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卷Ⅲ高考压轴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033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15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费边社会主义19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国。费边社会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是使所有的人都获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的计划”,他们反对阶级斗争,主张使资本家赚取的利润“让给整个社会”,由社会举办各种事业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费边派社会主义是特殊的英国式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中,体现在工厂法,废除实物工资制法令、雇主责任奈倒、公共卫生条例、工人住房条例和教育法令。”费边社会主义对英国l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保障立法产生过重要影响。

——摘编自曾国安《论17世纪以来西方社会保障思想的演进》

材料二 以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己任的孙中山,以科学社会主义及各种非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为基础,并吸收中国古代社会朴素的社会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农业社会主义思想中合理的成分,创造性地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他说:要想使中国“幸免于欧美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恶倒,非讲民生主义不可”。孙中山认为,只有实行节制私人资本的政策,才可使社会分配做到相对公平合理;必须“发达国家资本”,“由国家管理资本,所得的利益归人民大家所有”。还必须实行“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解决广大农民的民生问题。

——摘编自庞昕《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费边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费边社会主义相比,孙中山民生主义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9年,包干到户工作突出的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进行了政社分开的探索,次年成立了向阳乡人民政府和农工商联合公司。之后,北京、河北、吉林等8个省市的51个县区进行了政社分开试点。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调查组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调查,写出了《关于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调查报告》。《报告》认为,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应当改革,总的设想是,政社分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基层政权和多种形式的农村经济组织。同年12月通过的宪法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从而为政社分开奠定了法律依据。此后,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试点工作便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随后,政社分开工作在全国各地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开展起来。1985年6月,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全国共建92000多个乡(含民族自治乡)镇人民政府,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

——据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人民公社体制改革的背景及目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人民公社体制改革产生的社会影响。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北边城伊犁被俄国窃据,东南宝岛台湾被日本侵占。面对当时形势,左宗棠提出发展海防:“窃维时事之宜筹、谟谋之宜定者,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在他看来,“中国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1866年,福州船政局成立,逐渐形成了中国第一支近代海军(福建海军)的建制。左宗棠认为“诚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必须大力兴修水利,“水利兴,而后旱潦有备,民得所养”,只有“民心定,民力纾”,才能“折骄寇之焰”。他还提倡在海防建设中兵民联合御敌,强调沿海民间武装渔团是“自卫身家”,反对清政府裁撤渔团。

——摘编自王聪延《略论近代“海防”与“塞防海防”并重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海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左宗棠的海防思想。

2.单选题(共9题)

4.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规定授权卫生管理机构对没有实施供水防污措施的机构切断供水。1848年颁布了第一部改善工业城镇环境的《公共卫生法》。„„1956年颁布《大气清洁法》,1963年颁布《水资源法》,1974年颁布《污染控制法》。材料主要表明英国
A.环境治理与工业革命并行
B.经济发展改善了环境
C.环境治理依靠了法制力量
D.人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5.
1886年,“出使英、法、德、俄大臣刘瑞芬建议,与英、美、俄诸国立约保护朝鲜”。***衙门坚决反对。这表明当时
A.日本的侵略野心尚未引起清政府的警觉
B.清政府仍缺乏现代外交的意识
C.朝鲜对中国国防的重要性正在逐渐减弱
D.清政府的政治腐败在不断加深
6.
下图为江西永新县四区北田村农民贺页朵的入党誓词。他一直为红军运送物资,1931年1月25日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长征后,他将誓词藏在屋檐下,解放后交给了人民政府。这份誓词可以用来直接研究
A.农民推动国民革命的发展
B.革命根据地的党组织建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解放区农民积极支援前线
7.
1947~1954年,美国制作了几十部电影,用于刻画美国“共产党分子”的形象,这些人往往是衣冠楚楚,实际上却阴险狡诈且冷酷无情,在背后策划各种暴力活动,对表露出不满情绪的同类下毒手,毫不手软。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失灵
B.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
C.美苏冷战的兴起与发展
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8.
下表“滇文化墓葬”出土器物统计表
阶段
出土器物
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
随葬尖叶形锄、粗茎剑、空首铺、铜鼓、贮贝器、透雕动物饰牌、璧环状手镯和圆形扣饰为典型的“滇文化”器物。
西汉中期
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背铜兵器、生产用具逐渐减少,内地输入的铁器和模仿内地制作的器物大量出现。
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
地方民族特色的器物近于绝迹,内地输入的铁兵器、生活用具和五铁钱,已占绝对优势。
 
表是20世纪中期以来滇池地区出土的器物统计。从出土器物的特点可推断,汉代
A.中原地区的生产方式向西南推广
B.西南地区开始纳入中央统一管辖
C.西南地区铁器主要依靠中原输入
D.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有效巩固
9.
下图是北宋中期草市分布图,由此图可以推断北宋
A.新兴经济中心草市分布密集
B.各地商业发展水平相对平衡
C.长途贩运贸易促进草市繁荣
D.宋室南迁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10.
1920年,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下图为公司在送别宴会上对留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希望。其要求与希望反映出当时
A.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
B.中国教育开始趋向近代化
C.民族企业已意识到实业人才的重要性
D.企业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11.
斯宾塞为思想界所诟病的“把生物进化套用于人类社会”的问题,恰恰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在对自由竞争、个人权利、有限政府这些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进行捍卫时,斯宾塞加入了科学这个重要的基础要素,力图使科学、经济、道德三者共通。材料强调的是
A.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来扩大影响
B.社会进化论论证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具有科学性
12.
曾经,在国人如何面对西方第三人称代词的性别区分这一问题上,有人主张用“伊”对应“she”,有人主张汉字拼音化。1917年,刘半农创造“她”字以对应,引起了激烈的争论。1932年定音之后的“她”字一直沿用至今。这反映了
A.汉字文化兼收并蓄
B.知识分子异常激进
C.国人思想因循守旧
D.西方文化霸权影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