密档》
材料二赫德担任海关总税务司期间曾侵夺中国港口的引水权,扩大海关税务司对海关案件的审判权,把中国的邮政权控制在海关税务司手中。他直接参与中国举借外债的活动,曾以总理备国事务衙门顾问的身份参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各种交涉,甚至被清政府派驻伦敦直接代表中国政府同外国商议条约草案。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北京后,赫德一面勾结封建统治者镇压义和团运动,一面策划议和,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条约,在这次议和中,李鸿章与奕新是清政府的代表,赫德则是幕后操纵人,他不断向清政府递陈节略,如《围攻使臣始末节》8件、《赔款节略》4件,以及为支付赔款而如何敛刮民财的《整顿利源节略》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德在中国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赫德。
2.单选题- (共5题)
A.小国寡民是雅典城邦政治的决定因素 |
B.雅典民主政治的原则只适用于古代城邦 |
C.城邦特征影响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
D.雅典城邦超不出阿提卡城邦范围 |
A.使欧洲在美国协助之下恢复发展以抗衡苏联 |
B.该计划将东欧国家排除在外 |
C.标志着美国与欧洲结成了军事同盟 |
D.欧洲的政治局势从此得到稳定 |
1887年 | 1920年 | 1936年 | |||
名称 | 总额 | 名称 | 总额 | 名称 | 总额 |
票号 | 3.29 | 银行 | 9.11 | 银行 | 72.76 |
钱庄 | 2.8 | 钱庄 | 1.6 | 信托公司 | 0.22 |
典当 | 3 | 典当 | 1.5 | 储蓄会 | 1.45 |
| | | | 保险公司 | 0.63 |
| | | | 钱庄银号 | 5 |
| | | | 典当 | 2 |
合计 | 9.09 | | 12.21 | | 82.06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 |
B.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 |
C.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
D.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
A.交通方式的改变 |
B.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C.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
D.中国社会产生崇洋风气 |
A.给参战各国经济带来巨大不利影响 | B.由此导致朝鲜半岛南北分裂 |
C.推动了战后日本经济迅速恢复 | D.使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
3.选择题- (共4题)
1) 今年20岁,即将毕业于职业院校。主修经济管理。
2) 学习英语超过八年了,熟悉电脑操作;在过去曾任学生报的编辑,有写作和编辑经验;在校成绩优秀。
3) 性格外向,交际能力强。
要求:1) 内容要连贯、完整。
2) 叙述必须用第一人称。
3) 字数:100左右。
参考词汇:职业院校vocational school;主修 major in 经验experience 操作
operate
经济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
Dear Sir or Madam,
I am writing in response to your advertisement for the position as a secretary in the newspaper.
The other day I was talking to a stranger on the bus; he told me that he had a good 1 in Chicago and he wondered if, by any chance, I 2 to know him . For a moment, I thought he might be 3 , but I could tell from the expression on his face that he was not. He was 4. I felt like saying that it was ridiculous (可笑的) to think that out of all the millions of people in Chicago I could possibly have ever bumped into his friend. But, 5, I just smiled and reminded him that Chicago was a very 6 city. He nodded, and I thought he was going to be content to drop the subject and talk about something else. But I was wrong. He was silent for a few minutes, and then he 7 to tell me all about his friend.
His friend's main 8 in life seemed to be tennis. He was an excellent tennis player, and he even had his own tennis court(网球场).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with swimming 9, yet there were only two people with private tennis court; his friend in Chicago was one of them. I told him that I knew several 10 like that, including my brother, who was doctor in California. He 11 that maybe there were more private courts in the country, than he realized but he did not know of any others. Then he asked me 12 my brother lived in California. When I said Sacramento, he said that was a coincidence(巧合) 13 his Chicago friend spent the summer in Sacramento last year and he lived next door to a 14 who had a tennis court in his backyard. I said I felt that really was a coincidence because my next-door neighbour had gone to Sacramento last summer and had hired the house next to my brother's house. For a moment, we stared at each other, but we did not say anything.
“Would your friend's name happen(碰巧) to be Roland Kirkwood?” I asked finally. He laughed and said,“Yes. Would your brother's name happen to be Dr Rey Hunter?” It was my 15 to laugh. “Yes,” I replied.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