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任何 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之待遇。……输入品及拟予输出之物品,在本国权内之征税者,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摘编自《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材料二 “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并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任何 第三国国民、法人及团体,船舶及载货之待遇。……输入品及拟予输出之物品,在本国权内之征税者,缔约此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在缔约彼方领土内,应给予不低于所给予该缔约彼方之国民、法人及团体之待遇。”
——摘编自《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材料二 “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级大国,并且反对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之间的贸易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并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隋唐时期,形成了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的法律体系。律为惩罚犯罪行为的刑法典。令是正面规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格主要是皇帝以制赦形式不断颁布的禁令汇编,相当于律的补充与变通。式为各种章程细则,补令所不及。这四种形式起源较早,至隋唐始并行而收互相补充之效。唐高宗初年颁行《永徽律》。当时在制定律文的同时,又命大臣为律文作疏证解释,阐明疑义,剖析内涵,成《律疏》30卷。
唐律分为十二篇:名例律(即总则)、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这一分类法源余北齐,影响直到明初。
名例律首列“十恶”,即常赦所不原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以儒家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标准,……犯罪连坐,先亲后梳。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而视其亲疏量刑大异。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法律的影响。
材料隋唐时期,形成了由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构成的法律体系。律为惩罚犯罪行为的刑法典。令是正面规定的规章制度条例。格主要是皇帝以制赦形式不断颁布的禁令汇编,相当于律的补充与变通。式为各种章程细则,补令所不及。这四种形式起源较早,至隋唐始并行而收互相补充之效。唐高宗初年颁行《永徽律》。当时在制定律文的同时,又命大臣为律文作疏证解释,阐明疑义,剖析内涵,成《律疏》30卷。
唐律分为十二篇:名例律(即总则)、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这一分类法源余北齐,影响直到明初。
名例律首列“十恶”,即常赦所不原的十项大罪,具体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以儒家丧服礼中的五服作为量刑定罪的重要标准,……犯罪连坐,先亲后梳。亲属间犯罪,虽行为相同,而视其亲疏量刑大异。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代法律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代法律的影响。
2.单选题- (共6题)
3.
巴黎公社是在法国战败形势下的城市自治,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有很高的地位,马克思将其视为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今天很多法国人对这一事件还是肯定的,他们肯定的是
A.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尝试 |
B.暴力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 |
C.国际无产阶级斗争大团结 |
D.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
4.
唐高祖废汉代以来通行的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此后,“开元通宝”成为历代钱币的一种范式,其原因之一是
A.确立了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 | B.采用了新的材质 |
C.改变了以重量定钱币名称的传统 | D.铸造技术更精良 |
5.
云梦秦简《封诊式》记载:“某里士五(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容(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容(镕),来诣之。”这表明秦代
A.统一了铸币的形制和重量 |
B.币制混乱引发社会纠纷 |
C.货币的杂乱状态得到解决 |
D.货币铸造权已收归政府 |
6.
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
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
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 |
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
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
7.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 | 1885~1919年 | 1920~1944年 | 1945~1964年 |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 30年 | 16年 | 9年 |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 7年 | 8年 | 5年 |
A.财富的追求驱使这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
B.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