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历史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926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0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社会面临转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朱元璋)在中国传统政治史上,做了一件创古未有的大翻案,即是正式下令废止宰相,改用内阁大学士。照法理讲,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一切最高命令,全由皇帝发布。但这也不是说即由皇帝一人独裁专制。皇帝的命令,因于传统政治习惯之束缚,依然必先经过内阁。照法理论,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决非真宰相,但就当时实际情形论,内阁大学士却渐渐变形站到以往传统宰相的地位上去了。但有人若以大学士身份而真正执行宰相职权,那在明代的政治法理上讲是越权的,张居正便吃了这个亏。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明清社会变迁,出于学习经商之道,适应商海竟争的需要,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日用类书,其中有些即属专门性的商业用书(本文简称商业书或商书)。为数众多的商书,有的是商人自己动手,根据商业的实际需要而编纂的。
综观明清时期的商书,可以看出,商书非常注重对商人诚信为本的商业道德的培养,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对其影响至深。《醒述·警世歌》中有“三纲度则勿亲,五伦明则可友”之训诚,也有“慈能致福”之倡导。在商业的行为方面,反复告诫要诚信无欺,心底敦厚,以义行商,“盖慈善存心端正,动履庄严,所作所为,不由岐险,是以多获平坦福也”;否则,必将“陷于不道”而遭报应,“处世为人做一场,要留名节与纲常;古来倾险奸臣辈,国未亡兮身已伤”。程春宇的《士商类要》第四卷,辟有《人伦三教》《起居格言》《省心法言》《养心穷理》《居官往政》等近30小节,阐述“立身持己”“和睦宗族”“考顺父母”“敬兄爱弟”“君子知恩”“勤劝读书”等事理。光绪五年(1879年)刊刻的乾隆年间王乘元《贸易须知》一书的《序》中,仍称:“商亦有道,敦信义,重然诺,习勤劳,尚节剑。此四者,士农工皆然,而商则尤贵,守则勿失。”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社会变迁与商人意识形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权力的局限性,并分析由此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的商书有什么特点。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成为时下全民热评的主题。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党的反腐决心是坚韧不拔的。众所周知,我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廉政建设。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的法规建设。1938年8月先期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草案》,试行一段时间后,于1939年正式颁布。1943年正式制定颁布《惩治贪污条例》。规定:边区所属之机关部队及公营企业之人员、群众组织及社会公益事务团体之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即以贪污论罪:(1)克扣或截留应当发给或缴纳财物者。(2)买卖公物,从中舞弊者;(3)盗窃侵吞公有财物者。(4)强占强征或强募财物者。(5)意图营利,贩运违禁或漏税物品者。(6)擅移公款,作为私人营利者。(7)违法收募捐税者。(8)伪造或虚报收支账目者。(9)勒索敲诈收受贿赂者。(10)为私人利益而浪费公有之财物者。该文件还规定了具体惩处标准:(1)贪污数目在10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2)贪污数目在500元以上者,处5年以上有期待或死刑。(3)贪污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3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4)贪污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1年以上3年以下有期徒刑。(5)贪污100元以下者,处1年有期徒刑或苦役,并追缴其贪污所得财物。
除了依法惩贪制度外,边区政府还制定了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精简机构和俸以养廉制度。
——摘编自《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和完善惩治腐败法规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陕甘宁边区政府廉政建设的意义。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阿富汗地处中亚南部,与苏联、中国、伊朗和巴基斯坦等国接壤,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79年12月27日晚7时,苏联以受到邀请为借口,派军队侵入阿富汗。苏军的侵略在阿富汉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晌,国内,阿富汗人民掀起了反苏高潮,大大小小的抗苏游击队退及阿富汗全国各地……到1987年,联合国连续9次通过决议,要求苏联军队立即、全部、无条件地撤出阿富汗。美国对阿富汗的抗苏力量进行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侵阿战争,苏联的军事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人民的不满也日益增大,1986年,苏联决定从阿富汗撤军。
——《苏军入侵阿富汗》
材料一小布什急需通过行动证明自己,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战后最长经济繁荣期已经结束了,美国经济走向衰落,急需一剂强心针;美国在北约东扩以后,大大地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但是对于有着称霸全球野心的美国而言,这只是扩张的开始,进入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中亚地区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阿富汗是中亚的核心地带,占领阿富汗有着政治、军事等多方面的利益。2001年阿富汗战争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在10月7日起对阿富汗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一场战争。
——《环球军事》
(1)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目的何在?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撤军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为什么发动阿富汗战争。美苏两国发动战争的共同点是什么?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人生而平等,但这种平等不是现实情况上的平等,而是指基本权利上的平等。今日的日本,虽然有些不及西洋各国富强之处,但如果我们日本人从此立志求学、充实力量,先谋求个人的独立,再求一国的富强之处,但西洋人的势力又何足惧?国民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建立起代表全体国民的政府,……严守同政府的约定,服从国法并接受保护。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劝学篇》(1874)

材料二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日保国家,一日保圣教,一日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则强者为乱首,弱者为人奴,其祸更烈于不通西学者矣。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福泽谕吉和张之洞观点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价福泽谕吉和张之洞对近代日本、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作用。

2.单选题(共27题)

