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江西上高二中高二下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947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主线,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发展主线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观点展开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2.
(17分)改革是推动民族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和最坚强的人,却开始团结起来,互相激励,不要在这些富人的侵害面前屈服,要选出一个可靠的人,作为他们的领袖,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重新分割土地,并对政治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在这个时候,雅典人中最明敏的人都把眼光盯在梭伦身上。他们认为,他是唯一和当时罪恶最无牵涉的人物;他既未曾插手于富人们的不义,也没有连累在穷人们的困苦之中。因此,他们请他挺身而出。结束当前的纷争。
——《梭伦传》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梭伦“挺身而出”后是如何去“释放那些已被定罪的负债者”和改革“政治制度”的?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特点。(4分)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重乃至模仿先进的东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奇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2)结合材料二与日本19世纪下半期改革的相关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如何“‘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8分)
材料三(王安石)于是上万言书,以为:“自古治世……患在治财无其道尔。”……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一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
(3)结合材料三与所学知识,为解决财政危机,王安石在“治财有道”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与富商争夺利益的措施?(3分)
(4)从上述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单选题(共10题)

3.
罗马帝国时代著名法学家盖尤斯(约130—约180)在《法学阶梯》指出:“所有受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这里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A.法律唯一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C.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D.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4.
美国保守派名嘴格伦·贝克在《常识——反对一个失控的美国》中说:“美国政治意在使候选人代表主流思想,远离边缘化集团利益。‘赢家通吃’的方法就是迫使候选人转向主流路线,以便获得最多的政治支持。”这种现象根源于(  )
A.联邦体制B.两党轮流执政的安排
C.两党政策大同小异D.总统共和制的政体
5.
春帆楼位于日本下关市一座小山丘上,当年谈判的会场依然保存完好;楼前的那块石碑上,还醒目地镌刻着“今之国威之隆,实滥觞于甲午之役”字样。这句话实际上道出了
A.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变为了半殖民地
B.甲午海战中日本的胜利削弱了中国国力
C.甲午之役加快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D.甲午之役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6.
如图为黄尧先生所作的时事漫画《杀了这个野汉,熄了这把野火》。判断该画创作于(  )
A.土地革命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国民大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7.
近代著名艺术家陈衡恪曾经评价某种绘画:“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感想、、、、、是性灵者也,思想者也,活动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单纯者也。”以下绘画属于他所指的类型的是( )
A.B.C.D.
8.
达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
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
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
9.
一位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社会:“上层的知识界自1840年以后不断涌现出关心国家大事的开明人物,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勇于实践;下层则是广大农民,他们永远怀恋着土地,只关心乡村生活和传统。这两个世界间没有了解、没有交往、没有宽恕。”下列事件不能印证以上观点的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0.
孙中山说:“现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之下,各阶级中自有力求解救中国,要求独立之共同倾向 ”,“邀请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以期有益于革命之实行,……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材料表明孙中山同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 )
①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③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各阶级都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④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
A.②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③④
11.
20世纪20年代后期,***写下了《清平乐·蒋桂战争》:“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下列评论最能反映其主题的是
A.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情形
B.中共正领导红军在南方广泛建立革命根据地
C.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深刻内涵
D.痛斥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12.
几位同学在评价***思想时发生了争执,你认为下列有关***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
B.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D.其在“文革”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左”倾错误思想

3.选择题(共6题)

13.为了安全,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当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闭合开关,指示灯不亮;未系好安全带时,相当于断开开关,指示灯发光。符合上述要求的正确电路图是(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如题图所示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16.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17.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18.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