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枣强中学高二下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929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8/24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一兔走,百人逐之,非以兔可分以为百,由名分未定。夫卖兔着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所谓一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日信,三日权。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权者,君之所独制也。……权制独断於君则威。”
——引自《商君书》
材料二弃道而用权,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故孝公卒之日,举国而攻之,东西南北莫可走,仰天而叹:“嗟乎!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卒车裂族夷,为天下笑。斯人自杀,非人杀之也。
——《盐铁论·非鞅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制观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舍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上述思想的利弊及其历史影响。
(3)对于材料二中的结论,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这是一场争夺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战争。在战争中,一位叫奥利弗·克伦威尔的议会军将领脱颖而出,……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他们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
材料二  1688年,(英国)有一群社会贵族精英,他们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

——以上材料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君主制复辟后,以詹姆士·赫斯的<鞭子》为代表的,各色各样责骂克氏的作品接连出版。后来,托利派史学家克拉伦顿与休谟对克氏予以否定,咒骂他是嗜血成性的杀人狂。辉格派史学家马考莱、屈勒味林则认为他是一手宝剑一手《圣经>的伟大军人,是英国成为海洋霸主的功臣。……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不少人开始回顾起“为他们海外扩展开辟道路”的克氏,觉得他格外令人敬仰。革命者像如今人们对切·格瓦拉一样将克氏塑造成为了图腾,著名的英雄史观作者卡莱尔顺势给克氏安上丁“王者之雄”的美誉。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人们对法西斯的憎恶和忧虑,克氏那些“扼杀民主自由的残虐身影”也被重新阐述,丘吉尔对克氏做出了负面的评价。
(l)材料一中克伦威尔为什么会“脱颖而出”?后来英国人为什么“没有呼唤克伦威尔”?
(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社会变革中暴力革命与和平改良两种不同模式的看法。
(3)根据材料三,对克伦威尔有哪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材料三表明,哪些因素影响了对克伦威尔的评价?

2.单选题(共13题)

3.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
A.维护平民利益
B.保护私有财产
C.袒护贵族特权
D.具有人文精神
4.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建立民主制度
D.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5.
马克思于1871年撰写的《法兰西内战》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学说。这场“法兰西内战”的影响之一是(  )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B.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C.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坐D.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
6.
《拿破仑日记》载:“1804年5月18日。宣布法国改帝制……。只要你们相信这一称呼有益于国有利于民,我就承受。我将把关于世袭的权利法律交国人讨论。”下图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国旗中图案。这说明
A.法兰西第一帝国打着人民的旗帜疯狂对外扩张
B.法兰西第一帝国名义为人民,实质为拿破仑家族
C.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独裁专制
D.封建君主专制在法国复辟
7.
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状态,使中国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此观点是从哪一角度论述的?(  )
A.革命史观B.文明史观
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
8.
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突出的是
A.《共同纲领》的贯彻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D.基层民主选举的普遍推行
9.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其出现的先后排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拥护第一部新宪法   ②造反有理   ③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
10.
某人论述中国的某一外交举措时说:“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我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一边倒”的外交方针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政策D.多边外交战略
11.
“事情的真相是:三四年后,欧洲对外来粮食和其他大部分来自美国主要产品的需要较诸它目前所能偿付的能力要大得多,因而它必须获得实质上的额外援助,否则,便得面对具有非常严重性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危机。”为了避免“危机”,美国
A.占领德国B.建立北约
C.实施马歇尔计划D.提出杜鲁门主义
12.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下列因素对这一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是
①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②中国的崛起和不断强大
③欧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④俄罗斯逐渐走出了低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以森林民族的原生文化,直接与高度发展的中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民族的飞跃。”材料描述的改革是
A.商鞅变法
B.1861年改革
C.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
14.
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意在“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的措施是
A.青苗法
B.市易法
C.保甲法
D.农田水利法
15.
凯末尔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特点是( )
A.由民族资产阶级组织和领导
B.都采用暴力斗争反对殖民统治
C.都结成反帝统一战线进行斗争
D.都采用高明的外交手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