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认为中西方的”大分流”发生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彭慕兰等人的“大分流”框架包容了生态、市场、技术、制度等诸多历史因素,强调煤铁等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虽然考虑到了多种历史变量,但对技术演变在中西“大分流”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重视不够,因而推迟了中西方分流的起点。中西方的“大分流”始于16世纪。然而,如果从近代早期重工业演变的角度去审视“大分流”,就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的技术传统分化较早,而中国未能发展出某些关键技术,这直接导致了其无法孕育工业革命。技术演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重面向的历史进程。
——严鹏彭南生《技术演化与中西“大分流——重工业角度的重新审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材料 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认为中西方的”大分流”发生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彭慕兰等人的“大分流”框架包容了生态、市场、技术、制度等诸多历史因素,强调煤铁等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布是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彭慕兰等“加州学派”学者虽然考虑到了多种历史变量,但对技术演变在中西“大分流”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重视不够,因而推迟了中西方分流的起点。中西方的“大分流”始于16世纪。然而,如果从近代早期重工业演变的角度去审视“大分流”,就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的技术传统分化较早,而中国未能发展出某些关键技术,这直接导致了其无法孕育工业革命。技术演化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重面向的历史进程。
——严鹏彭南生《技术演化与中西“大分流——重工业角度的重新审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工,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西欧中世纪,城市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在经济上,城市的经济活动不纳入封建庄园的经济体系,有独立于领地之外的财政管理系统;政治上,城市不隶属于任何封建主,有自己独立的司法权,可推——选自己的行政官员;从社会关系上来看,任何人一旦成为市民,就脱离了封建关系,成为不受封建关系约束的自由人。中国的城市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商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同流,商人发了财总要投资土地,因为土地被看成是财产与社会地位的最终归宿。同时,历代王朝都有强大的官办商工,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虽也有也有“商会”“行会”等组织,但“隋唐以来,行会主要是政府控制工商团体的工具”。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9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国家城市中各种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各种新的城市规划理论应运而生。欧文、傳立叶等社会改革者提出了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全新城市规划。霍华德主张在进行系统的社会改革前提下,建立城乡交融环境优美的分散的城镇群。盖迪斯则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摘编自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与中国古代城市的区别。(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下半叶以后西方国家城市规划理论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
材料 清初沿明旧制,按照一条鞭法征派赋役。由于官僚豪绅的隐匿和地少丁多的农民的逃避,地亩和人丁数很难确知。随着土地的日益集中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无地、少地的农民越来越承担不起丁税的重负,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鉴于这种情况,清政府在康煕五十一年(1712年)宣布,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全国的丁银额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但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只是固定了丁银数额、并未废除丁银,丁役负担不均的问题仍存在。为了彻底解决了负担不均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清政府于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将丁银摊入地亩征收,即所谓“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制”,规定把康熙五十年固定下来的丁银(人丁2462万,丁银335万余两),摊入田赋银中一并征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赋税改革的影响。
——摘编白王土:立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初赋税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初赋税改革的影响。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战争伊始,法国用满足罗马尼亚领土要求的办法把这个东欧小国拉入协约国集团。1914年9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和俄、法驻英大使签署了《不单独媾和宣言》。9月14日,俄国外交大臣又就战后重新瓜分势力范围问题提出了非正式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英、法两国的赞同,但在法国将取得部分莱茵地区的问题上,英国却持否定态度,这就为战后两国的关系投下了阴影。1915年法国就向俄国和比利时提供了多达2.5亿法郎的资金,还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等国进行贷款。1915年3月,俄国公开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经过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国同意后,于1916年5月初签订了《赛克斯——皮柯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叙利亚、大部分库尔德斯坦和一部分阿那托利亚都将落入法国手中。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战期间法国的外交活动。
材料 战争伊始,法国用满足罗马尼亚领土要求的办法把这个东欧小国拉入协约国集团。1914年9月5日,英国外交大臣和俄、法驻英大使签署了《不单独媾和宣言》。9月14日,俄国外交大臣又就战后重新瓜分势力范围问题提出了非正式建议,这些建议得到了英、法两国的赞同,但在法国将取得部分莱茵地区的问题上,英国却持否定态度,这就为战后两国的关系投下了阴影。1915年法国就向俄国和比利时提供了多达2.5亿法郎的资金,还对希腊和塞尔维亚等国进行贷款。1915年3月,俄国公开索取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经过一番幕后交易,英、法在俄国同意后,于1916年5月初签订了《赛克斯——皮柯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叙利亚、大部分库尔德斯坦和一部分阿那托利亚都将落入法国手中。
——摘编自张芝联主编《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期间法国开展外交活动的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战期间法国的外交活动。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然骞持汉节不失。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海。……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还岁余,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摘编自《汉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骞的历史功绩。
材料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然骞持汉节不失。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海。……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骞还岁余,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摘编自《汉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骞的历史功绩。
2.单选题- (共8题)
6.
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私法调整的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公法是限制、规定公权力,国家公权力不能进入私权利或私人法律关系空间,在司法领域仅仅发挥保障私权的功能即可。这说明
A.罗马法十分完备 |
B.罗马法私法比公法更重要 |
C.罗马法注重调整民事关系 |
D.罗马法维护平民利益 |
8.
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
B.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产物 |
C.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
D.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 |
9.
从16世纪中期开始,法国使用的货币图尔里佛(币名称)的含银量不断下降,1541年时该货币的含金量是50%,到1571年则只有17%,1591年则仅有5%,对该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促使法国开始进行殖民扩张 |
C.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 |
D.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
10.
下表据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统计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它反映了


A.技术创新改变世界制造业格 |
B.中国和印度的制造业产量逐渐减少 |
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 |
D.19世纪初中国制造业水平世界领先 |
12.
自1世纪以来,由于弗兰西斯•培根和牛顿等人的著作,科学突飞猛进,每日都揭示新的宇宙法则。有人认为自然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发展,会产生一个完美的世界,因此人类的政治干预和宗教干预应该越少越好。这表明科学发展
A.推动了思想变革 |
B.形成近代自然科学体系 |
C.促使代议制建立 |
D.摧毁了传统的宗教信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