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901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1/9/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二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
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
(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4分)
2.
(10分)材料一读下图

材料二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图1、图2之间的关系。(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新领导人” 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什么?举例说明日本民族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6分)

2.单选题(共15题)

3.
(题文)伯利克里执政时代,下列机构成员的产生方式能够体现轮番而治原则的是
①十将军委员会 ②公民大会
③五百人会议 ④陪审法庭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4.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也许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A.摒弃了罗马的风俗与习惯
B.使罗马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C.以自然法则为思想基础和指导
D.服务于罗马奴隶主的统治
5.
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体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确了联邦政府和各州的上下级关系
B.联邦政府权力大大加强,有利于巩固政权
C.各州在行政上仍有一定的独立性
D.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6.
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7.
“……(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里所说的“相反的道路”
①是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战略的保障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③是自1927年至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直坚持的革命斗争方式
④使广大人民在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上翻了身,使中国革命由“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④D.②③
8.
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武汉、广州失守之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之前为战略防御阶段。下列战役发生于战略防御阶段的是
①太原会战 ②百团大战 ③徐州会战 ④枣宜会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2009年是人民政协诞生60周年,人民政协诞生的历史背景是
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
C.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已被推翻D.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立
10.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用动力和农业耕作方式发生变化
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
④“工商食官”
⑤铁制工具开始在农业上使用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11.
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A.西汉B.东汉C.北宋D.元朝
12.
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距今1150年前的唐朝旅游,你可能(  )
①看到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看到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买到长沙铜官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坐“俞大娘航船”在江西至淮南之间观赏沿海风光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
“因‘丝绸之利日扩’……‘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汉代“市”的出现与规范
B.反映了唐代“草市”的兴盛与发展
C.反映了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D.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景象
14.
读图,从中可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A.黄河中下游分布着许多城市
B.河运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C.城市大都是某一区域的重要中心
D.有的城市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15.
明朝海瑞说:“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丘浚说:“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限田之义,均田之制虽各有所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终莫若听民自便为之德得。”下列对这些材料理解、判断错误的是
①海瑞正确的分析了明朝的土地问题,提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②丘浚客观的分析了我国封建土地制中的一些问题
③他们都看到了土地不均这一封建社会的现象
④他们都认定限田、均田是稳定统治秩序,消除贫富不均现象的基本良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
孙立群在《怎样走好人生路》中谈到:“在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商人社会地位低下,经商只富不贵,从政才能既富又贵。”下列言论中均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①“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7.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起彼伏。”针对这种情况
A.英国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D.法国联合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联营

3.选择题(共10题)

18.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9.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DNA变性(解旋)→55℃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叫{#blank#}1{#/blank#}气体。

22.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产生了叫{#blank#}1{#/blank#}气体。

23.馒头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馒头含淀粉。(    )
24.

一个分数 ab (a、b都是自然数),若2<a<6,3<b<7,则在所有可能的分数中,真分数有哪些?

25.59 的分子乘3,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2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热。(     )
27.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用手触摸杯壁,感觉比原来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