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第一项社会保险立法是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它规定成立一个自主的管理机构,其费用由雇主负担2/3,受雇者承担1/3。1884年通过了《意外灾难保险法》,保险所需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工人享受数额依受伤轻重程度来决定,若工人死亡,家属可领取相当死者薪金约1/5的抚恤金。1889年又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费用由雇主、工人和国家共同负担。享受这一保险的年龄为65岁,在此年龄界线以内,如果工人残废会得到一笔抚恤金;65岁以后可领到养老金;如果65岁前死去,其家人可获得一笔年金。这些举措使部分工人牺牲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如领取救济金者将失去选举权。
——摘编自陈振昌、相艳《德意志帝国》
材料二1929年12月30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工厂法》规定.对于因伤病暂时不能工作的工人除承担其医药费外,每日给以平均工资三分之二之津贴,如经过六个月尚未痊愈,每日津贴减至平均工资三分之一,但以一年为限。对于永久失去全部或部分工作能力者,给以残废津贴,其津贴以残废部分之轻重为标准,但至多不得超过三年之平均工资,至少不得低于一年之平均工资;对于死亡者,除给予五十元之丧葬费外,应给予其遗族抚恤费三百元及二年之平均工资。《工厂法》颁布后,工业资产阶级以种种理由加以反对。为照顾资本家的利益,国民政府对《工厂法》进行修改,即使这样,新的法令仍难以实施。
——摘编自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意志帝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德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工厂法》难以实施的原因。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第一项社会保险立法是1883年的《疾病保险法》,它规定成立一个自主的管理机构,其费用由雇主负担2/3,受雇者承担1/3。1884年通过了《意外灾难保险法》,保险所需费用全部由雇主承担,工人享受数额依受伤轻重程度来决定,若工人死亡,家属可领取相当死者薪金约1/5的抚恤金。1889年又通过《老年和残废保险法》,费用由雇主、工人和国家共同负担。享受这一保险的年龄为65岁,在此年龄界线以内,如果工人残废会得到一笔抚恤金;65岁以后可领到养老金;如果65岁前死去,其家人可获得一笔年金。这些举措使部分工人牺牲了一定的政治权利,如领取救济金者将失去选举权。
——摘编自陈振昌、相艳《德意志帝国》
材料二1929年12月30日,国民政府颁布的《工厂法》规定.对于因伤病暂时不能工作的工人除承担其医药费外,每日给以平均工资三分之二之津贴,如经过六个月尚未痊愈,每日津贴减至平均工资三分之一,但以一年为限。对于永久失去全部或部分工作能力者,给以残废津贴,其津贴以残废部分之轻重为标准,但至多不得超过三年之平均工资,至少不得低于一年之平均工资;对于死亡者,除给予五十元之丧葬费外,应给予其遗族抚恤费三百元及二年之平均工资。《工厂法》颁布后,工业资产阶级以种种理由加以反对。为照顾资本家的利益,国民政府对《工厂法》进行修改,即使这样,新的法令仍难以实施。
——摘编自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意志帝国社会保障的特点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德两国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工厂法》难以实施的原因。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48年冬,北方和华东、中原等几个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全国解放和统一的形势,要求改变发行为统一发行。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即“人民币”。按照规定比价,逐步收兑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原来发行的货币。1949年3月,又把原中原解放区的中州农民银行改为人民银行中原区行,按1:3比价,用人民币收兑中州币。1951年3月,以人民币1:9.5流通券比价,收兑东北流通券和内蒙古流通券。同年11月,在新疆按比价350:1收兑新疆银元票。至此,除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已实现了统一的人民币流通。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区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币制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
材料1948年冬,北方和华东、中原等几个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一片。全国解放和统一的形势,要求改变发行为统一发行。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券,即“人民币”。按照规定比价,逐步收兑华北、华东、西北三大解放区原来发行的货币。1949年3月,又把原中原解放区的中州农民银行改为人民银行中原区行,按1:3比价,用人民币收兑中州币。1951年3月,以人民币1:9.5流通券比价,收兑东北流通券和内蒙古流通券。同年11月,在新疆按比价350:1收兑新疆银元票。至此,除西藏和台湾外,全国已实现了统一的人民币流通。
——摘编自千家驹、郭彦岗《中国货币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区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币制改革的特点及其意义。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抗日战争爆发后,孤立主义者强烈要求实行中立法,以防止美国被拖入战争。1938年3月5日,蒋介石致函罗斯福,指出这种中立法“在实际上竟助长侵略者而对被侵略者不予援助,未免有失公允”。
