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湖南省湘潭市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57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罗斯福新政时期围绕法院改革出现了重大争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然,这三驾马车,即政府的三个部门—国会、行政部门和法院。其中两匹马今天正在协力拉曳;而第三匹却不然……法院的所作所为已不像是一个司法机关,却像一个政策机关了……当国会在谋求稳定的全国农业,改善劳工条件,保障企业抵制不公平的竟争,保护我们的国家资源,并以其他种种方法来满足我们明显的全国性需要时,法院的多数人却擅权对国会通过的这些法案的睿智妄下断语……任何联邦法院的法官或最高法院的法官,年届七十,而不利用退休的机会享受养老金,当时在任的总统,应按宪法要求征得参议院的同意,任命一名新的法官……
—罗斯福1937年呼吁改革法院的演说
材料二 答案是清楚的。它对司法部门施加压力。它企图把行动步骤和裁决强加于各级法院……这一议案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对司法权的侵犯……据说一个反动寡头政治家无视大多数人的意志,这一议案在于“拆开法院,以便实现大多数人的愿望”。也就是说,这一议案十分明确的目的就是增加法官人数,以抵消某些现任法官的意见……这一议案应该予以驳回,以使类似的议案将永远不会再次提交给美国自由人民的自由代表。
—美国司法委员会反对改革的报告
请回答:
⑴指出材料一中罗斯福改革法院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推行这一改革的背景、条件和目的。
(2)整理材料二中司法委员会反对改革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法律依据。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
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迁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定国是诏》颁布时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定国是诏》作出简要评价。(9分)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材料二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时并没有将自己所有的权利交给政府,而是保留了一些重要的权利,如财产权、对政府的监督权和反对权。
材料三 如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就会给人们的弱点以极大的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同的利益,违反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
—以上材料均来自洛克《政府论》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洛克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依据材料,概述洛克民主思想的基本内容。(9分)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
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请回答:
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奇这一讲话的历史背景。C6分)
(2)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观点和意图。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批驳上述观点。(9分)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现在,欧洲正朝着必然的变化迈步前进,企图推迟这个进程是白费气力的徒然挣扎。
—摘自[法]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二  在拿破仑那个时代的人们看来,他的任务就是“征服”,但是,他们并未看到他确实是在“创造”。这一点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他在毁灭一个旧时代的同时,又在创造一个新时代。
—摘自[英]J·F·C·富勒《战争指导》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拯救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示给世界”的史实。(8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那个时代的人“只看到了征服”却“看不到创造”的原因。(7分)

2.选择题(共7题)

6.商朝在历史上又被称为殷,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7.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最有力的证据是中国原始人类的(  )
8.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来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来各项中,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
10.导游给外国朋友介绍夏商周历史,他将夏桀、商纣王和周厉王三人归为一类,其标准应该是(  )
11.下列有关我国境内远古人类及其生活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2.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

3.单选题(共4题)

13.
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
A.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确认《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C.制定了《共同纲领》
D.选举***为中共中央***
14.
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准确的是
A.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B.目前X小于3
C.是一个常数D.是一个无法预测的动态数值
15.
“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精耕细作的传统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人口的压力D.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16.
比较1872年一1892年和1895年一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是
A.商办企业经历了一个低谷
B.官办和官商合办资本主要来自政府
C.外国资本仍占优势地位
D.重工业落后,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