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陆川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4898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13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掌握军队,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兵、发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材料三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材料五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1)依据材料一、二,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
(2)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的看法。
2.
2014年8月19日人民网《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选择》一文提出:面对西方坚船利炮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局,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开始了寻求独立、民主、富强的“追梦”过程,中共成立之日起就自觉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依靠人民实现了“圆梦”之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2)试分别概述文中所说的“沉沦”和“上升”的含义。

2.选择题(共1题)

3.你告诉别人你想要一杯茶,你会说:

3.单选题(共13题)

4.
《天朝田亩制度》
A.只是单纯的土地制度
B.它得以实行,并实现了理想
C.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但是并不科学
D.是一种落后的思想
5.
洪秀全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B.鸦片战争后战费和赔款的转嫁
C.外国列强的入侵
D.洪秀全的个人作用
6.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D.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7.
下列关于义和团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从长江流域兴起,发展到京津地区
B.始终受到清政府的严厉镇压
C.带有笼统排外的色彩
D.曾在山东、直隶等地建立政权
8.
***之所以能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学说,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B.正确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
C.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的结果
D.当时有一支强大的红军存在以及中共的领导
9.
中国共产党在各革命阶段中提出的重要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
B.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C.消灭封建土地制度
D.适应当时的社会条件
10.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C.选举***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D.肯定了***的正确主张,并由其负责军事指挥
11.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12.
***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1945年秋,***在重庆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这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D.通过了《共同纲领》
13.
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的政府不叫政府,而叫人民委员会,政府官员不叫部长,而叫人民委员,而且规定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政府干部可以随时撤换等。下列属于这些措施体现的主要理念的是
A.无政府主义
B.发展私人经济
C.阶级调和
D.人民当家作主
14.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
B.《庶民的胜利》
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5.
1912年,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将致力于“社会革命”。这里的社会革命是指
A.实现民族主义
B.实现民权主义
C.实现民生主义
D.实现社会主义
16.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
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B.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C.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
D.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选择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