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约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和他国发生战事时必烦给予“援助”, 包括使用武力。冷战结束后,随着“集体防御”对象——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消失.北约对其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为了填补在中东欧出现的“安全真空”并遏制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迎合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愿望,开始制定和实施北约东扩计划。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背负大西洋军事联盟职责,置身于与俄罗斯对抗的前沿,冷战后有所淡化的军事集团性质与功能再次凸显。
(一)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
(二)指认俄罗斯为主要安全成胁。
(三)制定加强集体防御的军事纲领。
(四)促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
——邢骅《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北约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材料一 北约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和他国发生战事时必烦给予“援助”, 包括使用武力。冷战结束后,随着“集体防御”对象——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消失.北约对其战略方针进行了调整。为了填补在中东欧出现的“安全真空”并遏制俄罗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迎合中东欧国家“回归欧洲”的愿望,开始制定和实施北约东扩计划。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材料二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北约背负大西洋军事联盟职责,置身于与俄罗斯对抗的前沿,冷战后有所淡化的军事集团性质与功能再次凸显。
(一)将集体防御提升为联盟首要宗旨。
(二)指认俄罗斯为主要安全成胁。
(三)制定加强集体防御的军事纲领。
(四)促推与乌克兰当局的军事、政治合作。
——邢骅《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北约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北约东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约东扩的影响。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控制政党,操纵选举,逃避税收,垄断市政工程……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羞”,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19世纪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党棍”,选出进步市长,组成“诚实政府”。继之进行机构改革,“还政于民”,使公众能有效的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最后实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许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2/3收归公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城市之羞”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
材料 19世纪后期,美国城市中血汗工厂大量存在,工人过着奴隶般的生活,童工普遍,贫困、犯罪、疾病蔓延,城市管理低效无能。大企业大肆行贿市政府,控制政党,操纵选举,逃避税收,垄断市政工程……这些被称为“城市之羞”,联邦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19世纪90年代一些城市开始了市政改革运动。首先建立由人民直接提名政府候选人的制度,取代党魁控制的代表大会提名的旧制度,依靠都市选举人联盟驱除“党棍”,选出进步市长,组成“诚实政府”。继之进行机构改革,“还政于民”,使公众能有效的参与政治,力图建立大公无私的政府。最后实施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改革,许多城市开始尝试接管公用事业,到1915年,全国所有城市的水厂当中,将近2/3收归公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城市之羞”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市政改革的意义。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宋应星的生活时代适值明末,他目睹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终于与科举仕途决裂,转向实学,尤其是为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作了多年考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这一切都为他日后撰写《天工开物》等作了准备。……宋应星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实际上也以此展示他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想,即天工开物思想或开物思想。这种思想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工互补、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人在自然界面前显示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体现了哪些科学思想。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产生的历史条件。
材料宋应星的生活时代适值明末,他目睹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终于与科举仕途决裂,转向实学,尤其是为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作了多年考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这一切都为他日后撰写《天工开物》等作了准备。……宋应星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实际上也以此展示他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想,即天工开物思想或开物思想。这种思想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工互补、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人在自然界面前显示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体现了哪些科学思想。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产生的历史条件。
2.单选题- (共5题)
4.
美国在1787年宪法制定时,詹姆斯·麦迪逊将参议院的用途描述为“一个抗御……反覆与激情的必要防护。”华盛顿说:“我们将法条(来自众议院)倒入参议院碟子里冷一冷。”这说明参议院的创立者们希望:( )
A.参议院行事更加审慎严谨 |
B.使参﹑众两院分权与制衡 |
C.参议院注重维护州权利 |
D.众议院完全控制立法权 |
5.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五口通商、废除行商、新定税则,作为英国此战的主要目的,反映出其欲将中国纳入世界贸易体系的企图”,“这些关于经济贸易的条款,很难简单地以平等或不平等来界定”。该学者
A.对《南京条约》中关于贸易条款的评价过于情绪化 |
B.认为不能简单地用一个价值标准来评判《南京条约》 |
C.没有看到英国强加给中国的条款是强权政治的表现 |
D.过多关注中国仓促开放对中国经济民生的负面作用 |
6.
以下是有人对清前期对外政策情况的统计,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 概况 |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 设粵(广州)闽(泉州)浙(宁波)江(上海)四海关 |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 舟山置浙海关征榷机构,并设商馆,当地称为“红毛馆” |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 | 规定西洋番商只能到广州通商,闽、浙、江三海关只对朝鲜、日本等国开放 |
1793年、1816年 | 英国马戛尔尼、阿美士德使团请求增开互市口岸,清廷拒绝 |
A.康熙年间并未实行朝贡贸易体制 |
B.清前期对外开放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
C.乾隆帝阻断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
D.19世纪初清政府的行为引发了战争 |
7.
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 |
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 |
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 |
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