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内蒙古包头市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376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5

1.论述题(共1题)

1.
20世纪的世界经济、文化、意识形态都在发生变化,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活节奏带来了各领域的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0年的巴黎是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的诞生地;是比利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梅特林克生活写作的地方;研究放射性元素的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正居住于此。
1900年,当时欧洲最大的歌剧院巴黎歌剧院是法国上流社会欣赏歌剧的场所,每天有许多经典名曲在此上演。1900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经营早期电影制作。充满幻想的时装大师保罗·波烈在巴黎欧伯街5号开设时装店,人流熙熙攘攘;波烈设计的服装喜用鲜明、强烈的色彩,同时因受到来自东方服饰的启迪而风格多样。
1900年,第五届世界博览会在巴黎举办,发明创造和科学创新是这次盛会的主题。第二届夏季奥运会在巴黎召开,参赛国家从上一届的13个增加到22个,运动员人数从311名增加到1 344名。来自法国、英国等国的12名女选手参加了高尔夫球和网球比赛,这也是女性运动员首次登上奥运殿堂。
上述材料反映出20世纪初期世界发展的多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的一种趋势进行论证。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2年,清政府制定了《壬寅学制》,该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新的、系统的、完整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它是后来的《奏定学堂章程》,亦称“癸卯学制”的基本蓝本。具体内容是:“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是《壬寅学制》所规定的办学宗旨。
初等教育。《钦定蒙学章程》中规定儿童从6岁起入蒙学堂,其宗旨是“在培养儿童使有浅近之知识,并调护其身体”。蒙学堂的门目表:修身第一,字课第二,习字第三,读经第四,史学第五,舆地第六,算学第七,体操第八。蒙学堂毕业后才能升入小学堂学习,小学堂的宗旨是:在授以道德知识及一切有益身体之事”。蒙学堂和寻常小学堂共7年规划为义务教育性质,“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七年教育”。寻常小学堂的课程门目表为:修身第一,读 经第二,作文第三,习字第四,史学第五,舆地第六,算学第七,体操第八。
中等教育。《章程》规定,中学堂内附设师范学堂,以培养小学堂教习人才。在第三年第四年设实业科,毕业后可以进入一切高等专门实业学堂。中学堂课程门目表:修身第一,读经    
第二,算学第三,词章第四,中外史学第五,中外舆地第六,外国文第七,国画第八,博物第九,物理第十,化学第十一,体操第十二。同时,在中学堂之外还设有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为高等小学卒业后不愿意再升学的学生所设。
高等教育。《章程》规定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设政、艺两科),于之平行的有高等实业学堂,师范馆、仕学馆等;大学堂3年(设政治、文学、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书共7科,各科下有分若干专业,如医术科分医学、药学两个专业);大学堂之上设大学院,年限不定,以从事研究工作为主,不设立课程,学习不再主要依靠讲授,重在自学。
---一张倩《张百熙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壬寅学制》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寅学制》的历史价值。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希特勒1939年5月19日调兵向德捷边境集结),21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说不能保证在事件的压力下自己不会介入。5月22日晚,英国驻巴黎大使菲普斯往见法国外交部长说:“一旦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未能获得和平解决,法国政府不应对英国政府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的幻想。”并强调说,法国政府不应根据英国21日的声明,就以为英国会立即与法国采取联合一致的军事行动来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免遭德国的侵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认为当时的军事形势是:“法国和英国,即使再加上可望来自俄国的援助,也不足以阻止捷克斯洛伐克免遭德国蹂躏。”英国的这种态度正是法国总理张伯伦之流的欢迎,以后他们多次以英国不肯援捷为理由,来为自己拒绝履行法捷条约的义务的行为作辩解。
-----摘自《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警告“法国不应对英国的态度抱有任何错误幻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法实行的政策所产生的恶劣影响。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关于政党政治必须釆取自由竞争、且“最宣两大对時,不宜拜小分立”的两党制主张,关于“非采政党内图制,无以普治”的政党内民主张,梁启超与末教仁英雄所见略同,几乎如出一散。宋教仁说,“駅忽敢死者易得,条理缜密之士盖寡,非先植其基,虽满洲倾覆,犹足为忧”。仅1906年初至1907年初,末教仁一年间编译出版的政法文献就多达数十万字,如《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等等,1908年,他翻译了长达1400多页的《比较财政学》。1907年,宋教仁潜赴东北,欲联络“马赅”起义,偶然获恐日本意欲吞并我国间岛的图谋。他立即中止起义计划,转而撰写《间岛问题》一书,运用中日韩三国的史地资料,从国际法角度驳斥日本的谬论,有力帮助了清政府对日交涉成功。
——摘编自杨光《梁启超宋教仁的道路:宪政中国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宋教仁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主张无法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教仁。

3.单选题(共6题)

5.
面对德国工人运动日益高涨,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适时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俾斯麦政府的做法客观上
A.体现“鞭子加糖果”的两手政策
B.阻断了德国工人运动的继续发展
C.推动了社会的稳定与经济发展
D.巩固了德国容克地主阶级的统治
6.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7.
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均田制
C.三长制D.方田均税法
8.
19世纪中期以后,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该学派认为,社会也像个体一样,应被看成是以这样的方式(优胜劣汰)进化的有机体,穷人是生存竞争中的“不适者”,不应予以帮助;在生存竞争中,财富是成功的标志。据此可推断出这一观点
A.违背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
B.主张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C.认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政策
D.是罗斯福新政的理论基础
9.
1952﹣1966年,北京钢铁学院共培养学生约14400人,其中担任副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至少有32人;一大批学生的考试分数都超过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但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钢铁学院冶金系.材料反映了(  )
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时代背景B.北京钢铁学院生源素质较高
C.青年学子建设国家的高涨热情D.干部选拔注重学校和专业素质
10.
“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
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