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制定防治污染的法规。例如,英国的《碱业法》(1863年)、《河流防污法》(1876年)、《公共卫生(食品)法》(1907年)、《公共卫生(消烟)法》(1926年)、《水法》(1945年);美国的《港口管理法》(1888年)、《河流与港口法》(1910年)、《石油污染控制法》(1924年);日本的《矿业法》和《河川法》(1896年)、《农药取缔法》(1948年)等。
——摘编自周治军《法律及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主张与目标,简要评述这些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防治污染法规的特点,并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摘编自《孟子》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制定防治污染的法规。例如,英国的《碱业法》(1863年)、《河流防污法》(1876年)、《公共卫生(食品)法》(1907年)、《公共卫生(消烟)法》(1926年)、《水法》(1945年);美国的《港口管理法》(1888年)、《河流与港口法》(1910年)、《石油污染控制法》(1924年);日本的《矿业法》和《河川法》(1896年)、《农药取缔法》(1948年)等。
——摘编自周治军《法律及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主张与目标,简要评述这些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防治污染法规的特点,并分析呈现这些特点的原因。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03年3月,清政府发布“上谕”,承认“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以往“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成立商部。随后清政府颁布《公司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细目》《改订商标条例》《商部商标注册局办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1907年谕令各官署:从优奖励经营农、工、商、矿确有成效者。1908年,清延聘请日本法学博士志田钾太郎帮同编订商律。1909年完成,名曰《大清商律草案》。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上述经济政策的影响。
材料1903年3月,清政府发布“上谕”,承认“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以往“积习相沿,视工商为末务,国计民生日益贫弱,未始不因乎此。亟应变通尽利,加意讲求”,成立商部。随后清政府颁布《公司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细目》《改订商标条例》《商部商标注册局办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1907年谕令各官署:从优奖励经营农、工、商、矿确有成效者。1908年,清延聘请日本法学博士志田钾太郎帮同编订商律。1909年完成,名曰《大清商律草案》。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上述经济政策的影响。
3.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科索沃问题已经超越了地区性问题的界限,也就是说它再是所谓的地区热点问题。这与海湾战争的性质相比更为明显,海湾战争的影响只达到地区性的范围(海湾和中东地区),并因其由美国这个强悍的单极带着脆弱的多极化打起了多国部队的战争而受制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现状的约束,而科索沃问题则是一个对世界全局有影响的问题,因为它已把中俄两个大国牵扯其内,并首次成为摆脱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约束的单极世界霸权的实验场。科索沃问题也已超过所谓“政治解决”的意义,而直接带来了国际关系整体结构的震荡和改组。
——摘编自李义虎《科索沃战争所带来的国际政治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与海湾战争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材料”科索沃问题已经超越了地区性问题的界限,也就是说它再是所谓的地区热点问题。这与海湾战争的性质相比更为明显,海湾战争的影响只达到地区性的范围(海湾和中东地区),并因其由美国这个强悍的单极带着脆弱的多极化打起了多国部队的战争而受制于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现状的约束,而科索沃问题则是一个对世界全局有影响的问题,因为它已把中俄两个大国牵扯其内,并首次成为摆脱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约束的单极世界霸权的实验场。科索沃问题也已超过所谓“政治解决”的意义,而直接带来了国际关系整体结构的震荡和改组。
——摘编自李义虎《科索沃战争所带来的国际政治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与海湾战争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4.
