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西汉提花机能用提花束综控制上万根经纱。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明初农工生产在政府的奖励政策下,得以迅速恢复,产量提升,手工业发达与商业的繁荣,造就了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丝绸纺织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使明代蚕桑丝绸业的生产与贸易,走向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同时提高丝绸生产的技术与质量,创造出璀璨的明代提花丝绸艺术。
——整理自阙碧芬《明代提花丝织物研究》
材料二
(英国)唯一的例外是约翰·凯发明的并于1733年取得其专利权的“飞梭”——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但是,仅有“飞梭”是不够的,于是,人们为鼓励那些促进了生产的发明,谨慎地开展了一场协调一致的运动。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提花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提花纺织技术对明清时期纺织业生产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英国和古代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一
中国很早就有手工提花法,西汉提花机能用提花束综控制上万根经纱。明代提花织机的结构更为完善。明初农工生产在政府的奖励政策下,得以迅速恢复,产量提升,手工业发达与商业的繁荣,造就了明代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丝绸纺织城镇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促使明代蚕桑丝绸业的生产与贸易,走向商品经济与专业分工,同时提高丝绸生产的技术与质量,创造出璀璨的明代提花丝绸艺术。
——整理自阙碧芬《明代提花丝织物研究》
材料二
(英国)唯一的例外是约翰·凯发明的并于1733年取得其专利权的“飞梭”——一种能使纬纱来回穿越经纱的速度得到加快的简单的弹跳装置。但是,仅有“飞梭”是不够的,于是,人们为鼓励那些促进了生产的发明,谨慎地开展了一场协调一致的运动。1754年,“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成立,该会为已被确定的成就提供金钱、奖章和其他报酬。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提花纺织技术的发展历程,说明提花纺织技术对明清时期纺织业生产关系发展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近代英国和古代中国纺织技术发展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互相联系,史论结合。)
材料:
时间 | 中国 | 世界 |
19世纪60~70年代 | 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马关条约》签订;维新变法;《辛丑条约》签订;义和团运动 | 欧洲列强基本上瓜分了非洲殖民地,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俄国,占领中国东北南部和朝鲜 |
1910~1920年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互相联系,史论结合。)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后上奏皇帝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敕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微清其流,必澄其源。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敕?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范仲淹所谓“经济”即指本于儒家的经世济民)。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
——整理自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1)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范仲淹改革前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改革的根本措施。
材料
1043年,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后上奏皇帝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困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敕之。然则欲正其末,必端其本,微清其流,必澄其源。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以墨义取诸科,士皆舍大方而趋小道,虽济济盈庭,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敕?在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范仲淹所谓“经济”即指本于儒家的经世济民)。进士先策论而后诗赋:诸科墨义之外,更通经旨。使人不专辞藻,必明理道,则天下讲学必兴,浮薄知劝,最为至要。”
——整理自范仲淹《答手诏条陈十事》
(1)结合材料,概括指出范仲淹改革前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改革的根本措施。
4.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24年至1929年是欧洲和平与和解的时期之一。1924年,《道威斯计划》一项有关赔款支付的协商是这一稳定过程的第一阶段。《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人承担战争责任,要求德国人答应赔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在凡尔赛,对赔款支付的数额和时间表没有达成协议。在以后几年中,这一问题不仅是协约国与德国之间,而且是各协约国之间长期不和的根源。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三个主要协约国不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之间问题导致的结果。
材料
1924年至1929年是欧洲和平与和解的时期之一。1924年,《道威斯计划》一项有关赔款支付的协商是这一稳定过程的第一阶段。《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人承担战争责任,要求德国人答应赔偿战争所造成的损失。在凡尔赛,对赔款支付的数额和时间表没有达成协议。在以后几年中,这一问题不仅是协约国与德国之间,而且是各协约国之间长期不和的根源。
——《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后巴黎和会上三个主要协约国不和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和会上协约国与德国之间问题导致的结果。
5.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明太祖)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颁(律)与《大诰》,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呈重典。”又曰:“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应政,事专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皇亲帷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明史·太祖本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的治国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太祖这些措施的影响。
材料
(明太祖)谕群臣曰:“朕起兵至今四十余年,灼见情伪,惩创奸顽或法外用刑,本非常典。后嗣止颁(律)与《大诰》,不许用黥刺、剕、劓、阉割之刑。臣下敢以请者,呈重典。”又曰:“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应政,事专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皇亲帷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毋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明史·太祖本纪》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的治国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明太祖这些措施的影响。
2.单选题- (共9题)
6.
