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全球化、制度化和工业化等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拟定一个具体主题,并进行概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主要呈现全球化、制度化和工业化等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拟定一个具体主题,并进行概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改革回眸)
材料 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制定有京朝官、文武官等不同层次官员的考课规定。出现了专司考课的“两院三级考课体系”:即审官院和考课院,分别负责京官和地方官考核;同时守令考县令、监司考知州、两院考百官,分工明确。考课的标准分别为三个等级:政绩优秀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宋代重视封建官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多次修订考课标准。宋代注重对地方官考课,《神宗正史》记载的监司考课内容为:凡考监司以七事,一曰劝农桑,治荒废;二曰招荒亡,增户口;三曰兴利除害;四曰动有罪,平狱讼;五曰失案察;六曰屏盗贼;七曰举廉能。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罢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考课制度的作用。
材料 宋代人事考核在机构建制和施行细则上更趋究备,制定有京朝官、文武官等不同层次官员的考课规定。出现了专司考课的“两院三级考课体系”:即审官院和考课院,分别负责京官和地方官考核;同时守令考县令、监司考知州、两院考百官,分工明确。考课的标准分别为三个等级:政绩优秀者为上,职务粗理者为中,临事驰慢者为下。宋代重视封建官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多次修订考课标准。宋代注重对地方官考课,《神宗正史》记载的监司考课内容为:凡考监司以七事,一曰劝农桑,治荒废;二曰招荒亡,增户口;三曰兴利除害;四曰动有罪,平狱讼;五曰失案察;六曰屏盗贼;七曰举廉能。中央定期以此内容对地方官员的德行、劳绩等进行考评,决定地方官员的升迁罢黜。
——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等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考课制度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考课制度的作用。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宋子文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后,加紧改革海关行政制度,为收回国家海关主权而不懈努力。1928年1月,芜湖海关英籍税务司贾士违背命令,擅放食盐通关,宋子文立即决定将其撤掉,另委派西班牙人马悌继任。总税务司英国人易纨士对政府不甚友好,1929年1月,宋子文予以撤掉,由另一位英国人梅乐和担任海关总税务习。为了“慎重关款”及为关税自主作准备,通令各海关税务司须将实收款额、支出费用分别款目,按期造送表册,以便财政部审查、考核。宋子文认为,海关行政中只使用英语,“不足以重体制而便商民”,通令各海关税务司,嗣后所有海关应用单照、发布文告、批示商人之文件,统应一律以中文为主。鉴于海关职员洋人占绝对优势,1929年初,组织海关章制审查委员会,决定停止招收洋人关员,并提高华人关员的地位和待遇,此后“聘雇海关洋员,仅限于技术方面,并须得财长之特许”。主持开办税务专门学校,限制海关方面自行招考关员,逐渐使新关员全由该校学生充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子文改革海关行政制度。
材料 宋子文出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后,加紧改革海关行政制度,为收回国家海关主权而不懈努力。1928年1月,芜湖海关英籍税务司贾士违背命令,擅放食盐通关,宋子文立即决定将其撤掉,另委派西班牙人马悌继任。总税务司英国人易纨士对政府不甚友好,1929年1月,宋子文予以撤掉,由另一位英国人梅乐和担任海关总税务习。为了“慎重关款”及为关税自主作准备,通令各海关税务司须将实收款额、支出费用分别款目,按期造送表册,以便财政部审查、考核。宋子文认为,海关行政中只使用英语,“不足以重体制而便商民”,通令各海关税务司,嗣后所有海关应用单照、发布文告、批示商人之文件,统应一律以中文为主。鉴于海关职员洋人占绝对优势,1929年初,组织海关章制审查委员会,决定停止招收洋人关员,并提高华人关员的地位和待遇,此后“聘雇海关洋员,仅限于技术方面,并须得财长之特许”。主持开办税务专门学校,限制海关方面自行招考关员,逐渐使新关员全由该校学生充任。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第八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子文改革海关行政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宋子文改革海关行政制度。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到1936年那些对1919年的安排心怀不满的国家已经宣布它们不再接受这一安排的任何限制;现在它们宣称有权报复,并暗示以战争作为一种选择。……1936年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西南欧一个过去多年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的国家里;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之间令人震惊的缔结了协定。在政治上,该协定采取了一个相互支持反对共产主义协定的形式。
总体来看,欧洲和远东的局势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6年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主要国家的政策。
材料:到1936年那些对1919年的安排心怀不满的国家已经宣布它们不再接受这一安排的任何限制;现在它们宣称有权报复,并暗示以战争作为一种选择。……1936年最重要的事件发生在西南欧一个过去多年来在国际事务中扮演微不足道的角色的国家里;与此同时德国和日本之间令人震惊的缔结了协定。在政治上,该协定采取了一个相互支持反对共产主义协定的形式。
总体来看,欧洲和远东的局势朝着危险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英国)
A.H.卡尔《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的安排”具体所指。说明其影响。 |
3.单选题- (共8题)
5.
古罗马由贵族担任立法者,平民保民官可以制定适用于平民的条例。法典在公布及定稿之前应先征求大众的意见。从此,平民与贵族出现在同一个法庭上,行同样的手续,按同样的法律进行审判。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体现自然法平等的理念 |
B.是近代立法规范的源头 |
C.已经发展到成文法阶段 |
D.充分维护了平民的权益 |
6.
16世纪以来,英国的土地继承逐渐普及了长子继承制。长子继承制避免了家庭财产的平均分配,有利于家庭财富的积累,并向资本转化……强大的贵族群体逐渐形成了限制王权的反对派组织。这一制度
A.受到古代中国宗法理念影响 |
B.有利于英国政治制度的转型 |
C.导致了英国中央集权的削弱 |
D.增强了议会对国王的控制力 |
7.
据《晋察冀边区的群众工作》中1945年初的统计,晋察冀根据地约有1600万人,其中约300万人参加到中共领导下的群众团体,如农会、工会、妇救会、青救会、童子军、抗敌后援会等组织中,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有余。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重视社会秩序稳定 |
B.稳定了党员队伍 |
C.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
D.扩大了革命基础 |
9.
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但历来国内银矿开采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而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使外国大量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这一现象
A.使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松动 |
B.反映出中国贸易逆差扩大 |
C.促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
D.加大了中国经济的风险性 |
10.
唐朝薛元超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唐代门第最高的五大姓氏)女;不得修国史。”宋代蔡襄则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对上述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的产生瓦解了门阀制度 |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社会观念 |
C.唐宋妇女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
D.唐宋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 |
11.
孟子主张重民,同时也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对于当时魏国执政大臣主张实行二十税一,孟子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貉道”,即没有文明制度的落后民族的做法,“中国”的制度应该是什一之税。这反映了孟子
A.颠覆传统儒学的价值标准 |
B.认识到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
C.主张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 |
D.认为取于民要“有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