(历史一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台湾建省后,刘铭传在“抚番”、清赋、交通和文教等方面展开工作。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他在淡水东南的大嵙崁地方设立全台抚垦总局,下设大嵙崁、恒春、番薯寮等七个抚垦局,采取剿抚并用,开山抚番。仅台北府地区,垦辟新旧荒地多达7万余亩。刘铭传积极推广茶叶种植,在1871-1896年的26年间,台湾茶叶出口增长近12倍。刘铭传还派人到江、浙、皖等省学习植桑技术,从上海和广州引进优良蚕种,大力扶植台湾蚕桑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刘铭传还尽力在煤矿开采、樟脑出口等方面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文教方面,刘铭传在台北府设立番学,招纳当地士著头目弟子20人,聘请3名教员讲授汉文、算学、官话、台湾话和礼仪等内容。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在大稻埕设电报学堂,培养电报人才。1887年,他延请英国人布茂林为教习,教授西学;聘汉文教师教授中国经史文学。1888年,刘铭传又拟请老师教授图算、测量、制造之学。他在台湾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建省后的台湾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
——摘编自陈跃《晚清新疆与台湾建省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对台湾开发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台湾设省的意义。
材料台湾建省后,刘铭传在“抚番”、清赋、交通和文教等方面展开工作。光绪十二年(1886)四月,他在淡水东南的大嵙崁地方设立全台抚垦总局,下设大嵙崁、恒春、番薯寮等七个抚垦局,采取剿抚并用,开山抚番。仅台北府地区,垦辟新旧荒地多达7万余亩。刘铭传积极推广茶叶种植,在1871-1896年的26年间,台湾茶叶出口增长近12倍。刘铭传还派人到江、浙、皖等省学习植桑技术,从上海和广州引进优良蚕种,大力扶植台湾蚕桑业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刘铭传还尽力在煤矿开采、樟脑出口等方面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文教方面,刘铭传在台北府设立番学,招纳当地士著头目弟子20人,聘请3名教员讲授汉文、算学、官话、台湾话和礼仪等内容。光绪十二年(1886),刘铭传在大稻埕设电报学堂,培养电报人才。1887年,他延请英国人布茂林为教习,教授西学;聘汉文教师教授中国经史文学。1888年,刘铭传又拟请老师教授图算、测量、制造之学。他在台湾建立大学与中小学。建省后的台湾文教事业有较大发展。
——摘编自陈跃《晚清新疆与台湾建省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刘铭传对台湾开发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台湾设省的意义。
2.论述题- (共1题)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孔子”之名的三层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符号。
材料 所谓“孔子”之名的三层含义。一是指真实的孔子,即孔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活动家等。二是指不同视野下的孔子,即当人们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视角来看待、理解、诠释和评价孔子及其所言、所行、所思时,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有关孔子的观念和形象。三是指纯粹符号化的孔子,即孔子之为孔子,不再是一种纯个人的私名,而是一个文化符号,一个人们交流与对话、对抗与互动时共同运用的公共符号。
——摘编自林存光《孔子形象的历史变迁与时代转换》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的相关知识,围绕“不同视角下的孔子形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需有史实依据)3.单选题- (共8题)
6.
《十二铜表法》第十表肯定了侵犯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都是违反国家法律。而不是触犯上帝、有悖神意。这一规定体现的罗马法的特点是
A.突出了人文理性 |
B.突出了实践性强 |
C.私法最为盛行 |
D.重点维护国家利益 |
7.
1930年3月,中共中央文件规定,“没收士地后一定要宣传土地是天生的,打破私有的观念,并宣布土地的所有权归苏维埃即是归群众自己,禁止土地的买卖”。这一规定说明了
A.纠正了土地革命中的错误路线 |
B.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阶级的革命积极性 |
C.土地政策具有一定的“左”倾色彩 |
D.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 |
8.
***1974年会见赞比亚总统时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三个世界”的理论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传统观念 |
B.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C.是新中国外交政策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
D.开创了新中国外交新局面 |
9.
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以遏制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来维护西方世界的安全。而基辛格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采取了通过美国与苏联的对话和合作的方式来共同促进既有国际秩序的稳定。美国这一政策的演变
A.表明美国已经放弃了世界霸权主义政策 |
B.成为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 |
C.体现了美国国力变化下外交策略的调整 |
D.说明美国沦落为世界二流国家 |
10.
徐光启在《海防迂说》中说:“厉禁之后又负其资而不偿,于是倭舡至而索负,且复求通;奸商竟不偿,复以危言撼官府,倭人乏食,亦辄掳掠。”据此推断,徐光启认为解决倭患的主要方式是
A.严惩“奸商” | B.厉行海禁 |
C.进行正常的对外贸易 | D.安抚和镇压并有 |
11.
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一法案规定在纺织厂(除了丝绸与饰边的劳动领域),禁止雇佣9岁以下儿童;9岁至13岁儿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9小时;13岁至18岁的年轻工人每天工作不超过12小时。这些由监督员监督实施。这一法案说明
A.工业革命期间童工的待遇得到根本性改善 |
B.英国建立起完善的工厂保护制度 |
C.自由主义政策时期存在国家的干预 |
D.英国建立了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 |
12.
下图是根据1990年、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计算绘制的1990年、2000年、2010年全国家庭户规模变化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了


A.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人口减少 |
B.新时期三人户家庭占据半数以上 |
C.改革开放促进了生活质量提升 |
D.新时期家庭结构简化成为了趋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