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河南郑州外国语学校高考全真模拟(二)文综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67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5/29

1.简答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根据《南京条约》,清朝政府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虎门条约》允许英商及其家属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1845年11月29日,英国第一任领事故意曲解《虎门条约》,以“华洋分居,避免纠纷”为诱饵,迫使上海道台签订了《上海租地章程》。划定洋泾浜(1916年填没成为爱多亚路,即今延安东路)向北到李家庄(今北京东路)的一片荒滩——外滩,准租与英国商人,为建筑房舍及居住之用。这份土地章程被视为上海租界存在和运作的依据法理。上海开埠的第一年,除了商人和领事以外,属于伦敦会的英国传教士也迅速进入上海
——摘编自王文泉、刘天璐主编《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材料二:由于资本主义列强在租界强行拥有了自己的行政、立法、司法自主权,致使上海成为华界(中国管辖地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三界”分治的城市。其次,由于上海在五个通商口岸中最早设立租界,且充分利用了特殊的交通枢纽的条件,因此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飞速发展,一跃为全国商业中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租界的市政管理和建设、教育和工商业管理等制度,对上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不断的成长,上海的产业工人最为集中,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上海交通便捷,“国中之国”的租界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便于革命者进行活动;另外,上海文化事业发达,聚集了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革命者利用这些有利条件进行各种活动,上海遂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基地。
——摘编自马长林《上海的租界》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在上海设立租界的依据是什么?又是哪些英国人最先进入上海的?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的原因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租界对中国的影响
2.
古代的徽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今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籍商人集团,它与北方的晋商构成明清时期雄踞南北的两大商人集团。
材料一: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徽商“出吴会(苏州),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荻利最大的是盐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材料二:进入晚清,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徽商因恪守旧的经营传统日益走上衰败道路。与此同时新兴的江浙商人集团(又称江浙财阀)由于享受越来越多的商业特权而日益强大,最终取代徽商成为中国势力最强的商人集团。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徽商衰败的原因。

2.单选题(共8题)

3.
有人称清朝1901—1905年的新政是“第二次洋务运动”,这是因为()
A.新政的措施仅涉及军事问题
B.新政促进了清朝政治经济的现代化
C.新政措施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
D.新政没有提出发展实业的措施
4.
1929年末,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来华访问南京政府就尖锐指出:“在相互对立的政府、党派、军阀的争夺中,最终获胜的那一方并非因为用武力取得了统一,而是因为赋予了人民其内心深处最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从汤因比的话中可得出的准确信息是()
A.汤因比大力支持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B.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深感失望
C.汤因比对南京政府的所作所为歌苏颂德
D.国民政府统一中国即是“人民其内心深处量想要得到的那些东西”
5.
1950的1月5日杜鲁门对国务院起草的台湾声明稿作了修改,从“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建立军事基地或使台湾脱离中国”一句中删去无意使台湾脱离中国的字样,同时把“无意”变成“目前无意”。从杜鲁门的修改中可以看出()
A.他为将来美国干涉台湾、分裂中国“留有余地”
B.美国害怕卷入中国内战
C.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D.美国为进行朝鲜战争而急于从台湾问题脱身
6.
兴起于古代的农村庙会习俗至今仍有很大的影响,著名的山东泰山庙会、北京白云观庙会等经久不衰。庙会习俗体现了古代()
A.草市与儒家信仰的统一B.草市与宗教习俗的结合
C.市坊制度向农村的扩展D.农村市镇兴旺发达
7.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民族工业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B.反动派是真正维护民族基础的力量
C.挖掉“民族基础”,开拓“世界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进步
D.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暴露了它的自私与短见
8.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召开七千人大会期间,参会代表们能做到的事情是
①对“大跃进”中的“左”倾错误进行批评
②对苏联撕毁两国经济技术协议的行为进行谴责
③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进行斗争
④为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中受迫害的同志恢复名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①②D.③④
9.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先生认为“抽象几何纹饰并非某种形式美,而是抽象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那些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根据此论断,下列图中艺术作品审美倾向体现汉唐时期积极的时代精神的是
A.B.C.D.
10.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收购过剩农产品分发给城市贫民,后者是对农场主投放信贷。据此可看出美国的农业新政主要是受王安石变法中哪些法令的影响:
①方田均税法   ②青苗法  ③募役法  ④农田水利法   ⑤市易法   ⑥保甲法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⑥D.②⑤

3.选择题(共3题)

11.尊重他人隐私是道德的期盼;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为此(   )

①破除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②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

③不得知晓和分享一些个人秘密④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12.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则∠ABC的度数{#blank#}1{#/blank#}.

13.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