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4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联邦宪法》(指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壶《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材料四 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根据中国网资料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选举权改革的趋势?(2分)这体现了英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怎样特点?(2分)
(2)材料二、三是如何看待1787年宪法的? 结合所学阐明其依据。(5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并指出该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材料一

──摘自阎照祥《英国史》
材料二《联邦宪法》(指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壶《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材料四 人大: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54年、1959年、1964年、1975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政协:第一、二、三、四、五届召开的时间分别是1949年、1954年、1959年、1964年、1978年。1978年起每五年一届,至现在已召开第十一届。
——根据中国网资料整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全面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选举权改革的趋势?(2分)这体现了英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怎样特点?(2分)
(2)材料二、三是如何看待1787年宪法的? 结合所学阐明其依据。(5分)
(3)依据材料四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并指出该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趋势。(2分)
2.
(12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各地的联系逐步加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他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材料四

材料五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回答:
(1)概括材料一关于新航路开辟问题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图一、图二和图三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结合材料四、五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3分)
材料一公元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它标志着地区自治和全球统一之间冲突的开始。在这以前,不存在任何冲突,因为根本就没有全球的联系……欧洲人在这一全球历史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成一体的世界。1763年至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
材料二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机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全球通史》
材料三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了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他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材料四

材料五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幅照片(《断掌工业》罗伯特·杜瓦斯诺摄于1956年)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

回答:
(1)概括材料一关于新航路开辟问题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在政治、经济方面如何成为全球主人的?(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3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2分)
(4)材料四中图一、图二和图三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 结合材料四、五简要评价两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3分)
3.
(12分)道路决定命运,发展才能自强。由于时代和国情的不同,各国走上了不同的
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l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走、陈果夫控制的申国蚕丝公司崔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材料三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2010年5月《红旗文稿》
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如何理解“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人“以苏联为师”“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美国“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不同的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的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
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l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三次“围剿”。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走、陈果夫控制的申国蚕丝公司崔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材料三众人开始以苏联为师”的特殊现象:1930-1935年间,西方著名的政界、经济界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计划”一词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一时间,美国和西方国家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
——2010年5月《红旗文稿》
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如何理解“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西方人“以苏联为师”“前往苏联取经”的原因。美国“对苏联计划经济‘转变为模仿’”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论述题- (共1题)
4.
(14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来中国历史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关系的问题上,第一种观点: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前30年比改革开放后30年好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哪些主要努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3分)
(3)请选择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就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评析。
(要求史论结合,表达准确)(7分)
材料一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假如没有孙中山,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功绩,中国将很难走出推翻皇帝做皇帝,江山坐江山的历史怪圈。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通往自由和民主的道路仍然无比艰难,但有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为鉴,任何人想再帝制自为,再让已经被废黜的小皇帝回到北京皇宫,再复辟形形色色的专制制度、专制意识,都注定逃不过人民的唾弃,都注定会失败。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0多年。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关系的问题上,第一种观点: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的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淡化改革开放具有的革命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前30年比改革开放后30年好
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哪些主要努力?(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说明辛亥革命的成果。(3分)
(3)请选择材料三中的一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就政治、经济、外交方面进行评析。
(要求史论结合,表达准确)(7分)
3.单选题- (共18题)
6.
下图是反映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漫画。有学者戏称德意志帝国议会只是一个“发表独白”的“没有政府的议会”。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德国的代议制不彻底 |
B.德国议会不享有任何权力 |
C.德国议会受制于政府 |
D.德皇行使立法和行政大权 |
7.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在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一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辛亥革命 |
C.洋务运动 | D.太平天国运动 |
8.
《剑桥中国史》对中国某一历史事件作出如下评价“他们自封为儒家礼仪的卫道者,痛恨任何外国宗教或哲学的侵蚀,特别对中国教徒不举行传统仪式和不参加地方节日活动的行为感到忿恨”,这一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义和团运动 |
C.戊戌变法 | D.新文化运动 |
9.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明确表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要,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次日,蒋介石发表的事实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中也明确宣布:“余以为吾人革命所争者,不在个人之义气与私见,而为三民主义之实现。”由此可见
A.国共合作,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
B.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实行党内合作 |
C.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理论依据 |
D.中共实现了民主革命纲领 |
10.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这一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远比1789年更为深远……(它们)都建立于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及希望,也就是启蒙时代和革命时代的意义。”“这一事件”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 | B.中国抗日战争 |
C.法国大革命 | D.美国罗斯福新政 |
11.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一条是经济上进行改革……”“政治上发展民主”直接体现在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实现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
C.提出实施“一国两制”方针 |
D.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2.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美国官员在新中国刚成立时对中国的评价 |
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
C.美国官员对日内瓦会议上中国表现的评价 |
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中国表现的评价 |
13.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
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 |
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 |
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
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 |
14.
周恩来强调,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与苏联结盟是有必要的,但不能因此“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也提醒说,必须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腿走路。这表明指导新中国外交的核心思想是
A.和平共处 |
B.独立自主 |
C.平等互利 |
D.一边倒 |
15.
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D.中美关系正常化 |
16.
新华网刊登《达沃斯:5天的思想碰撞》一文,指出:“参加论坛的有2500人,就有2500个不同的观点。这里并不是追求达成一致,而是追求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角色的人进行思想碰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 B.世界霸权主义盛行 |
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 D.世界局势动荡加剧 |
17.
(题文)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萧近高说:“ 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万历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②私营手工业逐步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③万历年间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
①万历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②私营手工业逐步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③万历年间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18.
明末清初著名理学家张履祥为其亡友的妻子幼子安排生计: “瘠田十母,自耕农仅足一家之食;若雇人代耕则与石田无异;若佃于人则计其租入,仅足供赋税而已……莫若止种桑三亩,种豆三亩,种竹二亩,种果二亩,蓄池鱼。”这说明明清政府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
C.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
D.重农抑商政策更加严格 |
21.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 结 论 |
A | 唐代发明了曲辕犁 | 唐代农村中普遍使用曲辕犁 |
B |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
C |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料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 专业设置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办学思想 |
D | 1929年,美国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 | “美国梦”正在迅速实现 |
A.A | B.B | C.C | D.D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