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卷(六)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48657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1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今天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儒学?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认为:“今天的世界,交通方便,全世界如一国。我认为儒家对今天以后的中国,仍当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世界文化亦自有其应有之影响。”;而另有部分人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此外,还有人提出了其他的一些观点和认识。

仔细识读漫画(图9),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上述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条理清楚)

2.材料分析题(共3题)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府兵制形成于西魏、北周之际。在形成初期,府兵制并不和均田制结合在一起,府兵不从事耕作,府兵的兵籍和编户齐民的民籍是分开管理的。北周武帝时,为了扩充兵源,征募大量均田农民充当府兵,府兵制开始和均田制结合起来。隋文帝时期,规定军户编入民户,兵民共籍,府兵制和均田制进一步结合。军人按均田令受田,免除租调,平时生产,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轮番宿卫,成为一种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府兵需要自备一部分装具和兵器,因为可以分配到足够的土地,有一定的经济保证,能够以优良的装备出现在战场上。但军府分散,军队编组复杂,致使指挥不灵、反应迟钝。唐初规定府兵三年一代,随着唐朝中期之后边患增加,用兵不断,戍期延长,致使厌战情绪日增,加上边将侵吞士兵财物,强迫士兵为自己服苦役,甚至沦为权贵的奴仆,人们以参军为耻。自高宗以后,国有土地不足,立功将士又日益增加,使府兵得不到足额田地,经济地位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难以自备资粮和武器服役,国家不能保证按规定加以奖赏,打击了军人的战斗积极性。中唐以降,募兵制取代征兵制,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免除了兵役,部分地分担了农民的劳役负担。士兵由朝廷招募而来,长期服役,军器衣粮均由朝廷供给,一旦为兵,终身仰食官府,由专门将领统御,改变了府兵制下将不专兵、兵不识将的现象。募兵制的士兵以当兵为职业,有利于军队的训练、调遣,使军队更加专业化。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了隶属关系,募兵也逐渐成为了将领的私人军队。边镇的节度使更掌握了驻地的民政、财赋、刑法权力,逐渐脱离中央,安史之乱中的安禄山便是如此发展而来。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府兵制和募兵制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实施募兵制所产生的影响。
3.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政治和军事存在一直是这一地区的基本安全框架。美国与日本、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的双边同盟条约,以及基于这些条约的美国军事存在构成了以霸权国美国为核心的轮辐。……目前,美军在亚太地区的主要基地有80个,占其海外基地总数的1/4;总兵力约30万,占美军总兵力的1/5。
冷战时期,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政治同盟使其可以有效地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大战略,包括对越南、韩国、柬埔寨和阿富汗的若干援助和军事介入的具体政策。1983年,美国向亚太地区的出口额就占到了美国总出口额的34.8%,而向欧洲的出口只占25.7%,亚太地区成了美国的头号贸易伙伴。
——据宋伟《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
材料二美国重返亚洲,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其政策是重修和加固已经被荒弃的冷战安全体系,鼓吹中国威胁论,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重新拼凑同盟以遏制中国的崛起,基本上是冷战时期的老一套。……事实上,美国重返亚洲只是政治与军事上重返亚洲,而要在经济上排挤中国,扭转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经济一体化体系已经为时过晚,并且成本与代价巨大。
——据鲍盛刚《中美关系与亚太的未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亚太地区采取的政策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提出重返亚洲战略的目的并对该战略进行简略评价。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张澜先生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人士,在中国社会发展这一问题上,先生曾指出: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澜先生在促进中国社会进步方面的主张。
(2)材料二中张澜先生的思想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其原因。

3.单选题(共8题)

5.
有学者指出,就俾斯麦的君主制信念而言,“他身上寄宿着一个中世纪的灵魂”“俾斯麦在实践中走出了条忽视、甚至压制自由民主,专注于资本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强权道路”,他将人道主义贬低为无用的“废话”,据此观点可推知
A.德意志帝国潜伏了危机
B.俾斯麦致力于复辟帝制
C.俾斯麦为代表的容克贵族阻碍了德国历史的发展
D.德意志帝国是容克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
6.
某位历史学家指出:“虽然我们一再被灌输冷战早已在80年代末期结束,但是国际性的国家体系并没有离开冷战的阴影……“至今,除了欧盟之外,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国际性的国家体系仍然被绑架在冷战结构中,仍然兵服于美国政府之下。”作者意指
A.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出现重新组合
B.冷战结束后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
C.欧盟成为有效遏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D.缓和与动荡并存是当今世界局势的特点
7.
西汉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基葬被选人201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图是基中发据出的两枚印章。除此之外,该基还出土了数量惊人和做工精美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等珍贵文物,以及大量竹简,木牌。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图上文物字体可见篆体应是当时的主流通行字体
B.该墓葬出土的精美器皿应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
C.从墓葬的规格可推知当时诸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D.该墓葬的竹筒木牍有可能记载着儒家和道教的思想精髓
8.
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地。1820-1980年间,3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易将1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
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
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人地的人种组成
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9.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对二战后英国的福利社会规划,《贝弗里奇报告》概括为:Universahty,即所有公民不论职业,都应被覆盖以预防社会风险;Unity,即建立大一统的福利行政管理机构;Uniformity,即每一个受益人根据其需要,而不是收入状况,获得资助。可见,该报告的主旨是
A.应统一管理社会福利
B.应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C.福利制度应遵循公平原则
D.通过福利制度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
10.
在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中。“田制”之目有《井田考》一卷:“井田之制,不可行于今,然川遂沟会,则万古不易也。今西北之多荒芜者,患正坐此。故玄扈先生作《井田考》,著古制以明今用。”徐氏征引历代文献,介绍各种“田制”的不同特点及其利用情况,其目的不是
A.提倡因地制宜
B.主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C.提出井田制已经过时
D.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国家收人
11.
“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适当的法律和由法律治国比依赖专制者的智慧或公众分裂日飘忽不定的意愿都更公正、更稳定。多数人的意志并不必然有益于多数人,而且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符合上述材料观点的说法是
A.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民主非最佳选择
B.直接民主不能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利益
C.民主政体虽有缺陷但远胜专制政体
D.只有民主没有法律不符合民众心理
12.
孟德斯鸠说:“如果一国的法律认为应该容忍好几种宗教的话,那么法律也就必须要求这些宗教互相容忍。一切受到压制的宗教,自己必将成为压制异教的宗教。…….因为当一种宗教侥幸而脱离了压迫的时候,它就要立即攻击曾经压迫它的其他宗教。”这段话
A.论述宗教自由在法律上的必要性
B.探讨了宗教和法律相互依存的关系
C.论证了宗教迫害的严重后果
D.认为法律应为宗教信仰服务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