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6题)
1.
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史学家刘易斯·纳米尔认为:“1760年不存在正规的政党组织,尽管流行政党名称和术语。”1714~1760年,部分辉格党人大权独揽,实行寡头政治。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期间,未遇到强有力的反对派,很多议员行动散漫,缺少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纪律,对党派活动漠不关心,使反对党投票能力大受限制。1760年乔治三世继位时,辉格党分为)个派别。
19世纪30年代后,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演变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英国两党制度迅速形成。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84~1932年,美国两党制发展进入了它的第二阶段。……从两大党的内部构成和政纲性质变化上看,两党的政治倾向都在向自身的对立方向转化。它们在竞选政纲上的重大对立和政见分歧已经缩小,甚至出现相互靠拢、渗透的“趋同”现象。……两党的趋同还表现在第三党——人民党的冲击下,出现了共和党向“保守主义政党”和民主党向“自由主义政党”演变倾向。……于是也就引起了两党支持者的队伍发生了“对流”现象。……1908年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
——《美国通史第4卷——崛起和扩张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政党的特点并分析19世纪英国两党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英国的政党政治相比,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并进行评析。
材料一 英国史学家刘易斯·纳米尔认为:“1760年不存在正规的政党组织,尽管流行政党名称和术语。”1714~1760年,部分辉格党人大权独揽,实行寡头政治。沃波尔主持政府工作期间,未遇到强有力的反对派,很多议员行动散漫,缺少统一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纪律,对党派活动漠不关心,使反对党投票能力大受限制。1760年乔治三世继位时,辉格党分为)个派别。
19世纪30年代后,托利党和辉格党分别演变成为保守党和自由党,英国两党制度迅速形成。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84~1932年,美国两党制发展进入了它的第二阶段。……从两大党的内部构成和政纲性质变化上看,两党的政治倾向都在向自身的对立方向转化。它们在竞选政纲上的重大对立和政见分歧已经缩小,甚至出现相互靠拢、渗透的“趋同”现象。……两党的趋同还表现在第三党——人民党的冲击下,出现了共和党向“保守主义政党”和民主党向“自由主义政党”演变倾向。……于是也就引起了两党支持者的队伍发生了“对流”现象。……1908年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评论说:“两党犹如两个瓶子。每个都贴着表明所盛液体的标签,但每个都是空的。”
——《美国通史第4卷——崛起和扩张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英国政党的特点并分析19世纪英国两党制度形成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英国的政党政治相比,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并进行评析。
2.
宋代把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称为海商或船商,海外贸易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极具特色的表现之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材料一 北宋时期,有明确记载的宋商赴日本贸易达70次。从1012~1192年,宋海商往高丽贸易117次,共计4548人,前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各国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海商之中人数最多的是沿海农户和渔户,他们或为生计所迫,或为利益驱使出海逐利,加之宋对出海贸易的鼓励,沿海居民中经营海上贸易日益普遍。宋政府为了便于控制,对这些船户另编户籍,发放公凭,方可出海,禁止私贩,也有如“温州巨商张愿,世为海贾”“建康巨商杨二郎,本以牙侩起家”,转而为海商者,涉足海外贸易的宗族、官吏、军将在海商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材料二 宋商每年冬季在东南亚国家“住冬”,目的是在这里“博买苏木、白锡、常日藤”,“次年再发船”,转贩到阿拉伯地区。宋……积极招徕外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宋政府需要的外国特产也常常托海商代购。……有些海商船只搭载外国使者来宋。密州商人平简因“三往高丽通国信”而被授予“三班差使”。……福建海商徐戬“先受高丽钱物,于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费用浩瀚,印板既成,公然于海船载去交纳”。交趾国不能造纸笔,求之省地,主要仰给商人从宋朝贸易。
——以上摘编自黄纯艳《宋朝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商的特征并分析海商群体发展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海商在中外关系中发挥的作用。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材料 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
战国 | 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沼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 |
秦 | 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 |
西汉 |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 |
魏晋 | 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 |
明 | 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 |
清 | 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商业中心 |
——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举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
材料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出四条重大举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度政府企图维护在西藏的特权,保护西藏的农奴制度,支持西藏上层叛乱。1953年,印度军队抢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93'平方千米的领土.1954年后,又相继侵占巨哇、曲惹等地。中国西藏和新疆边防部队开展了有效的反蚕食斗争,并于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展开自卫反击,取得完全胜利。
1962年10月8日,中国领导人通知苏联大使,“中国得悉印度将在边境发动大规模进攻……我们将坚决自卫。并且指出,印度利用苏制直升机和运输机向中印边境地区进行空投、运送军需……我们认为,把情况通知苏联方面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13日和14日,赫鲁晓夫向中国大使表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是不能采取中立态度的。如果有人进攻中国,我们说我们中立,那就是叛徒行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继抗美援朝后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现代局部战争,其胜利的影响远不止于军事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的意义。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印度政府企图维护在西藏的特权,保护西藏的农奴制度,支持西藏上层叛乱。1953年,印度军队抢占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中国,93'平方千米的领土.1954年后,又相继侵占巨哇、曲惹等地。中国西藏和新疆边防部队开展了有效的反蚕食斗争,并于1962年10月20日至11月21日,展开自卫反击,取得完全胜利。
1962年10月8日,中国领导人通知苏联大使,“中国得悉印度将在边境发动大规模进攻……我们将坚决自卫。并且指出,印度利用苏制直升机和运输机向中印边境地区进行空投、运送军需……我们认为,把情况通知苏联方面是我们的国际主义义务)”。13日和14日,赫鲁晓夫向中国大使表示:“在中印边界问题上是不能采取中立态度的。如果有人进攻中国,我们说我们中立,那就是叛徒行为。”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新中国继抗美援朝后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现代局部战争,其胜利的影响远不止于军事方面。
——摘编自《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战争前夕中苏外交互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胜利的意义。
