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美,法治更多是借助普通法的渐进传统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统一: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则更多是通过国家的政治统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统一。这两大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的具体表述和核心关注也有所差别。
——引自《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截止至2008年2月28日,我国的法律法规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三截止到2008年2月28日,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及数量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的“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材料一在英美,法治更多是借助普通法的渐进传统逐步完成了法治的基本统一:而在欧洲大陆,特别是法国和德国,则更多是通过国家的政治统一以法典方式促成了法治的统一。这两大法系国家的法治思想的具体表述和核心关注也有所差别。
——引自《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的法治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截止至2008年2月28日,我国的法律法规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材料三截止到2008年2月28日,我国各种法律法规及数量统计示意图。

——根据《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60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英、美、法、德国“法治”思想的“核心关注”的主要差别。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2.
大约从16世纪开始,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被称为现代化。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实现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个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现代史上的“四个现代化”纲领。你认为这一现代化纲领需要做哪些调整和补充?
材料: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个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现代史上的“四个现代化”纲领。你认为这一现代化纲领需要做哪些调整和补充?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最光辉的十年即20世纪开头十年为例:1900年到1902年,思想界主流是改良派的民权思想,1903年王1906年,是革命派民主思想的天下,1907年以后,无政府主义思想又风行一时。十年当中,议题三换,……西方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像压缩饼干一样被挤压到一起,由各个不同的阶层、派别、人物反映出来。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促成袁世凯称帝的动因,第一,是梁士诒等因五路借款回扣贪污案及其手下吞款肥己隶,怕被人揭发,就想以拥戴他称帝,建立珠功来赎罪;第二,袁克定总想做嗣君,于是竭力从旁进言:第三,杨度等想藉此以满足他们个人名利双收的欲望;第四,袁世凯认为民国就得有议会,而议员等又事事掣肘,实在不胜其苦。
——袁世凯第七子《袁克齐回忆录》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袁世凯敢于称帝复辟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称帝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以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最光辉的十年即20世纪开头十年为例:1900年到1902年,思想界主流是改良派的民权思想,1903年王1906年,是革命派民主思想的天下,1907年以后,无政府主义思想又风行一时。十年当中,议题三换,……西方几百年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思想,像压缩饼干一样被挤压到一起,由各个不同的阶层、派别、人物反映出来。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材料二促成袁世凯称帝的动因,第一,是梁士诒等因五路借款回扣贪污案及其手下吞款肥己隶,怕被人揭发,就想以拥戴他称帝,建立珠功来赎罪;第二,袁克定总想做嗣君,于是竭力从旁进言:第三,杨度等想藉此以满足他们个人名利双收的欲望;第四,袁世凯认为民国就得有议会,而议员等又事事掣肘,实在不胜其苦。
——袁世凯第七子《袁克齐回忆录》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发展的主要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袁世凯敢于称帝复辟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袁世凯称帝的历史背景。
4.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国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兴,足以病因瘁民,而尚未足以亡……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
“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结、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
一一王夫之《宋论》
材料二:荆公变祖法,志岂在荣利。盖本豪杰流,欲创富强治。高可追中商,苏绰乃其次。及思法必行,势须使指臂。群小遂竞进,流毒不可制。推原本其怀,因与权奸异。始知功名心,亦是祸人世。
——赵翼《读史二十一首》
(1)依据材料一,归纳王夫之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观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赵翼的观点。(9分)
材料一:“国民之交敝也,自苛政始。苛政兴,足以病因瘁民,而尚未足以亡……惟是苛政之兴,众论不许,而主张之者,理不胜而求赢于势,急引与己同者以为援,群小乃起而应之……”
“是安石之法,未足以致宣、政之祸,唯其杂引吕惠卿、邓结、曾布之群小,以授贼贤罔上之秘计于(蔡)京,则安石之所贻败亡于宋者此尔。”
一一王夫之《宋论》
材料二:荆公变祖法,志岂在荣利。盖本豪杰流,欲创富强治。高可追中商,苏绰乃其次。及思法必行,势须使指臂。群小遂竞进,流毒不可制。推原本其怀,因与权奸异。始知功名心,亦是祸人世。
——赵翼《读史二十一首》
(1)依据材料一,归纳王夫之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观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赵翼的观点。(9分)
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上台的)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举办“100名最伟大的美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ha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地前面的是现任首相布菜尔和著名的艳星乔丹。
——李晔《回忆:我们记得撒切尔主义忘记撒切尔夫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舞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材料一(1979年上台的)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十几年过去了,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2002年举办“100名最伟大的美国人”评选中,她名列第16位,排在她前面的包括邱吉尔、黛安娜和莎士比亚。仅仅一年后,英国电视台hanel4举办了一场“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的英国人”的民意调查。参选条件是“目前还活着而且没有关在监狱中或者正被起诉的人”,撒切尔夫人荣登探花,排在地前面的是现任首相布菜尔和著名的艳星乔丹。
——李晔《回忆:我们记得撒切尔主义忘记撒切尔夫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撒切尔夫人推行经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舞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在普通民众中的分裂形象依然存在”的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6.
罗马法院广场有一塑像,她一手执宝剑,一手持天平,但双眼用布蒙上。其含义是:“天平用以衡量法,宝剑用以保护法,前额垂直的秀发代表‘诚实’亦即‘真相’,而蒙眼闭目,则表示审判要‘用心灵来观察’。”这便是整个西方世界里家喻户晓的法律化身——正义女神的雕像。这表明()
A.“公平”“正义”需要各种力量共同维护 |
B.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十分完备 |
C.罗马法需要借助神的权威维护 |
D.罗马法源于“公平”“正义”原则 |
7.
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 B.国民党奉行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 |
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 |
8.
解读下表内容,对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分析说明准确的是
时间 | 事件 |
1825年 | 英国出现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英国工业革命完成 |
1848年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B.经济危机爆发反映出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 |
C.工业革命既增加了社会财富又加剧了社会矛盾 |
D.无产阶级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 |
9.
《通典·田制》规定的授永业田,“亲王百顷(注1顷等于100亩),职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各五十顷,国公若职事官正二品各四十顷……云骑尉、武骑尉各六十亩”丁男给永业田二十亩。这反映出唐朝的均田制
A.土地兼并没有彻底解决 | B.有效的限制了土地兼并 |
C.对官僚贵族具有特殊优待 | D.授田主要以军职人员为主 |
10.
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 |
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
11.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们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
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
D.萧伯纳的《苹果车》 |
12.
美国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中提出,全球化分为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从1492年到1800年,让世界从“大号”缩小到“中号”;第二个时代从1800年到2000年,让世界从“中号”缩小到“小号”;2000年以后是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第三个时代使世界变得更为扁平化的关键因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 B.网络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D.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 |
13.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A.借助天演论宣传革命思想 |
B.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
D.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