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革命中出现的很多现象,在其他革命中也出现了,比如英国有一个克伦威尔,法国有一个拿玻仑;英国有斯图王特王朝复辟,法国有波旁王朝复辟;英国有平等派和独立派的斗争;法国有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斗争;同样的比较也可用于俄国革命和其他革命中。这种可比性完全是出于偶然吗?应该不是。如果用曲线表示英国革命中的上升和下滑趋势,也就是革命从无到有、积盛而衰的全过程,那么这条曲线就酷似一座山峰,从低处向上,越过顶峰,然后就下滑。这种峰形曲线几乎可以用来表述世界上发生过的任何革命,只要这个革命走完了它的全过程,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中途被击败。英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在其他革命中找到对应点,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并以某国(英法除外)革命为例,论述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材料 英国革命中出现的很多现象,在其他革命中也出现了,比如英国有一个克伦威尔,法国有一个拿玻仑;英国有斯图王特王朝复辟,法国有波旁王朝复辟;英国有平等派和独立派的斗争;法国有雅各宾派和吉伦特派的斗争;同样的比较也可用于俄国革命和其他革命中。这种可比性完全是出于偶然吗?应该不是。如果用曲线表示英国革命中的上升和下滑趋势,也就是革命从无到有、积盛而衰的全过程,那么这条曲线就酷似一座山峰,从低处向上,越过顶峰,然后就下滑。这种峰形曲线几乎可以用来表述世界上发生过的任何革命,只要这个革命走完了它的全过程,而不是半途而废,或者中途被击败。英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在其他革命中找到对应点,这是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并以某国(英法除外)革命为例,论述上述观点。(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2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个漫长的16世纪,欧洲和东方都很落后,与19世纪的欧洲中心主义者相反,那时贫穷的欧洲总希望攀上东方、亚洲和中国这样的富亲戚,希望跟东方扯上关系。所以那个时期的欧洲反而是具备“世界”和“世界史”视野的,漫长的16世纪可以说是“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历史”,那个时候西方人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东方杂种”。
材料二 从全球社会结构运动的视野来看,16世纪后期这种结构性的供求关系一旦形成就对于全球物质生产、环境生态以及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两条发展道路或两个世界之间的“大分流”也因此而形成:一条是亚洲式的,通过追求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市场的不断扩大来节约资本,从而以市场扩张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条是欧洲或西方式的,通过追求资本的利润率和资本的积累,形成不断变迁的世界“资本中心”外围的结构,并利用这个资本中心,对于广阔的外围和“边缘”加以排斥和剥削。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式”和“西方式”发展道路的特征,并概述两条道路对东西方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整个漫长的16世纪,欧洲和东方都很落后,与19世纪的欧洲中心主义者相反,那时贫穷的欧洲总希望攀上东方、亚洲和中国这样的富亲戚,希望跟东方扯上关系。所以那个时期的欧洲反而是具备“世界”和“世界史”视野的,漫长的16世纪可以说是“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历史”,那个时候西方人甚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东方杂种”。
材料二 从全球社会结构运动的视野来看,16世纪后期这种结构性的供求关系一旦形成就对于全球物质生产、环境生态以及社会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两条发展道路或两个世界之间的“大分流”也因此而形成:一条是亚洲式的,通过追求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市场的不断扩大来节约资本,从而以市场扩张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另一条是欧洲或西方式的,通过追求资本的利润率和资本的积累,形成不断变迁的世界“资本中心”外围的结构,并利用这个资本中心,对于广阔的外围和“边缘”加以排斥和剥削。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请回答(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西方急于与中国拉关系”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亚洲式”和“西方式”发展道路的特征,并概述两条道路对东西方发展产生的影响。
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武则天时期选官滥杂,唐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把持政柄,大肆卖官,所置员外、检校、判、知等官泛滥,多达数千人,造成政府开支急剧增加。唐玄宗继位后,开始裁剪冗官,“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官僚机构。在此基础上,玄宗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716年),玄宗时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有45人因不合格被淘汰。玄宗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时期官制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实施官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武则天时期选官滥杂,唐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把持政柄,大肆卖官,所置员外、检校、判、知等官泛滥,多达数千人,造成政府开支急剧增加。唐玄宗继位后,开始裁剪冗官,“大革奸滥,十去其九”,并停废闲散诸司、监、署十余所,精简官僚机构。在此基础上,玄宗严格控制官吏的铨选,尤其重视县令的选任。开元四年(716年),玄宗时吏部选用的县令亲自加以复试,有45人因不合格被淘汰。玄宗颁布《整饬吏治诏》,规定每年十月各道按察使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修订《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从法律上杜绝冗官滥吏,保证行政效率。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时期官制改革的原因及措施。
(2)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玄宗实施官制改革的影响。
3.单选题- (共4题)
4.
有学者认为,希腊城邦不是由独立公民个人组成的,而是由公民所归属的氏族、胞族和部落组成;城邦不分大小强弱在宗教、法律、钱币、度量衡等方面享有高度的主权独立。依据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希腊城邦使公民个人缺乏独立性 |
B.民主政体是希腊城邦的共同选择 |
C.独立自主为希腊城邦营造了和平环境 |
D.希腊城邦是由一些公民共同体所组成 |
5.
美国1787年宪法赋予总统行政权和对国会立法的否决权,总统兼任军队最高统帅,战时可行使独裁大权。这反映了当时美国
A.总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 | B.国会权力居于弱势地位 |
C.用法律规范总统的权力 | D.联邦中央完全控制地方 |
6.
***曾指出:“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是一种错误的想法。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曾大规模接受苏联的经济援助。新中国成立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紧张、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也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不断扩大援助规模。下列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成就主要得益于苏联的援助 |
B.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困难 |
C.新中国的对外援助政策受到国内外形势的影响 |
D.苏联的援助打破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经济封锁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