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36分)关于烟草的种植与消费,历来众说纷纭,争议不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欧洲、中国传播情况
材料二清朝王简庵《临汀考言》载:汀(州)属八邑,僻处深山,本无沃野平原。所有田土,即使尽栽稻谷,不足民间日给。康熙年间,漳(州)民流寓于汀州,以种烟为业。因其所获之利,数倍于稼穑,汀民亦皆效尤。迩年以来,八邑之膏腴田土,种烟者十之三、四,以致本地无谷可买,米价倍增。
乾隆年间,汀州永定生产条丝烟的手工作坊已遍布城乡。闽人远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开设烟庄、烟行。南靖人庄锦文所开下峰烟行生产的水烟丝,畅销四川、台湾等地。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丝行的平和人庄八常,自制烟丝运销江浙致富,人称“庄百万”。
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方烟草企业大举进军中国,抢占市场,市场上手工制土烟逐渐为机制卷烟所代替。同期,我国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也开始兴起,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称南洋公司)。1919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材料四清初《物理小识》:烟草“其性可以祛湿发散,然服久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死。”
又据《烟酒税史》载:乾隆年间,始创烟税,黄烟百斤征银二钱。自光绪二十二年起,十年之间,四增其率。《烟草谱·烟税》亦载:“烟草,向于杂税内。各省完烟税银若干。”
(1)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烟草在汀州广泛种植的原因是什么?(4分)概括清朝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对福建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
(3)从材料三中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烟草企业的生存状况,(6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烟草的种植与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选择其一回答)(8分)
材料一部分原产美洲的物种向欧洲、中国传播情况
品种 | 传入欧洲的时间 | 传入中国的时间 | 备注 |
玉米 | 15世纪末 | 16世纪中叶 | 明后期引进,清初普及 |
马铃薯 | 15世纪末 | 16世纪末 | 成书于清初的福建松溪县志上已有种植马铃薯的记载 |
番薯 | 15世纪末 | 16世纪末 | 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用重金买了几株薯苗,在福州城外种植 |
烟草 | 15世纪末 | 17世纪初 | 自菲律宾传入福建漳州、泉州一带 |
材料二清朝王简庵《临汀考言》载:汀(州)属八邑,僻处深山,本无沃野平原。所有田土,即使尽栽稻谷,不足民间日给。康熙年间,漳(州)民流寓于汀州,以种烟为业。因其所获之利,数倍于稼穑,汀民亦皆效尤。迩年以来,八邑之膏腴田土,种烟者十之三、四,以致本地无谷可买,米价倍增。
乾隆年间,汀州永定生产条丝烟的手工作坊已遍布城乡。闽人远到广东、江西、湖南等地开设烟庄、烟行。南靖人庄锦文所开下峰烟行生产的水烟丝,畅销四川、台湾等地。在漳州东门街开设烟丝行的平和人庄八常,自制烟丝运销江浙致富,人称“庄百万”。
材料三近代以来,西方烟草企业大举进军中国,抢占市场,市场上手工制土烟逐渐为机制卷烟所代替。同期,我国民族资本卷烟工业也开始兴起,如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也称南洋公司)。1919年5月,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材料四清初《物理小识》:烟草“其性可以祛湿发散,然服久则肺焦,诸药多不效,其症为吐黄水而死。”
又据《烟酒税史》载:乾隆年间,始创烟税,黄烟百斤征银二钱。自光绪二十二年起,十年之间,四增其率。《烟草谱·烟税》亦载:“烟草,向于杂税内。各省完烟税银若干。”
(1)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2分)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烟草在汀州广泛种植的原因是什么?(4分)概括清朝烟草的种植与加工对福建经济产生的影响。(6分)
(3)从材料三中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烟草企业的生存状况,(6分)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民族工业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主要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讨烟草的种植与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选择其一回答)(8分)
2.
(选修l——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
—— 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2 自台湾事后(指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3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3分)
(2)材料2、3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怎样? (4分)
(3)根据材料1、2、3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9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曰政府,出纳王命。 ……
—— 摘自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2 自台湾事后(指189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3 大借洋款,以举庶政。
—— 摘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了康有为政治主张的其理论根据是什么?(3分)
(2)材料2、3反映了维新派对农民和帝国主义各自的态度怎样? (4分)
(3)根据材料1、2、3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根本缺陷。(9分)
3.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1)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4分)你认为三幅图片中不完全可信的是哪一幅?请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中的秦朝人、晋朝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4分)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始皇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朝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1)从材料一中,你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4分)你认为三幅图片中不完全可信的是哪一幅?请说明理由。(3分)
(2)材料二中的秦朝人、晋朝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4分)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4分)
2.单选题- (共5题)
4.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A.小农经济——封建制度 |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
C.铁器使用——个体生产 | D.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
5.
下表为近代福州1905-1915年由外洋(国外)和外埠(国内)机铷面粉输入值比较表,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资料福建省政府辅《福建历年对外贸易统计》第70页)
A.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 | 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
C.通商口岸的大量开放 | D.民国政府的政策推动 |
6.
(题文)“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他是()
A.普罗塔戈拉 | B.梭伦 |
C.苏格拉底 | D.伯里克利 |
8.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
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 |
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 |
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 |
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