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黑龙江省哈三中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57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6题)

1.
城镇女性劳动参与率的高低受国家的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就业制度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材料一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采用“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将“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目标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动员几乎全部劳动力参与经济建设……70年代末我国城镇劳动年龄内女性就业的比率已达到90%以上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女性劳动参与率
90.6
90.94
89.49
87.72
86.02
84.99
83.33
 
——《新中国劳动参与率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材料二
问题:提取材料一、二中有关中、美女性参工率变化的信息并加以评析。(12分)
2.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明是值得夸耀的,这种无知使他们越骄傲,一旦真相大白,他们就越自卑。哲学家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威望和权力,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中国人非常关注以出生的确切时辰来判定他们的终生和幸福,认为某几天和某几个钟头是好是坏,是好运气或坏运气,哪些时日要做或不做某些事。
——摘编自利玛窦、金尼阁《基督教远征中国史》(1615年)
材料二我们切不可把自己看作是优等文明的传教士,或更糟的是,把自己看作是凌驾于“低级”种族的高级种族,认为自己有权利去剥削、压迫和欺压中国人。
中国人对进步和效率不屑一顾,由于忽视它们,在西方干扰中国之前,中国人过着宁静淡泊、欢快祥和的生活。从全人类的观点来看,中国由于消极遁世而产生的弊病无伤大雅,而欧美由于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而在世界上造成的罪恶则罄竹难书。中国人并不自高自大,他们不屑于自夸,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具有无比的优越感。他们承认与外国列强相比中国军事力量是弱的,但他们并不认为这种杀人的高效率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品质。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所遇见的最优秀的民族之一,我准备起草一份严正的起诉书,控告每一个压迫中国的列强。
——摘编自罗素《中国问题》(1922年)
材料三费孝通曾这样说,在自己的国家,你是一个公民;在国外,你是一个国家的代表。他认为,这是一种文明使命,“一个异文化的环境中,你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文化的代表,要为自己的文化负责。”他提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中华文摘·世界如何看中国人》
(1)根据材料概括利玛窦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0分)
(2)罗素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发生怎样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10分)
(3)通过以上材料,你获得哪些认识。(5分)
3.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达拉斯被暗杀,林登约翰逊继任总统。接过了自由主义改革大旗,他继承了肯尼迪自由主义改革遗产,并发扬光大。1964年5月22日,约翰逊在密歇根大学发表了关于“伟大社会”的演讲,在随后18个月的重要讲话和提交国会的立法建议中,约翰逊明确地表达了“伟大社会”改革目标:第一,全力以赴消灭贫困;第二,消除种族歧视,追求社会平等;第三,改善生活质量。约翰逊希望通过改革结束贫困和不公平,使所有人都有机会平等进入美国主流政治经济生活,有机会分享美国的富裕,使每一个美国人都能过上充实、富裕、安详的生活。围绕这些目标,约翰逊在民权、反贫困、医疗和教育、城市改造和建设、改善生活质量等领域发动了全面改革。“伟大社会”改革是基于约翰逊的许多假设的基础上:第一,经济持续增长产生改革所需要的“红利”,在不牺牲中产阶级利益的前提下,使所有美国人都有机会共享社会经济繁荣……第四,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善意的权力集中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和支持的……改革的进展并不以约翰逊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改革中,许多计划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联邦、州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阶级和集团利益、国家的财力、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等诸多现实问题……约翰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伟大社会”是他的理想目标,这些理想需要在现实中去逐渐地实现,不能脱离现实,而约翰逊将现实理想化了,一些改革措施脱离了美国社会的现实,推进得太快了,太远了,已经超出了自由主义的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弹性范围,约翰逊的退出和民主党在1968年总统选举中的失败标志着“伟大社会”改革的终结。但“伟大社会”改革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王庆安《林登·约翰逊和伟大社会改革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改革的背景。(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伟大社会”改革为美国留下了哪些遗产?(10分)
4.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古代人的自由在于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诸如在广场协商战争与和平问题,与外国政府缔结联盟,投票表决法律并作出判决,宣召执政官出席人民的集会。然则,如果这就是古代人所谓的自由的话,他们亦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完全服从是和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你几乎看不到他们享受任何我们上面所说的现代人的自由。所有私人行动都受到严厉监视。个人相对于舆论、劳动、特别是宗教的独立性未得到丝毫重视。我们今天视为弥足珍贵的个人选择自己宗教派别的自由在古代人看来简直是犯罪与亵渎。社会的权威机构干预那些在我们看来最为有益的领域,阻碍个人的意志。
孟德斯鸠为我所描述的古代与近代的那些差异震惊,但未能揭示其真正的原因。他认为,生活在平民政府下的古希腊政治家不理解除美德外的任何其他权力。而今天的政治家则只谈论制造业、商业、金融、财富、甚至奢侈品。他将这种差异的原因归之于共和制与君主制。而事实上应该归因于古代与现代相反的精神。无论是共和国的公民还是君主国的臣民都希望得到快乐。确实,在今天的社会情势下,没有人会不希望得到快乐。在今天的时代,那些挚爱自由、将自由置于法兰西解放之上的人们,也就是那些热爱生活中所有快乐的人们。这些人尤其珍视自由,他们把自由视为他们所珍爱的快乐的保障。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181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贡斯当关于“古代人与现代人的自由”的区别。(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人和现代人形成这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的原因。(9分)
5.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布尔什维克是残暴的大猩猩,它们很快会把俄国拖回到动物形态的野蛮时期,共产主义理论就是倒退到中世纪,我们战胜了世界老虎德国佬之后,不能再让大猩猩掐死我们。
——丘吉尔,1918年11月26日
材料二我眼前看到的是俄国的士兵站在祖国的边界上,捍卫着他们的祖先自古以来耕种的土地。看到的是残暴的德国士兵像一群饿狼似的向他们扑去。我看到在这些德国士兵的背后,有一小撮策划、组织这场威胁人类的大恐怖的恶棍。我们大英帝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决心消灭希特勒和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我们要给予俄国和俄国人一切可能的援助。    ——丘吉尔,1941年6月2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两段演说的历史背景及其结果。(9分)
(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丘吉尔对苏联态度有何变化,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变化。(6分)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同样受到法律约束的前提下,( 共和政体下的) 人民不像君主那么忘恩负义,并且人民比君主更加谨慎、更加坚定并且有更好的判断力。事实表明,“那些由人民统治的城邦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取得非凡的成就,并远远超过那些一直受某个君主统治的城邦”。即使没有法律的约束,人民也比君主更少犯错,所犯的错误也不如君主严重,更容易补救。总之,“人民如果掌握权力并得到很好的组织,他们的坚定、谨慎和感恩就会无异于一个君主,或者更确切地说,无异于一个被认为是明智的君主; 另一方面,一个不受法律约束的君主会比人民更加忘恩负义、变化无常和轻率鲁莽”。
……但另一方面又指出,人民是容易腐败的,“人民许多时候被一种好处的假象所蒙骗,想要自取灭亡”,而且往往是乌合之众不足观。
——马基雅维利(1469-1527):《李维史论》
材料二罗素在评价马基雅维利时所指出: “在意大利城邦制的成长与文艺复兴同时并起,因此人文主义者便能够从共和时代的希腊人与罗马人的政治理论有所收获。对‘自由’的爱好,及‘约制与均衡’说,由古代传给文艺复兴时期,又主要从文艺复兴时期传给近代,固然近代也直接承继了古代。”
——罗素: 《西方哲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马基雅维利的主张。(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马基雅维利的主张。(9分)

