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重点班)下学期考前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28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西学中源”,亦称“中源西流”。即西方文化源出中国,近代西方文明,中国“古已有之”。这是中国人早期认知西方文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西学东渐”过程的产物。明清之际,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传统文明的停滞与落后,希望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乃至制度,但是,传统文明的强大惯性却使他们的心理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加之时人昧于世界,只能将新生事物与自己熟知的知识相比较,从中寻求认识的依据,所以,“西学中源”说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摘自中华书局《清史资料》
材料二  “中体西用”是在保持文化优越感的前提下保守派和务实派都认可的“自强”方式,是对“西学’中源”的继承与超越……“中体西用”解决了保守派只看到“百年变局”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收拾人心、重修政治却轻视外部威胁的问题上。……“中体西用”解决了务实派只看到“千年变局”而没有意识到在缺乏对传统文化自信心基础上学习西方也可能引起对传统文化冲击,以及由此引起大一统内部涣散的问题。
——摘自陆勇《从“西学中源”到“中体西用”传统“中国”观念的调适》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学说产生的不同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学中源”和“中体西用”对中国产生的共同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英重大改革

比较中英两国改革的内容或结果,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

2.单选题(共6题)

3.
公元前415年初,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出兵决议,结果大败而回,帝国从此由盛而衰,这说明
A.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B.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美体现
C.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D.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
4.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这一事件说明
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
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D.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
5.
1961年,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后,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速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了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B.政府的决策受冷战思维影响
C.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政府缩小“福利国家”规模
6.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7.
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
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
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
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
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
8.
学术界公认中国的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