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七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05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8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2.
宋代占主流地位的依旧是雅文学,即士大夫文学。不过,俗文学的存在也是不可轻视的。俗文学的代表是话本小说。那时,俗文学从原来的反映乡村生活为主转向市镇,其内容有灵怪神话、江湖豪侠、名人轶事,也有市民生活、男女相悦等“为市井细民写心”之作。
(1)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宋代俗文学的特点,并指出其时代背景。

2.单选题(共8题)

3.
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共产党在①制定了第一个党纲
B.《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在②发表
C.***在③撰写了《井冈山的斗争》
D.***在④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4.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D.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
5.
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6.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7.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
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
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
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8.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D.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9.
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企业类型
资本总额
备注
1862-1894年
军用工业
5000万余两白银
出现企业19家
民用企业
2964万银元
出现企业27家
1899-1911年
私人资本
9350万银元
新增厂矿企业410家
 
A.洋务运动企业的刺激与诱导
B.列强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
C.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节制资本”,解决民生问题
10.
1894年和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分别成立了兴中会和强学会。两会的相同之处有
①基于民族危机
②为中国寻求出路
③变革社会的方式
④所要建立的政体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选择题(共4题)

11.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13.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4.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空间中心发表公报说,太阳活动将逐渐增强,黑子数将于2012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