2.单选题(共7题)

7.
希腊著名的古史学家乔治·格罗特强调:“我们只须把他们与任何古代政体比较下,便会毫不踌躇的宣称他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分权制衡
D.主权在民
8.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论述俄国革命时指出:“俄国大革命是不是必要呢?我不知道。但是它却发生了,因为这个国家崩溃了,那就是它为什么发生的原因。它发生了,不是因为列宁计划了,而是因为列宁抓住了提供给他的布尔什维克的机会,来做他想做的事情。”作者在这里
A.高度评价十月革命中的投机主义B.强调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社会基础
C.否认俄国大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D.否定列宁在十月革命中的历史作用
9.
表为20世纪70年代中美贸易数据,这说明: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A.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贸易发展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D.中国贸易逆差,阻碍经济发展
10.
(题文)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成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对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进行禁运。这表明
A.世界经济危机仍在延续B.冷战涉及到国际贸易领域
C.冷战有助维护世界和平D.冷战导致经济全球化倒退
11.
中国古代商人在致富后往往购买田地,成为地主,即“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这种现象
A.活跃土地买卖,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加剧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
C.实现规模经营,推动生产力的提高D.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商人地位
12.
(题文)1773年詹姆斯·瓦特遭遇了失业和丧妻的人生变故,但他仍拒绝出国另谋生路,在他看来,自己的国家绝不会让一个将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流失海外,因为它早已准备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机制。与这一机制的形成最直接相关的是
A.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英国较早的形成专利制度D.英国率先展开了工业革命
13.
英国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指出,“一场革命需要观念来添加燃料——没有观念,出现的仅仅是叛乱或政变”。以下史实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宗教改革引发英国光荣革命B.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爆发
C.人文主义推动文艺复兴运动D.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选择题(共8题)

14.Let's go to the cinema ________ a  film.
15.选出不同项。

⑴{#blank#}1{#/blank#}A. restaurant   B. city        C. cinema

⑵{#blank#}2{#/blank#}A. dress          B. coat             C. ice cream

⑶{#blank#}3{#/blank#}A. want          B. supermarket    C. park

⑷{#blank#}4{#/blank#}A. kite           B. read      C. sing

⑸{#blank#}5{#/blank#}A. tired          B. happy      C. tea

16.Do you________ this dress?
17.I'm ________. I want to drink.
18.Let's go to the cinema to see a film.

19.Let's go to the park to play football.

20.Let's go to the library to read books.

21.Let's go to the supermarket to buy some fruit.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