在这一年里国民政府千方百计地努力影响美国国会和舆论。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和武汉。11月30日,美国政府严正声明:“美国政府不承认任何一个国家有必要和有理由,在一个不属于它主权范围内,规定一个‘新秩序’的条件和状况,并自命为这个‘新秩序’的掌权者和代言人。”从1938年下半年到1940年10月,美国先后向中国提供三笔贷款。1939年9月26日,美国政府要求各有关企业停止向日本出口11种原料,随后禁运范围逐步扩大。1941年8月1日,美国对日本实行全面禁运。
——摘编自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对待日本侵华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政府对待日本侵华态度转变的意义。
材料抗日战争爆发后,孤立主义者强烈要求实行中立法,以防止美国被拖入战争。1938年3月5日,蒋介石致函罗斯福,指出这种中立法“在实际上竟助长侵略者而对被侵略者不予援助,未免有失公允”。
在这一年里国民政府千方百计地努力影响美国国会和舆论。1938年10月,日本占领广州和武汉。11月30日,美国政府严正声明:“美国政府不承认任何一个国家有必要和有理由,在一个不属于它主权范围内,规定一个‘新秩序’的条件和状况,并自命为这个‘新秩序’的掌权者和代言人。”从1938年下半年到1940年10月,美国先后向中国提供三笔贷款。1939年9月26日,美国政府要求各有关企业停止向日本出口11种原料,随后禁运范围逐步扩大。1941年8月1日,美国对日本实行全面禁运。
——摘编自熊志勇《百年中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府对待日本侵华态度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政府对待日本侵华态度转变的意义。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公元前206年,刘邦入成阳,诸将皆走金银财宝之库。萧何独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刘邦所以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全赖萧何所得秦图书。项羽负约,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大怒,欲击项羽,唯独萧何劝刘邦屈居关中。他说:“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听从萧何劝告,到汉中就国,并拜萧何为丞相。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大将军。萧何治理关中井井有条。在刘邦多次失军亡众,溃不成军时,萧何总是以关中的人力、物力输往前线,使刘邦重整旗鼓,继续战斗。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论功行赏,刘邦给萧何记头功。萧何为相多年,有条件为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但他没这样做。萧何所置田宅,多在穷乡僻壤,而且家不设围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萧何为西汉的建立做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萧何受到刘邦重用的主要优秀品质。
材料公元前206年,刘邦入成阳,诸将皆走金银财宝之库。萧何独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刘邦所以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全赖萧何所得秦图书。项羽负约,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大怒,欲击项羽,唯独萧何劝刘邦屈居关中。他说:“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汉王听从萧何劝告,到汉中就国,并拜萧何为丞相。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大将军。萧何治理关中井井有条。在刘邦多次失军亡众,溃不成军时,萧何总是以关中的人力、物力输往前线,使刘邦重整旗鼓,继续战斗。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结束。论功行赏,刘邦给萧何记头功。萧何为相多年,有条件为后代留下丰厚的遗产,但他没这样做。萧何所置田宅,多在穷乡僻壤,而且家不设围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萧何为西汉的建立做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萧何受到刘邦重用的主要优秀品质。
2.单选题- (共6题)
6.
雅典公民大会每次只开几个小时,会议结束通常是在中午或稍迟一点,且所讨论的事项不能推迟到下一次会议再作决定。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公民大会缺乏严格的程序 |
C.公民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D.公民个人意愿未能充分表达 |
7.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一切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和法令,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他的权力加以批准和确认。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A.议会权力超过了王权 |
B.王权重新得到加强 |
C.国王与议会相互制约 |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 |
9.
南宋时期,江南一些地方地主赋予佃农以永佃权,佃户租佃的土地可以传给后代,地租也相应固定。这一规定
A.减轻了佃农的赋税负担 |
B.有利于增加粮食的亩产量 |
C.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
D.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性质 |
10.
1979年春,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说:“我已向中央请示过了,包产到户先干一年,秋后再说。”这说明当时对待农村包产到户
A.万里有所疑虑 |
B.农民意见分歧较大 |
C.中央完全支持 |
D.思想有待进一步解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