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18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5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2世纪的前半叶,当(南宋)朝廷刚迁都杭州的时候,该城的规模很可能与中国的其他省城相去无几。1126-1138年间,北方诸省的移民潮使得居民人数突然猛涨……,尽管兴建了大量房屋,住房问题还是未能解除。13世纪中叶,城区已布满建筑物,街面和巷道互相连通……建筑用地极端缺乏,而人口又在增加,势必要求建筑多层的楼宇…..鲍南丁的笔录有时说到10层的房子,有时每座房子居住10户人家。不管楼房是公产还是私产,租金都是按月支付。那些属于国家的房子由一个特设的机构——楼店务管理。我们不了解房租的数额,但既然房屋缺乏,而朝廷又屡屡颁令宽限交租的日期,就可以限定房租是沉重的负担。
——摘编自(法)谢和耐《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
材料二当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这样从工场手工业和小生产向大工业过度,并且这个过渡还由于情况极其顺利而加速的时期,多半也就是“住宅缺乏”的时期。一方面,大批农村工人突然被吸引到发展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里来;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的布局已经不适合新的大工业的条件和与此相应的交通。正当工人成群涌入城市的时候,工人住宅却大批拆除。在一开始就作为工业中心而产生的城市中,这种住宅缺乏现象几乎不存在。例如曼彻斯特、布莱得弗德、巴门一爱北斐特就是这样。相反,在伦敦、巴黎、柏林和维也纳这些地方,住房短缺曾经具有急性发作的形式,且现在多半还像慢性病似的存在着。
——摘编自(德)恩格斯《住宅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宋杭州出现住房紧张现象的背景及对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住房缺乏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社会在不断发展。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都需要用辩证、综合视角去审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马可•波罗行记》(简称《行记》)向西方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中国。但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中外史学界争论已久。
两派争论情况
 
怀疑论者
肯定论者
争论1
《行记》没有记载中国代表性事物如:印刷术、汉字、长城、茶、筷子、缠足等
关于当时宫廷的奢华、南方城市的繁荣、市场的活跃,《行记》比任何汉文史料和外文作品更为详细、生动
争论2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没有找到任何可供考证的关于记载马可•波罗的史料
马可•波罗当时只是一个管理盐务的小官,不会被记入史籍。同时期罗马教皇派往中国的特使团,也从未出现在中国历史文献中
争论3
《行记》记载马可•波罗襄阳献炮,与《元史》所载史实不符
《行记》对当时中国的货币、食盐生产与税收体制的大量准确而详尽的描述,当时的欧洲、阿拉伯或波斯文献中无书能及
争论4
各种印刷术的《行记》采用的人名和地名是波斯文或阿拉伯文,他可能只到过波斯,可能从波斯史料抄来
《行记》原稿已经遗失。由人代笔流传下来,加上翻译和多次转抄,抄本近200个
共识
西方世界对中国较为全面的了解始于《行记》,并引发海外探险,推动中西交流
 
