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东临沂市高三5月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795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材料分析题(共5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派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与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材料二   1941年冬,陕甘宁边区召开了参议会,选举了林伯渠、徐特立等18人为边区政府委员,其中共产党员七人,超过了“三三制”原则,徐特立当即声明退出,经大会通过由党外人士白文焕替补。
——《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开明绅士、79岁的前清拔贡李丹生曾作诗赠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林公崛起宰边区,民主维新众口誉,选政三三行伟制,名扬何让古唐虞。”
——《抗日战争史话》
(1)材料一突出反映了哪些内容?材料二中徐特立为什么退出竞选?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三与材料二有何联系?李丹生的诗是当时何种实际的反映?
2.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是最伟大的人,把世界踩在脚下!我财大气粗,拥有无限的权势;我是权杖、王冠和王位,能使大地和海洋颤抖!我的威名远扬,家喻户晓;归根结底,我就是葡萄牙,我比整个世界都大!”
——葡萄牙诗人罗佩·德·维加
材料二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 守土自安,对外面的土地不感兴趣,这是沉淀已久的民族集体心理。
——余秋雨:《中华文明的过去和今天》
材料三 “近百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是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尖锐挑战的历史……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抵挡不了年轻的西方文明的进攻,打了大败仗,发生了大崩溃。但是……中国文化只能在既批判地继承自己又批判地学习外国的过程中新生。”
——罗荣渠:《论美国与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输入中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葡萄牙如此富足的原因及对欧洲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你如何看待这一思想?(8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西学”在中国传播的特点。(6分)
3.
(18分)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2分)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科学革命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2分)科学革命如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大破大立”的。(4分)启蒙运动的“创新”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3分)
4.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鞅十分重视对法律制度的改革,他根据李悝的《法经》,制订了秦律。改“法”为“律”的做法,促进了古代中国法律观念的进步。变法过程中,商鞅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思想,动用严刑重法,鼓吹轻罪重罚。
备注:《说文》对“法”的解释是“平之如水”,即强调法的公平;对“律”的解释是“均布”,即强调法律规范在适用上的普遍性和必行性,强调法律的实施。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在政治方面是怎样贯彻“以法治国”思想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商鞅的法治思想与实践。
5.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风雨中,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和开罗会议是中国、美国和日本进行的三次角力,演绎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国演义”。
(1)三次会议对于涉及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各是如何规定的?
(2)在三次会议上美国对于中日矛盾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单选题(共6题)

6.
法国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共同点是
A.有科学理论和成熟政党的指导
B.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了现实
D.建立新型最高权力机关
7.
秦朝《琅琊刻石》:“皇帝之功,劝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材料反映了()
A.对秦皇文治武功的颂扬B.秦朝实行富民强国政策
C.秦始皇刻意掩饰其暴政D.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主张
8.
经济学家厉以宁1959年作诗:“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该诗体现了他对
A.经济体制改革弊端的深入反思
B.人民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愿望的赞赏
C.城乡经济均衡发展的热切期待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刻忧虑
9.
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又用火箭将宇航员尤利·加加林送入太空。很快,美国也在空间领域获得了成功——于1962年发射了探索者I号,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十一号落在了月球上,这使得美国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的伟大飞跃”。材料表明,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之一是
A.自然科学发展
B.两极格局形成
C.国际军备竞赛
D.科研成果应用
10.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这个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这个运动是指
A.维新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11.
“激烈的改革派都是急进的民族主义者,但他们仍然希望清王室可以领导中国不致危亡。”(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激烈的改革派”的思想主张是
A.师夷长技
B.中体西用
C.维新变法
D.民主共和

3.选择题(共7题)

12.将问句与答语匹配。

⑴What colour are Santa's clothes? {#blank#}1{#/blank#}        A. No, they don't.

⑵Do you give gifts to your family on Christmas?{#blank#}2{#/blank#} B. It's a Western holiday.

⑶When is Christmas? {#blank#}3{#/blank#}                    C. Yes, we do.

⑷What is Christmas?  {#blank#}4{#/blank#}                   D. It's December 25.

⑸Do people work on Christmas?   {#blank#}5{#/blank#}       E. Red.

13.2017年上半年,鸡蛋价格连跌5个月,跌幅之大二十年罕见。下列对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①前些年鸡蛋价格较高→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②禽流感频发→市场需求减少→鸡蛋供过于求

③鸡蛋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缩小→供不应求

④游资炒作→大量囤积鸡蛋→薄利多销→获利增加

14.—I'm excited!

—________

15.—I'm excited!

—________

16.—I'm excited!

—________

17.He brings gifts ________ us.
18.This is a gift on the chair. (用These改写句子)

{#blank#}1{#/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