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4863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世界格局之演变
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

——(美)非利普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享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美)萨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材料一中学者认为推动美苏对峙加剧的因素有哪些?
(2)从材料一、二看,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2.单选题(共24题)

2.
“这一法律适用的对象是罗马人与外国人及外国人相互之间的讼争案件,它所调解的社会关系不再是一个共同血缘团体内部的关系,而是不同民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材料中的法律主要是指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3.
“德意志命运的难解之结,不能用执行双雄(普鲁士和奥地利)并立政策这种温和方式来解开,而只能用剑来斩开。”“国家权力的问题,归根结底,要用刺刀来解决。”材料所说的“问题”解决后的德国版图(示意图)是
A.
B.
C.
D.
4.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在侵略华北的同时,把战火烧到华东地区,国守军坚决予以反击,爆发了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5.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吹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
6.
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最大的进步体现在
A.主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共处
B.消除了国际间矛盾导致战争的隐患
C.建立了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D.中止了主宰世界的强权政治旧惯例
7.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丘吉尔富尔敦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马歇尔计划实施
D.柏林危机爆发
8.
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指
A.马歇尔计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9.
某区域,1919年协约国决策者曾考虑将它作为防止布尔什维主义的缓冲区;二战后,有11个国家和1亿人口被置于共产党政府的统治之下。以该区域的国家为主体成立的组织是
A.北约
B.华约
C.欧盟
D.联合国
10.
“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每一缔约国应协助被攻击之一国或数国以恢复并维持北大西洋区域之安全。”上述内容出自
A.《开罗宣言》
B.《大西洋宪章》
C.《联合国宪章》
D.《北大西洋公约》
11.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
A.谋求安全和发展
B.遏制共产主义
C.同美苏国家对抗
D.意欲独霸欧洲
12.
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B.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C.世界政治的多元化趋势
D.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13.
历史文献中经常出现“西方列强”、“东方国家”和“南北对话”等涉及方位的概念,它包含有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如,二战后“西方”的概念其内涵是
A.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B.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
C.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D.欧洲与美洲的所有国家
14.
中国史前社会经历过一个集体生产、平均分配的农耕聚落阶段,能反映这种情况的是
A.姜寨遗址
B.炎黄传说
C.二里头遗址
D.尧舜禹传说
15.
唐朝《步辇图》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A.吐蕃
B.蒙古
C.匈奴
D.突厥
16.
***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
A.六大
B.七大
C.八大
D.九大
17.
下列以洛阳为都城的朝代是
A.西周
B.西汉
C.北魏
D.隋朝
18.
世界大战后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我们有意去保护欧洲、防范共产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下去。我相信,为了民主制度的未来,我们必须留在这座城市,除非我们被迫离开”。“这座城市”最可能是
A.巴黎
B.伦敦
C.柏林
D.纽约
19.
英国小说家伊弗莱明从1955年创作了14部007系列小说,小说中的“反面角色”,不是来自苏联、东德,便是来自中国。由此推知其作品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波黑战争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两极格局
20.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回击”的措施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实施莫洛托夫计划
C.北约组织
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21.
“7世纪的初唐,是中国专制时代历史上最为灿烂光辉的一页。”此语可以评价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2.
“虽非最古老的,却是最长命的,是上古时代人类文明的硕果仅存”的文明是
A.埃及文明
B.两河文明
C.中华文明
D.印度文明
23.
在下列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古代印度历史信息的是
A.《荷马史诗》和《摩诃婆罗多》
B.《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C.《罗摩衍那》和《吉尔伽美什》
D.《伊利亚特》和《一千零一夜》
24.
曾经广泛游历,采集民间传说,考察风土人情,写成《历史》一书,并享有“史学之父”之美誉的是
A.亚里斯多德
B.希罗多德
C.修昔底德
D.李维
25.
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共同区域是
A.都诞生于亚洲地区
B.都诞生于欧洲地区
C.都诞生于美洲地区
D.都诞生于非洲地区

3.选择题(共4题)

26.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27.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管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28.

“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这一充满哲理的话语启示我们(   )

①只有生活在团结的集体之中才能获得成功  ②团结的集体能催人奋进,助人成长

③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④合作能让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9.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根据如图回答:

4.填空题(共1题)

30.
1949年前后的世界

1949年前后,国际形势出现新变化。观察上面的示意图,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1)示意图中,①在1946-1949年国内发生的最重大事件是
(2)①原为一个国家,这一时期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是示意图中的 。(填写标号)
②造成国家分裂的根源是什么?
(3)①这一时期主导国际格局的是示意图中的 。(填写标号)
②这一时期国际格局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