概括两派学者的分析角度,任选一组争论进行说明。
3.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东汉顺帝之前,选官过程中就已经存在射策、对策等考试之法。起初,察举制在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达官贵族通过学习儒家经典获得官职,又令子孙修经明义,取得世代进官场的特权。豪族势力把持乡举里选,也就控制了选官途径。如此一来,被推荐的多为“年少能报恩者”,致使察举成为少数人扩大权力的工具。阳嘉年间,汉顺帝下令,士人不满四十岁原则上不能应选,倘若真的才学卓异,可适当放宽;被举荐者来到中央后,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两轮考试,其中包括笔试;“诸生(儒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章句家法是儒学经术,“笺奏”则是行政文书;考试不合格的要被“黜落”。阳嘉新制的产生,标志着蕴含于察举制度之内的、与“以德取人”、“以能取人”并存的另一种因素,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制度化。这就是通过某种专门知识的程式化测验,来决定官员录用资格。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阳嘉新制出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阳嘉新制的变化之处及其影响。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初期,美国虽尚未参战,但海杈战略家们已先后提出“两洋海军法案”、“猎犬计划”、大西洋护航等战略。这些战略计划使美国在表面中立的同时能够对时局加以有效应对。参战后,美国在坚持“欧洲第一”战略的前提下,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战场与德日展开了激烈的海权争夺战。罗斯福总统重新设立了美国舰队总司令的职位,舰队总司令直接向总统负责,并挑选了原大西洋舰队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担任该职。此后,舰队总司令同时兼任海军作战部长,统揽了海军部军事大权,成为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海军官员。
在长期的海上消耗战中美国的优势逐渐突显。美国煤、原油、钢铁、炮弹的产量分别是日本的11倍、222倍、13倍和40倍。长期消耗战给日本带来了毁灭性后果。太平洋战争第一年美国丧失了约40%的主力舰,日本丧失了约30%。美国大规模的舰船建造项目很快弥补了损失,并建造了更多的战舰,但日本连丧失的部分都无力弥补。经过激烈的海权争夺战,美国最终取得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制海权。
——据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二战中取得制海权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取得制海权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徐寿,1818年出生于手工业之乡江苏无锡。徐寿“少好攻金之事,手制器械甚多”。亦“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后遂潜心于科技研究。徐寿深受欧洲译著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科技思想的影响,自制机械时“必将究察物理,推考格致,始觉惬心”。1865年,徐寿等人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未假洋人之手,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被赞为“显示中国人具有机器天才的惊人的一例”。1868年起,徐寿在江南制造局翻译馆从事翻译工作17年,首创化学元素的音译方法,新造出如硒、碘、钙、锂、钠等汉字,大大降低科学著作的阅读门槛。徐寿晚年在上海开办我国第一所科技学校——格致书院,并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创办了中文科技期刊《格致汇编》。1884年卒于格致书院寓所。

——根据白寿彝《中国通史》、《大学智慧》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进行科研活动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徐寿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2.单选题(共9题)

6.
在古希腊,盗窃神产和毁坏圣物罪,与叛国罪的惩处一样严重,都是死刑,且死后不能葬在雅典;渎神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也被雅典人看作是对城邦政治秩序的威胁,而给予严厉的处罚,如哲学家普罗泰格拉就因否认神祇的存在而遭驱逐。由此可见,古希腊
A.公民政治高度发达
B.宗教与政治紧密融合
C.城邦忽视个人自由
D.社会生活以神为中心
7.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把夺取武汉作为其解决中国事件的战略决策,倾其全力以摧毁中国军队主力并夺取武汉。然而当时的国际舆论在会战结束后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无重大影响。这反映出
A.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速战速决计划
B.日本进攻武汉是侵华军事行动上的重大失误
C.中国抗战获得了国际舆论的广泛支持
D.中国通过武汉会战实现了原定战略计划
8.
1871年8月,保皇派梯也尔就任法国总统,在与君主派和共和派进行辩论时,他说:“共和制存在着,它是国家的合法政体。要求别的东西,将引起一场新的革命,并且是最可怕的革命。”“要么是保守的共和国,要么就不要共和国。”对此合理解读是
A.法国共和政体最终得以确立
B.无产阶级革命影响法国政治进程
C.梯也尔时代的法国政局混乱
D.资产阶级各派力量最终达成妥协
9.
建国初期,我国制定了《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婚姻法》、《工会法》、《惩治贪污条例》、《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等~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49年到1957年,中央制定的较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共1261件。这说明建国初期
A.法律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发挥了重要作用
B.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推动了立法工作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
D.立法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
10.
读《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为顺差。“-”为逆差)由此可以推断这一时期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A. 美国经济陷入持续衰退之中
B. 西方国家经济滞涨同步发生
C.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有变
D. 日本的经济发展优于欧共体
11.
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出现诉讼纠纷,其缘由是“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时,政府印卖田宅契书。这表明宋代
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
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
C.政府对物业交易进行了干预
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12.
下面是陕西绥德出土的东汉农耕画像石的拓片。根据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发展B.农业生产力发生革命性变化
C.耕作技术的发展趋于停滞D.租佃土地耕作现象较为普遍
13.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是( )
A.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B.可能使用机器生产,产品用于供应皇室和贵族
C.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D.在建国初期发挥过作用
14.
1924年孙中山在新成立的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内,专门设立了工人部、农民部,负责指导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并亲自核准了《农民协会章程》《工会条例》。这一做法有利于
A.改组中国国民党
B.唤起民众投身国民革命
C.壮大中国共产党
D.提高工人农民经济地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