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子产(?—前522年),姬姓,名侨,郑穆公之孙,故称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他主张人道先于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论,人道则不能不察;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
足其性而求名焉者”;认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厉;提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的主张。
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推行的主要措施有:整顿田制,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
——据《左传》《史记》等改编
(1)依据材料,概括子产的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子产执政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 子产(?—前522年),姬姓,名侨,郑穆公之孙,故称公孙侨,字子产,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人。他主张人道先于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论,人道则不能不察;认为“夫小人之性,衅于勇,啬于祸,以
足其性而求名焉者”;认为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仍能滋生淫厉;提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的主张。
公元前543年到公元前522年,子产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政治家,推行的主要措施有:整顿田制,划定公卿士庶的土地疆界,将农户按什伍加以编制,对私田按地亩课税;作丘赋,依土地人口数量交纳军赋;铸刑书,修订并公布了成文法/实行学而后入政。择能而使之的用人制度;不毁乡校,愿闻庶人议政,有控制地开放言路。
——据《左传》《史记》等改编
(1)依据材料,概括子产的思想主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子产执政进行简要评价。
2.单选题- (共13题)
7.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真止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罗马法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由此可知
A.法律推理与研究的方法是自然法的体现 |
B.各国法律的趋同现象表明自然法的实现 |
C.实定法是自然法抽象原则的具体化 |
D.自然法不是为体现立法者意志而产生的 |
8.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官吏任命权、条约缔结权和国家防卫权,是帝国事务运转的总枢纽;帝国议会按普遍、秘密、直选的方法产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说明
A.议会立法权的不完善 |
B.议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
C.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
D.帝国政治的专制主义特征 |
9.
阅读下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主要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 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C. 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D. 国体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B. 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C. 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D. 国体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
10.
1924~1929年,是20世纪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各国经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发展。推动黄金时期出现的原因是
A.殖民体系的强化与市场投资场所扩大 |
B.煤炭等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技术发展 |
C.西方国家相对和平稳定与混合经济发挥作用 |
D.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 |
11.
阅读下表,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额(单位:两白银)
年代 | 进口 | 出口 |
1885 | 88200018 | 65005711 |
1895 | 171696715 | 143293211 |
1905 | 447100082 | 227888197 |
1911 | 471503943 | 377338166 |
A.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 |
B.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普遍增加 |
C.中国沦为西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
D.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很大改变 |
12.
1904年,(清政府)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之后,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纷纷设立商会;到1911年,各省市共设总商会34个,商会616个。商会的大量出现反映了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
B.中国工商社团的近代化已基本完成 |
C.清政府鼓励实业同新的经济形式并轨 |
D.工商业资产阶级群体意识的形成 |
13.
恩格斯称赞某作家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该作家属于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14.
苏格拉底用“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扭转了希腊哲学的方向,把希腊哲学从天空拉到人间。这说明此时期希腊哲学
A.放弃对自然的研究转向人事问题 |
B.开始追求绝对不变的本体和理念 |
C.通过心灵的内在原则来认识外部世界 |
D.从理性角度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 |
15.
马克思在《论费尔巴哈纲领》中说:“哲学家从来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但真正的关键是改变它。”下列属于“改变世界”的是
A.“世界万物皆有由水生成” |
B.“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C.“有勇气在公共事务上运用理性” |
D.“礼即理也”“格物以致知” |
16.
李明海在《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中认为: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其社会思潮的主流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由此可知
A.中国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参透自由主义 |
B.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 |
C.新文化运动暴露了诸多弊端 |
D.民主革命浪潮风起云涌 |
17.
孙中山在1924年说:“仆之素志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而在社会主义为归宿,俾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同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
A.提倡实业实现共同富裕 | B.提倡实业实现平均大同的理想 |
C.倡导国共合作实现社会主义 | D.实业是实现富强的不二选择 |
18.
“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费孝通曾经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君子和而不同”的极好的阐释。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 B.“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C.乾隆时期的文化专制 | D.21世纪初美国单边主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6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