中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在60年里创作了多种三毛形象。对如表理解正确的是
1935年 | 1946年 | 1947年 | 1958年 | 1977年 | 1978年 | 1985年 |
流浪儿童三毛形象 | 《三毛从军记》系列漫画 | 《三毛流浪记》漫画 | 《三毛流浪记》电影 | 《三毛学雷锋》系列漫画 | 《三毛爱科学》系列漫画 | 《三毛学法》系列漫画 |
A.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
B.新中国一直坚持“双百”方针 |
C.国民党发动了全民族抗战 |
D.漫画促进中国民主政治进步 |
7.
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
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
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 |
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
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8.
1973年10月,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包围苏联支持的埃及军队,苏军在附近集中了空降师、大批军舰及两栖作战部队,美国先后开来三支航母编队与苏军对峙,几天之后,以军和美军首先撤离。此事件
A.体现了当时美苏冷战的战略态势 |
B.说明美国军事包围社会主义国家 |
C.反映了美苏对峙重心转移到亚洲 |
D.其背景是单极世界遭到有力挑战 |
9.
对下表中汉代政策变化的结果推断正确的是
姓名 | 出生地 | 从事事业 | 成就 |
汉代之前的猗顿 | 鲁 | 盐铁 | 与王侯争富 |
汉代之前的郭纵 | 赵 | 铁冶成业 | 与王候争富 |
汉代之前的巴寡妇清 | 泰国 | 开采丹砂 | 礼抗万乘 |
汉代之前的卓氏之先祖 | 赵国 | 用铁冶富 | 倾滇蜀之民 |
汉代之前的曹邴氏 | 魏国 | 以铁治起 | 富至巨万 |
汉武帝行盐铁官营政策获大量收人,供养大军击败了国内割据势力和北方匈奴 |
A.官营政策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
B.大一统基础是秦代国富民强 |
C.汉代各封国的冶铁工业发达 |
D.汉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 |
10.
下面是不同时期德、英、法、美等国获得诺贝尔奖数量变化表(单位:次),由此可知
年份 | 颁奖总数 | 主要国家 | |||
德 | 英 | 法 | 美 | ||
1901~1920年 | 61 | 19 | 8 | 10 | 2 |
1921~1940年 | 70 | 17 | 15 | 5 | 11 |
1941~1960年 | 88 | 6 | 15 | 0 | 42 |
1961~1980年 | 125 | 8 | 21 | 6 | 65 |
1981~2000年 | 127 | 14 | 7 | 4 | 72 |
A.现代西方物理学有显著进步 |
B.信息技术加快了科学的发展 |
C.全球化的受益国是发达国家 |
D.20世纪世界科学发展不平衡 |
11.
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维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5/10。”与此密切相关的是
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
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 |
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 |
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
12.
1835年,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旧时代的地方贵族,都在法律上或自己认为在习俗上,对自己的下属负有救济和减轻他们困苦的义务。但是,现代的实业贵族,把他们所使用的人变穷和变蠢以后,在遇到经济危机的时候便把他们推出工厂的大门,让社会去救济他们。”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作者
A.认为北美的制度适合于法国 |
B.主张社会各阶级财产上平等 |
C.支持工业资产阶级夺权斗争 |
D.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
13.
西方著作《泰阿泰德篇》中说,事物的存在是相对于人而言的。人的感觉怎样,事物就怎样;对同一事物的感觉,因人因时而异,这些不同的感觉并无真假是非之分。这体现的是
A.美德即知识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人生而平等 |
D.天赋人权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