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美国宪法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非是件易事。……但总的看来,宪法的民主因素远远多于保守因素,如果再看是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如果再看到它对美国社会政治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的话,它无疑是那个时代中屈指可数的最进步的历史文件之一。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民众为反对英王詹姆斯二世的专横,于1688年发动的一次政变。……这是一次非暴力的成功变革,故被称为“光荣革命”。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称为“一切革命中最温和最成功的革命”。
材料三 ……但是,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向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盘踞了几百年地盘进攻。改变了几百年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有两个议员的26个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迫使土地贵族、金融寡头让出部分权力。
——摘编自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宪法有哪些“民主因素”。“保守因素”又指什么?(5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的“温和”与“成功”分别指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挑战”和“进攻”指的是什么。为什么?(4分)
材料一对美国宪法作出正确的评价,并非是件易事。……但总的看来,宪法的民主因素远远多于保守因素,如果再看是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仍然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如果再看到它对美国社会政治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作用的话,它无疑是那个时代中屈指可数的最进步的历史文件之一。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二“光荣革命”是英国民众为反对英王詹姆斯二世的专横,于1688年发动的一次政变。……这是一次非暴力的成功变革,故被称为“光荣革命”。被英国哲学家罗素称为“一切革命中最温和最成功的革命”。
材料三 ……但是,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向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盘踞了几百年地盘进攻。改变了几百年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有两个议员的26个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资产阶级的要求,迫使土地贵族、金融寡头让出部分权力。
——摘编自陈敏昭《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宪法有哪些“民主因素”。“保守因素”又指什么?(5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光荣革命”的“温和”与“成功”分别指什么。(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挑战”和“进攻”指的是什么。为什么?(4分)
2.
(16分)19世纪中期俄国统治者被迫进行了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人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这场克里木之战,证明了蒸汽机胜过了风帆,铁路胜过了马车……
——《大国崛起》
材料二 1856年4月11日,亚历山大二世应莫斯科省省长扎克列夫斯基的请求,向莫斯科贵族代表发表了演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正确的,你们也可以把这一点向周围所有的人说。我不想对你们说,我完全反对这样做。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纪里,所有这些事还是将最终发生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想,诸位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来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与反动》
(1)根据材料一,俄国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什么?(4分)这一严重问题的存在对俄国有何巨大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3分)你认为是否公正?(1分)说明你的理由。(4分)
材料一恩格斯说:“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人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这场克里木之战,证明了蒸汽机胜过了风帆,铁路胜过了马车……
——《大国崛起》
材料二 1856年4月11日,亚历山大二世应莫斯科省省长扎克列夫斯基的请求,向莫斯科贵族代表发表了演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正确的,你们也可以把这一点向周围所有的人说。我不想对你们说,我完全反对这样做。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纪里,所有这些事还是将最终发生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我想,诸位同我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来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与反动》
(1)根据材料一,俄国社会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什么?(4分)这一严重问题的存在对俄国有何巨大影响?(4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3分)你认为是否公正?(1分)说明你的理由。(4分)
2.单选题- (共16题)
3.
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大将凯撒进兵埃及,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相爱,并且两人有了一个儿子,取名托勒密•凯撒。当凯撒归国执政之后,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凯撒相会,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请问法官会判给克里奥佩特拉和她的儿子享有罗马籍吗?()
A.会,因为是皇帝的妻、子 |
B.会,因为此时万民法已经产生 |
C.会,因为被征服者如果无法享受罗马公民权,会引起社会动荡 |
D.不会,因为此时万民法与公民法界限还未消失 |
4.
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故意欺诈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说明古罗马法
A. 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
B. 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 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
D. 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A. 注重法律裁判的程序原则
B. 将是否诚信作为判断案情的唯一依据
C. 注重诚信而不讲究法律原则
D. 把诚信作为古罗马法的原则之一
5.
2010年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中这样说道:“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这说明
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B.罗马法影响公司组织的诞生 |
C.罗马法导致自由市场经济形成 | D.罗马法具有进步性和时代的局限性 |
6.
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①人民主权说 ②三权分立说 ③因信称义论 ④天赋人权说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7.
