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792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5/8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茶馆》是现代文学家老舍于1956年创作的话剧,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反映出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重大历史现象。话剧的梗概如下:
第一幕:戊戌改变后的某个上午,裕泰茶馆开业,掌柜王利发迎接各路茶客,有旗人前来歇腿喝茶的,有喝茶唱京戏的,有观赏斗蟋蟀的。刘麻子要把康六家十五岁女儿康顺子卖给70—岁庞太监当老婆。茶馆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但常四爷偏要谈国事,一句“大清要完”,被请吏抓去坐牢。秦仲义说要去办工厂,搞实业救国。
第二幕:民国初年茶馆渐衰,王利法迎合潮流实行改良,仍然难以为继。茶馆展现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画面;常四爷出狱;康顺子母子逃出宫外;刘麻子被砍了头……茶馆生意清淡,特务、兵痞常来敲诈勒索。
第三幕: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特务和美国兵在北京横行。茶馆已破败,只有“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多更大。物价飞涨,有名的艺人一次演出挣不上一顿饭钱。常四爷已难以生存,秦仲义的工厂被抢走,王利法的茶馆就要被人霸占。他们含泪为自己撒起了纸钱。这时,茶馆里的灯光渐暗,而大街上出现了阳光。
结合中国近代史所学的知识,从上述话剧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话剧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要准确全面,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材料: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发起讨论改革学制,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新学制系统”即壬戊学制。制订该学制的标准是: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求个性的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给各地方留有伸缩余地。这学制规定全部学校教育时间为16-18年,分3段5级:初等教育段6年,分初小4年与高小2年两级: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中3年和高中3年两级;高等教育段4-6年,不分级。学生自6岁入小学,22-24岁大学毕业。去成学制是中国教育界经过长期酝酿、集思广益的结晶,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而是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这个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摘编自安娜《中国学制百年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壬戊学制“中教育分段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壬戊学制”制定和颁行的意义。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时期,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要国家之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并逐渐成为“四大国”之一。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中美开始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中国抗日战场的地位上升。1942年元旦,26个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签字。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四大国”之一身份出现在战时的国际政治舞台上。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四国在莫斯科签署《普遍安全宣言》。据此,中国有权参与各大国之间为结束战争而采取的协调行动,有权参与筹建联合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始扮演大国角色。1943年12月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表示团结一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并规定战后把日本占领的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会议是战时中国外交的最高峰,标志着战时中国的大国地位达到顶峰。

——摘编自向冬梅《二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析论》

(1)根据材料,概述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确立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的原因。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苏颂(1020—1101),字子容,泉州人。官至宋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晚年入阁拜相。苏颂在开封府任职时,他“建请浚自盟、白沟、圭、刀四河,以疏畿内积水”,兴修水利,保田防灾。在杭州任内,他把凤凰山的泉水引入市区,做自来水用,造福于百姓。在淮南转运使任内,他见到因饥荒造成哀鸿遍野的惨景,立即上书为百姓请求救济,同时谋划赈救后如何保持物价平稳,流民如何归业安居等。当时各地争修寺院,皇帝也滥赐匾额,加重了百姓的负担,苏颂挺身而出为百姓请命:“臣欲乞朝廷明立条约,今后不许特创寺院宫观。”对违法而建的寺院“并令州县检括指挥一切毁拆”。苏颂关心民疾,体恤百姓,深为皇帝所知。熙宁九年正月,苏杭地区再次闹灾。在选任地方长官时,神宗称“苏颂仁厚,必能抚安吴人。”

——摘编自白寿蠡《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苏颂为官时的主要政绩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颂为官行政之道。

3.单选题(共9题)

5.
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造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予“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罗马法
A.创制主体具有多元化的特性
B.在实施中不断得到发展完善
C.具有发达和完备的法律体系
D.完全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6.
下图漫画选自英国《一周》杂志网站。方框中英语的意思是:美国的“三大政治机构”。该漫画的寓意是,当今美国
A.三权分立制度已经遭到破坏
B.政党斗争导致国家走向分裂
C.总统个人把持国家行政大权
D.总统与国会的矛盾日趋激化
7.
下表为中国古代有关水利制度的记载。从记载内容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记述内容
出处
南阳太守召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刻石立于田畔,以防纷争
《汉书·召信臣传》
凡水有灌溉者,水碾不得与争利,溉田自远始,先稻后陆
《大唐六典》
河渠令诸以水溉田,皆从下始,仍先稻后陆
宋《庆元条法事类》
若有违反水法多浇地亩,每亩罚小麦一石
元朝《洪堰制度》
 
A.历代王朝重视水利的兴修
B.封建官吏控制水权盘剥百姓
C.封建政府重视水资源管理
D.古代水利立法开始于汉代
8.
张謇在担任民国农商总长(1913年10月至1915年9月)期间,先后颁行了20多个法规条例,如《商会法》、《证券交易所法》、《公司条例》、《矿业条例》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施行细则,涉及到农、林、工、渔、牧、副等方面。这些法规条例的颁行
A.有效抵制了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促进近代民族企业的发展
C.改变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结构
D.清除了旧势力对近代企业的干扰
9.
下图是《2007—2017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占进出口总值比重统计图》,该统计图表明
A.我国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B.不同性质企业进出口值齐头并进
C.民营企业的进出口值增长明显
D.外资企业的进出口值已失去优势
10.
孔子在政治上认为“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讲学和执力时,都使用洛阳雅言(周朝官方普通话)。如《论语》所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反映出,孔子
A.以讲学践行政治理想
B.坚守正统的思想观念
C.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
D.排斥社会的主流思想
11.
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正面,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
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
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12.
在1878年傅兰雅的《译书事略》统计中,分为16类的书目主要体现为技术工程类,而在1896年的《西方书目表》中,学科分类已增至28类,自然科目增加了“格致”(科学)重学、电学、声学、光学等;社会科学方面增加了管制、学制商政等。这一变化表明,在当时
A.西学东渐的内容在逐步扩展和深化
B.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知识分子的共识
C.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D.西学的传入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3.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北朝壁画和砖画内容。这表明当时
A.书画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B.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
C.统治者积极推行封建化政策
D.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