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时,意大利和美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大,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垄断特权。
——摘编自代轩字《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会经济结的变化,传统行会逐渐衰落。
——摘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组织自己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上海商务总会提出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协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华商参加这一项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材料一欧洲的商人行会出现于9世纪,市场狭小并具有地方性,……”早期的城市经济需要一个相应的管理机构,行会由此产生。12、13世时,意大利和美国的行会已相当发达。“从13世后期开始,手工业者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大,实现了生产和销售的分离,手工行会逐渐取代商人行会成为行会的主体。商人通过市政当局干预行会,包买商逐渐支配农村家庭手工业,为手工业工场的产生准备条件。西欧行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支配看城市的经济生活,有权讨论并决定重大问题。有些城市行会组织发展为城市联盟,以团体名义向国王请求垄断特权。
——摘编自代轩字《西欧行会组织的发展与演进》
材料二中国行会有中国的特色,这些组织都是奉政府之命成立。它是在专制统治高度强化,宗法等级极其森严和富商大畸形膨胀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即使非完全同样,几乎也都是在早期出现,它们互相保护和互为保证。商业行会组织占有主导地位,是当时工商不分的表现。“……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会经济结的变化,传统行会逐渐衰落。
——摘自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
材料三商会是中国近代以商人主体的最为普遍的资产阶级社团,……在市政建设,民政管理、公益事业管理,社会治安乃工商,文教、卫生等方面都有大的发言权。1905年,中国第一个由商人组织自己的商会——上海商务总会召开各业商董大会,声援抵制美货运动。1907,上海商务总会提出筹办华商联合会和中国华商银行的协议。在1909年的第二次国会请愿运动中,华商联合会办事处承担了动员和组织海内华商参加这一项政治运动的重任。
——摘编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行会与中国传统行会的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三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商会与传行会相比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
(历史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件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安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对原有相关法律进行了改革。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论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而不是颠覆,更不是所谓的“伦理法”、“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的成文法传统。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历史启迪与思考。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
材料:南宋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变革与转型期,件随着民间争言财利的好讼风尚以及无审级限制诉讼制度所引发的非法越诉、安诉现象对司法秩序的冲击,南宋对原有相关法律进行了改革。新律规定:州县、监司的司法官员必须在民事案件审结后给争论双方当事人出具包含有案情事实、法律适用和审断理由的法律文书“断由”,以此作为诉讼当事人依次上诉的法定依据。南宋司法官员的民事审判虽然经常会参酌人情,以使判决更加圆润,但人伦情理仅是对法律的补充,而不是颠覆,更不是所谓的“伦理法”、“父母官诉讼”等传统学说所能涵括。实际上南宋司法官员早已践行了依据证据判决的成文法传统。南宋司法理性化、近世化趋势,对当下的司法改革亦不乏历史启迪与思考。
——摘编自张本顺《变革与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法制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法制改革的影响
2.单选题- (共7题)
3.
在古希腊,公民的自由是在城邦里分享社会权利,是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而公民的政治则是与城邦相关的一切事务,它几乎囊括了政治、宗教、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这说明古希腊民主政治
A.使个人自由受到一定的妨碍 |
B.为现代个人自由提供了范式 |
C.确立了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 |
D.帮助公民树立集体荣誉观念 |
4.
国民政府于1937年9月设立了国际宣传处,主要负责对外宣传中国抗战意志及日军暴行,管控在华外国记者的报道内容。整个抗战期间,先后在国外设立12个办事处,分布于欧美各地,并与当地民间团体建立了相当广泛的联系。该机构的设立
A. 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
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
D. 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A. 有助于获取国际力量的支持
B. 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 提高了国民政府的国际地位
D. 促成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
两极格局结束后,美俄各自调整对非政策,大国对非洲的控制能力减弱,但非洲地区冲突实际上增多了。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B.地区冲突成为世界主流 |
C.冷战不利于世界和平 |
D.应辩证分析冷战的影响 |
6.
有学者指出,明清时期的一些江南市镇,出现了土地所有权分散化的趋势,地主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30%左右,富农、中农、贫农所有土地占全部耕地的70%左右。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
B.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
C.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 |
D.土地兼并现象被有效抑制 |
7.
“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 |
B.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 |
C.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
D.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 |
8.
(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
A. 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
B. 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
D.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
年份 | 农业(亿元) | 工矿交通业(亿元) | 服务业(亿元) | 国民收入总计(亿元) | 年平均增长率(%) | 人口(亿) | 人均国民收入(亿元) | 年平均增长率(%) |
1850 | | | | 181.64 | | 4.15 | 43.80 | |
1887 | 99.87 | 14.49 | 29.07 | 143.43 | -0.64 | 4.00 | 35.90 | -0.54 |
1914 | 128.01 | 24.80 | 34.72 | 187.64 | 1.00 | 4.55 | 41.22 | 0.51 |
(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上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
A. 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
B. 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C. 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
D.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