据古籍中的记载统计:明代中秦之间互相遣使128次,其中暹罗(泰国)向明朝进贡101次,暹使来华102次,明使使暹26次。这说明( )
A.明朝时期“海禁”政策没有真正实施 |
B.明朝外交政策具有区别对待的特点 |
C.当时泰国是明朝统治下的省级行政区 |
D.明朝时期的海外贸易活动比较频繁 |
8.
《旧唐书·崔融传》记载:“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日。”该材料说明唐朝( )
A.水路交通比陆路交通更便捷 |
B.重视发展国内商业却忽略海外贸易 |
C.交通的发展促进海外贸易繁荣 |
D.发达的交通有力地促进了货物流通 |
9.
《十三行(1720—1856)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广州成为这一时期中西贸易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 B.三角贸易的形成 |
C.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
10.
某历史读物写道:“明代引进玉米、甘薯……崇祯年间,开始在中国推广。这东西如果早来中国20年,明朝没准儿就灭亡不了了,因为老百姓就够吃了。陕北农民造反,就是因为没得吃。”该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全球史观 |
B.正确的,因为它符合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
C.错误的,因为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 |
D.错误的,因为它夸大了历史偶然性的作用 |
11.
“以中国南方广东的行商和北方山西的晋商为例,就会发现这两地的商人几乎主宰了当时的世界贸易和商业活动,不但晋商在蒙古、俄罗斯、欧洲和日本有很大的国际投资,而且广东行商还曾经投资于美国的铁路建设。”(引自韩毓海:《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之谜》材料不能说明此时的中国( )
A.商品经济获得了新发展 | B.商界已具备了资本输出的能力 |
C.经济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 D.商界积极参与国际商贸活动 |
12.
“乾隆时期,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藉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向来米船到浙,行户接贮栈房,陆续发粜,乡市藉以转输。即客贩偶稀,而栈贮乘时出售,有恃无恐。是以非遇甚欠之岁,米价不致腾涌。向来情形如此。”这表明这一时期( )
A.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 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
C.商品经济活跃 | D.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
13.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四位皇帝描写正确的是( )
A.秦皇初创中央集权,地方行州郡县 |
B.汉武设中外朝制度,以儒术行大一统 |
C.宋太祖以三权分立原则分割军政财权 |
D.清圣祖以军机处提高行政效率 |
14.
古希腊哲学有一著名命题:“有甲乙两人被怀疑是盗贼,甲说是乙干的,乙说是甲干的。如果请你判断,他们中间谁是盗贼?”该命题有四种可能:一是甲干的,因为他平时有爱偷盗的习惯;二是乙干的,因为他困难需要偷;三是两人都参与了偷盗,一个是因为习惯,另一个是因为需要;四是两人都没偷,因为偷盗人没有主动承认的习惯,而没偷盗人不需要承认。你认为,最有可能提出此命题的哲学家是
A.柏拉图 | B.普罗泰格拉 |
C.苏格拉底 | D.亚里士多德 |
16.
智者学派有这样一段话: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或如何不存在,我们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状和相貌是什么。因为有许多感知方面的障碍,人们不可能亲身体验到神,最重要的是人生是那么短促。这表明智者学派认为( )
A.神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
B.神对社会人生起着超自然的作用 |
C.人要摆脱基督教的统治 |
D.神在人的感知范围之外 |
17.
对“情”和“趣”的提倡成为明代后期诗文理论突出的现象之一。汤显祖说“世民为情,情生诗歌”;袁宏道说“世人难得者唯趣”,“入理愈深,然去趣愈远矣”,因此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①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
②商业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
③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
①程朱理学的日益僵化
②商业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扩大
③再现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思想活跃局面
④西方人文主义兴起并传入中国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②③④ |
18.
一部小说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电视台记者乘坐火车前往英国采访达尔文(1809—1882年),达尔文详细介绍了他撰写《物种起源》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制成了电影”。此片断说明( )
A.达尔文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 |
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 |
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 |
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 |
3.选择题- (共12题)
20.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 204.2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 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变化,如下图中外圆为2012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