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材料一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一一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一摘自《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你是如何理解的。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7分)
一一摘自《文献通考》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一一摘自《朱子语类》
(1)依据材料,概述两则材料对宋初改革的不同评价。你认为影响对同一历史事件产生不同评价的因素有哪些?(8分)
(2)有人说,这一时期通过改革形成了“政治新格局”,你是如何理解的。全面评价该格局带来的影响。(7分)
2.单选题- (共9题)
3.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具有毁灭性。”它是
A.国王 | B.内阁 | C.议会 | D.首相 |
5.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这一农具是( )
A.灌溉工具 | B.除草工具 |
C.播种工具 | D.耕土工具 |
6.
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了
A.产业变革的需要 | B.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 |
C.农业灌溉的需要 | D.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 |
7.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其章程规定:“进出煤铁银钱数目,每日有流水簿,每月有小结,每年有总结,(股东)可以随时查核。”这说明开平煤矿
A.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
B.产品主要远销国外,达到分洋利的目的 |
C.具有近代企业制度的某些雏形 |
D.引进西方管理模式,采用中外合资经营 |
8.
下表是“1880年与1930年中国国民收入和人口增长”表(据《中国近代经济史》)。该表能反映出当时


A.民族资本主义持续快速发展 | B.民生状况有所改善 |
C.人口增长制约了工业化进程 | D.政府忽视近代化建设 |
9.
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这说明
A.古希腊人秉持法律至上观念 B. 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B.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D. 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A.古希腊人秉持法律至上观念 B. 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
B.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 D. 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
10.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
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 |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 |
11.
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
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 |
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
D.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