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体现地方性,是新课标下高考分省命题的特点之一。淄博市教研室为此编写了《山东史粹》一文,详细介绍了山东的历史发展。其中写到:
材料一山东世称“齐鲁”,这得名于西周在山东封立的两个重要的诸侯国。
(1)指出这两个封国在政治或文化上各自的突出贡献。
材料二(1897年)巨野教案后,德国侵占胶州湾,取得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英国趁机强租威海卫。一战爆发后,日本出兵青岛,取代德国,控制山东。五四运动前夕,日本企图独占山东,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回答近代时期列强对山东的侵略。
材料三山东人民富于革命斗争精神。革命战争时期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性。如鲁南工人组建铁道游击队活跃在津浦铁路及其支线,神出鬼没打击日伪军。胶东地区民兵在对日作战中创造了地雷战,丰富了游击战的内涵。在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的人民群众以踊跃支援前线而著称,涌现出了无数个精心照顾解放军伤员的“红嫂”;山东解放区人民用车推、肩挑、人扛等各种办法将大批物资送往淮海战役前线,陈毅司令员曾经动情地说:“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3)据材料概括山东民众对革命战争的历史贡献。
材料一山东世称“齐鲁”,这得名于西周在山东封立的两个重要的诸侯国。
(1)指出这两个封国在政治或文化上各自的突出贡献。
材料二(1897年)巨野教案后,德国侵占胶州湾,取得在山东的侵略权益,英国趁机强租威海卫。一战爆发后,日本出兵青岛,取代德国,控制山东。五四运动前夕,日本企图独占山东,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回答近代时期列强对山东的侵略。
材料三山东人民富于革命斗争精神。革命战争时期一系列的重大事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性。如鲁南工人组建铁道游击队活跃在津浦铁路及其支线,神出鬼没打击日伪军。胶东地区民兵在对日作战中创造了地雷战,丰富了游击战的内涵。在解放战争中,沂蒙山区的人民群众以踊跃支援前线而著称,涌现出了无数个精心照顾解放军伤员的“红嫂”;山东解放区人民用车推、肩挑、人扛等各种办法将大批物资送往淮海战役前线,陈毅司令员曾经动情地说:“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3)据材料概括山东民众对革命战争的历史贡献。
2.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开始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2)、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
(1)、概括并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2)、试分析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非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
(1)蒋介石电邀***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上述材料中有何依据?在当时的实际行动中有何表现?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在上述材料中有何依据?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依据
材料一 1945年8月20日蒋介石再次邀请***到重庆谈判的电报:“大战方告结束,内争不容再有……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材料二 1945年10月13日蒋介石给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密电:“抗战胜利,日寇投降,……乃奸匪竟……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遗害无穷……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注:蒋介石)所订剿非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材料三 1945年11月6日蒋介石对高级将领的演讲:“回想这20年来,奸匪始终是本党惟一的敌人。”
材料四 (美国总统)杜鲁门回忆录:“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困难……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由于共产党人占领了铁路中间的地方,蒋介石要想占领东北和中南就不可能……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护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请回答:
(1)蒋介石电邀***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国共双方经过9-10月的谈判,有什么结果?
(2)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在上述材料中有何依据?在当时的实际行动中有何表现?
(3)蒋介石当时为什么耍弄反革命两手?在上述材料中有何依据?
(4)对于蒋介石玩弄的反革命两手,美国政府采取什么态度?这在上引材料和历史事实中有什么依据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17年3月(俄历2月),彼得格勒的女工高呼“打倒战争!”“要面包!”等口号举行游行示威,各工厂的男工也加入游行队伍。参加示威和罢工的人数不断增加。沙皇政府派军警开枪镇压,工人们奋起反抗。起义工人得到士兵的支持,起义迅速发展,革命的红旗代替沙俄的白蓝红三色旗在首都上空飘扬。正在前线指挥俄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迫于3月15日宣布退位。材料二代表大会决定:全部地方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个文献通过的历史背景及各自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的关系。
《土地法令》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及其性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个文献通过的历史背景及各自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与材料二所反映的事件的关系。
2.单选题- (共15题)
5.
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2009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为“珍惜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病”。如果时光回到16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大肆向中国输入鸦片,烟毒肆虐的情况,中国政府最初的应对是
A.弛禁 |
B.重治吸食 |
C.多管齐下,虎门销烟 |
D.鸦片输入合理化 |
9.
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传统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C.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
D.民族工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
11.
***之所以能够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学说,为中国革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其主要原因是
A.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经成熟 |
B.正确分析了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 |
C.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发展的结果 |
D.当时有一支强大的红军存在以及中共的领导 |
13.
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主要理由是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
B.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
C.选举***为中央最高负责人 |
D.肯定了***的正确主张,并由其负责军事指挥 |
14.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须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
15.
***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1945年秋,***在重庆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先生。***这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 |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
C.商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
D.通过了《共同纲领》 |
16.
十月革命后,苏俄建立的政府不叫政府,而叫人民委员会,政府官员不叫部长,而叫人民委员,而且规定政府干部的工资不能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政府干部可以随时撤换等。下列属于这些措施体现的主要理念的是
A.无政府主义 |
B.发展私人经济 |
C.阶级调和 |
D.人民当家作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