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水是生命之源,它孕育了人类文明,启迪着人类智慧,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自19世纪初,关于宪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道的问题,美国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年和1822年,美国总统两次否决了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议案,1824年最高法院法官认定,宪法允许联邦政府资助和承担河道改良项目,但联邦政府的权限从改良河道扩大到流域治理、防洪灌溉,又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其间,仍有很多议员认为,联邦政府建设防洪工程过多干预了各州的权力。1935年全国内发生洪灾,100多项防洪议案提交到国会,1936年总统签署《防洪法》,授权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防洪工程,地方需要提供相应的建设土地和空间。
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政治权力分配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12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人权指令 |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
社会改革指令 |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
经济改革指令 |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
神道指令 | 国家与神道分离 |
公职指令 |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3.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3分)
(4)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材料一)美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创造条件,使我们和其他国家能共同建立一种不受逼迫的生活方式……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两院的咨文
(材料二)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需要一个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出现。……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三)我知道,要摈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然而个别国家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998年2月8日叶利钦接受记者采访时发表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外来压力”指的是哪些国家?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美国“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3分)
(3)据材料三,简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变化的表现及原因。(3分)
(4)据材料一、二,列举史实说明美国的对外政策对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单选题- (共12题)
4.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栽种橄榄树和无花果树的,应留空地九尺;其他树木留五尺。”该法令说明古罗马
A.利用法律调解公民之间的纠纷 |
B.通过法律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
C.用法律维护市容市貌 |
D.用法律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5.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为英国的君主,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于1861年至1908年)则是清朝的实际统治者,两人在位的统治时间交叠达四十余年,这一时期
A.英国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议的工业霸主 |
B.大清帝国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
C.英国君主立宪制度日臻完善,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之一 |
D.大清帝国镇压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维护了国家的团结和稳定 |
6.
“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适应,他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人类用立法来抵消它的做法是不正当的,限制它的作用是任何时候都不被允许的,而要消灭它则是更不可能的……它不会在罗马立一项规则,而在雅典立另一项规则,也不会今天立一种,明天立一种。有的将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期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的法律。”下列文献能体现这一法律理念的是:
A.《独立宣言》 | B.《中华民国约法》 |
C.《联合国宪章》 | D.《天朝田亩制度》 |
7.
1877年3月,法国《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宪法放在眼里……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材料反映了
A.封建王朝的复辟 | B.共和政体面临挑战 |
C.“一票共和”的实现 | D.巴黎公社的失败 |
8.
“春秋笔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作者往往用不同的字来表达态度,不发议论而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因此,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色的是
A.鸦片战争 |
B.太平天国 |
C.甲午战争 |
D.维新变法 |
9.
下表汇总了新中国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最主要的变化在于( )
纪念周年 | 枚数和内容 |
20周年 | 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
50周年 | 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
60周年 | 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 |
A.突出了中共在抗战的地位 |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
C.肯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
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 |
10.
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由此可见
A.国民党开始以游击战作为对日作战的主要方式 |
B.在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游击战引起了国民党的重视 |
C.游击战适应了当时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 |
D.国共两党已经对如何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策略达成了共识 |
11.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 “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
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
C.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
12.
1949年,前美国驻北平总领事柯乐柏曾以“总领事”身份写信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信件被原封不动地退回。这表明( )
A.美国承认新中国为合法政府 |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不需要美国承认 |
C.新中国要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 |
D.新中国不承认美国与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
13.
据日本共同杜报道,2014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修改教科书审定标准,要求在涉及近现代史时能够尊重政府观点。4月4日,文部科学省公布了明年春天启用的小学教科书审定结果,出版社会科教材的国家公司首次将“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与“竹岛”(韩国称独岛)表述为“日本固有领土”,并规定今春申请的初中教科书开始适用新标准。对此,中韩两国均提出抗议。以上事实表明日本
①公然挑衅邻国的国家主权 ②破坏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③向民众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④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①公然挑衅邻国的国家主权 ②破坏中日韩三国之间的政治互信
③向民众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④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14.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 )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15.
“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