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08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7世纪的中国,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相继占据统治地位,但从学术思想到日常生活,从官员士大夫到平民百姓,激荡着一股离经叛道,追新求异的时尚。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兴起,其理论表现是李贽的“童心说”和公安派“独抒性灵”口号的提出,其代表作品则有长篇小说《金瓶梅》、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等。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耶稣会士东来,中国士人了解到欧洲的数学、历法、地理、水利、军火制造等科技知识和宗教思想,特别是近代的世界观念,打开了部分中国士人的眼界。
——摘编自冯天瑜《明清文化史散论》
材料二在外国侵略和国内动乱等重大问题迫在眉睫时,士人感觉到道义上有义务对社会和政治的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即使是专研汉学的学者也放弃了传统的不问世事的态度,所有晚清士人都坚信,在公共事务上他们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士人对研究的领域和方法有广泛的兴趣,例如:政治家曾国藩试图把汉学、宋学和格物致用,融合成一个无所不包的基本学识,即礼学,以反应儒家“礼”的概念。康有为从理学研究转向今文学,再专项西方政治改革著作研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士人学术研究领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士人研究转向的原因和意义。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据《册府元龟》上所列资料统计,唐朝各位皇帝下发有关养老诏令的次数多达73次。唐代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据《唐大诏令集》,唐太宗在“即位赦”中特别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唐朝还曾有过一项“补给侍丁”制度,开元七年户令规定的配给标准是:“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唐代还有“精神养老”一说,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
——倪方六《中国古代各朝养老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尊老养老的特点。
(2)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唐朝厚养老者的原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关于政党政治必须釆取自由竞争、且“最宣两大对時,不宜拜小分立”的两党制主张,关于“非采政党内图制,无以普治”的政党内民主张,梁启超与末教仁英雄所见略同,几乎如出一散。宋教仁说,“駅忽敢死者易得,条理缜密之士盖寡,非先植其基,虽满洲倾覆,犹足为忧”。仅1906年初至1907年初,末教仁一年间编译出版的政法文献就多达数十万字,如《日本宪法》《英国制度要览》等等,1908年,他翻译了长达1400多页的《比较财政学》。1907年,宋教仁潜赴东北,欲联络“马赅”起义,偶然获恐日本意欲吞并我国间岛的图谋。他立即中止起义计划,转而撰写《间岛问题》一书,运用中日韩三国的史地资料,从国际法角度驳斥日本的谬论,有力帮助了清政府对日交涉成功。

——摘编自杨光《梁启超宋教仁的道路:宪政中国之道》

(1)根据材料,概括宋教仁的政治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主张无法实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教仁。

2.单选题(共15题)

4.
19世纪中叶前后数十年间,欧洲各个国家都出现了政党组织。到19世纪末,宪法议会和政党已经成为全欧洲共同的政治现象。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欧洲
A.资产阶级异常活跃
B.工业化进程加快
C.民众参政意识增强
D.代议制逐渐完善
5.
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论美国国庆日》,称美国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典型的民主国”,“与社会主义苏联成为民主世界的双壁”,“民主的美国已经有了它的同伴……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势力。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等早已在美国进行了的工作”。这表明
A.中国借此表达民主建国的诉求
B.民主成为反法西斯同盟的旗帜
C.民主体制促成了中美两国结盟
D.中国仿效美国建立了民主体制
6.
工业化是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欧美同家在该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结果是社会的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鉴此,新中国在该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方向和重点是
A.选择并实施协商民主制度
B.先恢复经济,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
C.依法治国,巩固改革的成果
D.确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7.
据《邦计部·河渠二》记载,唐代宗“大历初,李栖筠为工部侍郎,时关中沃野千里,旧资郑、白二渠,为豪家贵戚雍隔上流,置私碾(磨面)百余所,以收末利,农夫所得十夺六、七”。这说明当时
A.农田水利工程严重失修
B.农业生产的商品化明显
C.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D.家庭手工业的规模扩大
8.
下表为不同地区发现的战国晚期手工制品署名统计表。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官营手工者私造现象严重
B.国家已无力垄断商品生产
C.民间手工业已经普遍存在
D.官营手工业注重品牌效应
9.
东汉前期,郡县工官除制作器物外,还兼向当地私人手工业征税物。下图为当时设置工官的城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当时黄河下游地区手工业较发达
B.古代中国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农业
C.官营手工业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D.东汉利用经济手段巩固专制集权
10.
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
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
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
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
11.
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
A.规模迅速扩大B.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C.内部竞争激烈D.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12.
19世纪以前,教育主要是少数精英和富有阶级的特权。然而到了20世纪初,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建立起义务教育体系,所有6-12岁的儿童都要上学,学习必要的适应社会发展。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民主治政对富有阶级的敌视心理
B.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D.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13.
在封建社会后期,粮、棉、茶等一般的民生用品在转运货易中的比重逐渐增加,流通量和流通范围较以往逐步扩大,流向主要是从农村流向城市。这一现象反映了
A.自然经济出现分解的趋势
B.政府专卖制度有利于民生
C.城市消费主导经济的发展
D.城乡生活方式逐渐一体化
14.
近代学者潘鸿声在1920—1924年,对长江、黄河流域12省区3000余户农家使用农具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査,发现这些地区的农具在构造和形制上没有多大改进,仍停滞在古老、简陋的手工操作阶段。这说明当时中国
A.农业技术受西方影响有限
B.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C.经济受工业革命影响甚微
D.民族工业引进机器困难重重
15.
“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其中“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主要得益于
A.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较快
B. 《马关条约》签订后的资本输入
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短暂的春天”
D. 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
16.
尼采说:“悲剧恰好证明,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他还说:“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异样最艰难的问题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类型的牺牲中,为自身的不可穷遏而欢心鼓舞。”这反映出古希腊戏剧的悲剧创作
A.表达了对人文主义的哀伤
B.蕴含着人文主义情怀
C.弥漫着现实主义情怀
D.以悲观、牺牲为主题
17.
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
A.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
B.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
C.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
D.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
18.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描述某一经济现象时说:“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对此现象最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A.世界市场形成,社会化大生产程度高
B.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降低
C.美国是福利国家,商品价格低廉
D.政府干预经济,强制降低钢铁价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