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高三下期期末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58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一个拥有非武装与武装的舰船的国家,让其船只离开本土,远航于他乡,不久就会感觉到船只依赖于和平贸易、避难场所和供给的观点是有必要的。在今天,虽然陌生但不失友好的港口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只要世界和平得以延续,它们所获得的保护就是足够的。然而,事情并非永远如此,和平也不会长久存在。
——马汉《海权论》(1890-190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权理论产生的背景。(8分)
材料二海权论的引入对晚清海防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03年,梁启超发表了《论太平洋海权及中国前途》一文。他说:“今日之世界,生计竞争之世界也。所谓帝国主义者,语其实则商国主义者。而商务势力之消长,实与海上权力之兴败为缘故。欲伸国力与世界,必以争海权为第一义。此自昔所已然。而今日其尤亟者也。故太平洋海权问题,实为二十世纪第一大问题。今后百年间惊天动地之剧战,今始开幕。交绥其优胜劣败之结局,未知若何。观其起点,亦发人深省之一要端也。……海军者,所以保护旅外之国民,保护殖民地保护商业保护商船也。
——摘编自周益锋《海权论的传入和晚晴的海权思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工业体系快速建成,海防从“岸上防御”、“近岸防御”进而发展到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近海防御”,海防的核心任务仍是保卫领海区域和防止外部势力从海上的军事入侵……中国工业布局是“内向型”,以自给自足为目标,在资金、技术提升、产品和市场等方面不依赖外部世界,所以,虽然进入了工业化阶段,但工业布局的思维仍然是传统农业社会型的小农思维,从小而全发展到大而全,因此,防止来自海上的军事入侵对这种“内向型经济结构”的破坏是海洋安全的核心所在。
——倪乐雄《中国海权战略的困境》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对西方海权的认识,并予以评析。(17分)
2.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李悝为相行变法。主要内容有:李悝用人只问才能,不问身份,看谁对国家有功劳,就给谁禄位。……李悝主张派官员督责农民加紧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为此必须杂种五谷……稷(小米)、黍(黍子)、麦、菽(大豆)、麻,充分利用空闲土地,多种蔬菜瓜果,栽树种桑,扩大副业生产。李悝还实行平籴法,目的在于防止粮价太贵太贱,因为“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他主张采用“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手段,“使民适足,价平而至”。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评价李悝变法的作用。(9分)
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林东部只有60公里。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1943年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
——《雅尔塔》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你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评价。
4.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深思熟虑了六七年’的结论,很值得我们大家仔细想想”;他的“最后见解”“是独秀自己独立思想的结论,实在是他大觉大悟的见解”;陈独秀写的《我的根本意见》,已把“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看得更透彻了,这便是“一切公民(有产的与无产的:政府党和反对党),都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罢工之自由。他更申说一句: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在这十三个字的短短一句话里,独秀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生死关头。近代民主政治与独裁政制的基本区别就在这里,承认反对党派之自由,才有近代民主政治,独裁制度就是不容许反对党派之自由。”
——胡适《<陈独秀最后对于民主政治的见解(论文和书信)>序》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陈独秀和胡适思想的共同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二者中择其一简评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9分)

2.单选题(共6题)

5.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为英国的君主,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于1861年至1908年)则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两人在位的统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这一时期
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
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6.

史实
结论
淝水左渎,又西经石桥门北,亦曰草市门。——郦道元(北魏)《水经注》
草市最早出现于北朝时期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唐)《汴路即事》
唐朝江边码头有草市
诸州镇郭下及草市见管属省店宅水,其征纳课利,不得亏失。——《后周太祖广顺二年正月敕》
草市成为政府重要的税源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陆游《入蜀记》
南市是大规模的草市
 
上述有关草市的沿革,史实与结论不相符合的,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7.
美国加州大学克拉克教授认为,“人类历史中期是只发生了一件事,即1800年前后开始的工业革命。只有工业革命之前的世界和工业革命之后的世界之分,人类其他的历史细节有意思,但不关键。”作者这样认为的主要理由是
A.工业革命之前人均社会生产总值没有明显的变化
B.工业革命过程中诞生了股份公司制度和金融制度
C.工业革命后人类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变
D.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巨大使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
8.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9.
宋代词人柳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与乐伎、乐工往还,无心于仕进,自称“白衣卿相”,虽然他后来考取了进士并做了屯田员外郎,还是轻视功名,沉溺市井,可以说是把全部身心投入适应市井需要的词的创作。柳永这种类型的文人的出现,说明
A.政府不限制词人的创作
B.文学的世俗化倾向日益明显
C.宋代词人多沉溺于市井生活
D.唐诗宋词并称古典文学高峰
10.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人们各自放弃其仲裁权并把它转交给一个中间人(指公共权力机关);同时保留其生命、私有财产。中间人若侵犯其生命财产,人民有权推翻他。中间人同其余社会成员是一种契约关系。
——洛克《论政府》(1690)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的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3.选择题(共2题)

11.下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12.在横线里填上“>”、“<”或“=”

闰年2月{#blank#}1{#/blank#}30天

13个月{#blank#}2{#/blank#}1年

1星期{#blank#}3{#/blank#}5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