5.
伯利克里在演讲时说:“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不管他的境况有多黯淡。”在此,伯利克里主要宣扬了
A.雅典民主政体并不排斥有限的特权
B.应该逐步废除财产等级制的思想
C.民主政体为公民参政提供了保证
D.雅典人都有报效国家和升迁的机会
6.
《十二铜表法》第8表规定:“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到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这表明古罗马的司法原则是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严守契约规定
B.严格等级与“同态复仇” D. 追求公正至上
7.
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的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俾斯麦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并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互相补充
B.德意志开创了符合当时国情的政治体制
C.统一后德国的制度更具专制色彩
D.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得到全面保障
8.
“1830年3月伦敦工业资产阶级组织了‘首都政治联盟’。……在运动高涨的情况下,托利党惠灵顿内阁倒台,辉格党的格雷上台组阁。1831年3月格雷向国会下院提出了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被否决。……各改革团体在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等城市纷纷举行群众大会,支持改革方案。……给国王的请愿书不断呈递上来。人们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造成金融风潮。有鉴于此……1832年6月,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2000—4000人口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分配给新兴工业城市……在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方面,城市居民收入房租或年缴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叔。”对这段材料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A.英国经济发展不断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B.英国民主进程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限于成年男性
C.英国工业资产阶级通过议会改革获得更多政治权利
D.英国议会制度最终完善是在《权利法案》中得以确立的
9.
1895年,李鸿章在日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李鸿章的这段话:
①否定了种族歧视论
②肯定了这场战争起到了促进中华民族觉醒的作用
③实际是对洋务运动的否定
④掩盖了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非正义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
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中国大陆地区也被称作“八年抗战”,但在世界其他地区一般被称作“十四年抗战”;在日本则被称为“日中战争”。形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研究者的历史观和阶级立场不同
B.全球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差异
C.近代化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使然
D.研究者立足点或对始发时间看法不同
11.
中共中央和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在1939年三八节时,决定出版《中国妇女》。***为创刊号题词:“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竞成。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这反映了
A.中华民族解放有赖于妇女参与B.中国妇女与世界妇女地位平等
C.妇女的文化生活受到中共重视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全方位合作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以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够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
A. 黄埔军校成立——北伐战争——重庆谈判
B. 北伐战争——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C. 国民党一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
D. 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
13.
马克思在1872年曾说:“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个纲领”是指《共产党宣言》
B.工业革命促使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C.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时代发展要加以更改
D.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促使革命原理逐渐完善
14.
新中国外交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出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革命性,即其主要原则是在中国革命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同革命运动后期的实践有密切的联系;二是“内向性”,即其外交决策往往受到国内政治的制约和影响;三是过渡性,即其形成是从革命运动的对外关系向国家外交过渡的过程,它包括了中共及其领导人的历史角色的转变。下列选项符合新中国外交第三个特征的是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15.
下面是一幅关于冷战的讽刺漫画。结合所学知识,对这幅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
B.两极格局承认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共处与合作
C.美苏两极处于相对均势及“核恐怖平衡”状态
D.两极格局孕育着多极化趋势
16.
目前,新兴市场国家已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代表性的有:“金砖国家”机制、中俄印三方会晤机制、“8+5”中的五国会晤机制、气候谈判中的“基础四国”机制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
B.世界多极化促进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
D.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演进
17.
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
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
18.
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材料表明隋朝()
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
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
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
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
19.
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 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 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 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20.
1979年中国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在中国搞起了“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政策从此变更。这里的“羞答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
A.严格意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B.将市场作为手段加以提倡
C.否定计划配置资源的影响
D.一定程度发挥市场的作用
21.
雨果认为巴尔扎克描绘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是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
C.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D.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
22.
(原创)在《政治家》中,拍拉图认为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    )
A.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B.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
C.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D.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
23.
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热状态。这反映了卢梭
A.主张建立法制社会B.肯定人的宗教信仰
C.极端的唯心思想D.推崇天赋人权
24.
元朝文人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称:“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由此可以看出,元曲
A.形式灵活,雅俗兼具
B.重章叠句,语言质朴
C.结构严谨,平仄有致
D.半诗半文,辞藻华丽
25.
1983年9月22日,美国洛杉矶市两个青少年用了整整一个夏天向美国的大型计算机网络挑战,结果,不仅打入了许多大学和一些智囊团的计算机,还打入了国防产业和军事设施的计算机。这表明互联网:
A.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巨大作用D.增加了人们的生活乐趣
26.
爱因斯坦曾说道:“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由此可见,“这一发现”的基本作用是:
A.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B.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C.为现代物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否定了传统的绝对时空现
27.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
①“我能自强则彼族不敢妄生觊觎”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28.
一个西史学家在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说:“由于导致战争的外交活动是秘密进行的,最初没有人确知哪些国家是有罪的。”这种观点
A.不正确,它忽视了这场战争的原因是帝国主义掠夺的结果,双方都有责任、有罪
B.不正确,它认为两大军事集团发动战争都是无罪的、正义的
C.正确,这场战争确实没有人知道战争的责任在谁
D.正确,这场战争是秘密外交的结果
29.
《作为武器的图书》中记载:“1944年6月6日,以英美两国军队为主力的盟军,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几天后,美国将无数箱图书运抵诺曼底,发往法国各地书店。随后,数以万计的美国图书陆续到达,发往整个欧洲。”美国运输图书的主要目的是
A.扩张美国意识形态和文化影响力B.争夺原德占区的图书市场份额
C.为击败德国法西斯提供思想武器D.为盟军前线将士提供文化休闲
30.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辛丑年过后十年是辛亥年
B.公元前6世纪初罗马共和国建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全面抗战开始
31.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
第10章:世界的地平线(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第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约公元前2140—前1730年)
第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约公元前1730—前1250年)
第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约公元前1250—前950年)”
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
A.断代史整体史观B.编年史社会史观
C.编年史文明史观D.国别史生态史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