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材料

——选自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依据图示任选一角度,自拟一个近现代中国政治文明演变特点的主题并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论从史出,史实充分,逻辑严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份文化为核心,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对契约法有一种抑制和消解的功能,其结果是在这种文化中根本就不可能培育出契约精神。在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环境下,平等便是异物;在“三姻五常”的熏陶和约束下,人格的独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忠孝”的阴影下,自由成了奔望;在“父母官”与“子民”之间,诚信与合作也只脆成为无足轻重的摆设;在“重义轻利”的教化下,互惠互利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而正是这些宝贵精神的缺乏,使我们丧失了与西方社会同步进入现代文明的机缘。
——摘编自《中国契约的文化探讨》
材料二 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契约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有关正义的论述,以及交换正义的概念就蕴含丰富的契约思想,对契约理论影响深远。在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卢校从人性和自然法角度出发,强调契约对社会的普遥意义,用契约思想构建国家理论,从而使契约由经济领域拓展到法律、政治领域,实现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契约化,形成了西方契约文化的核心理念―“契约精神”。
——摘编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
(l)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不能产生契约精神的文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契约思想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契约文化在中西不同遭遇的认识。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以身份文化为核心,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对契约法有一种抑制和消解的功能,其结果是在这种文化中根本就不可能培育出契约精神。在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环境下,平等便是异物;在“三姻五常”的熏陶和约束下,人格的独立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在“忠孝”的阴影下,自由成了奔望;在“父母官”与“子民”之间,诚信与合作也只脆成为无足轻重的摆设;在“重义轻利”的教化下,互惠互利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而正是这些宝贵精神的缺乏,使我们丧失了与西方社会同步进入现代文明的机缘。
——摘编自《中国契约的文化探讨》
材料二 在西方的传统观念中,契约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有关正义的论述,以及交换正义的概念就蕴含丰富的契约思想,对契约理论影响深远。在近代,欧洲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卢校从人性和自然法角度出发,强调契约对社会的普遥意义,用契约思想构建国家理论,从而使契约由经济领域拓展到法律、政治领域,实现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契约化,形成了西方契约文化的核心理念―“契约精神”。
——摘编自《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高等教育》
(l)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不能产生契约精神的文化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契约思想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契约文化在中西不同遭遇的认识。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1901年1月,光绪帝通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这次“新政”,改革官制,最为重要的是始设商部。1902年11月,庆亲王奕勖奏设商部,以图振兴商务。1903年9月7日,正式设立商部,作为清政府统辖全国工商实业的最高领导机关。……此外,还设有律学馆商、商报馆、商务学堂、工艺局、注册局等。“新政”移植西方工商管理制度,相继设立商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近代工商管理机构,顺应了时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近代经济史专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工商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工商管理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
材料 庚子之役的惨败,使清政府深刻认识到,洋务运动以来徒学“西艺之皮毛”,未学其“富强之始基”,以致强敌压境,无力抵御,因而企图通过改革政治,以求自强之路。1901年1月,光绪帝通谕京内外,变通政治,以图自强。这次“新政”,改革官制,最为重要的是始设商部。1902年11月,庆亲王奕勖奏设商部,以图振兴商务。1903年9月7日,正式设立商部,作为清政府统辖全国工商实业的最高领导机关。……此外,还设有律学馆商、商报馆、商务学堂、工艺局、注册局等。“新政”移植西方工商管理制度,相继设立商部、农工商部、邮传部等近代工商管理机构,顺应了时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近代经济史专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清朝工商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工商管理制度改革带来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5题)
4.
古代罗马最初嫁资的所有权属于丈夫,但自奥古斯都时的《优利亚嫁资法》作出“丈夫未经妻子同意,不得处分嫁资中的意大利土地及其附属物”的限制性规定以后,嫁资成为了所有权制度的例外。嫁资所有权这一变化有利于
A.保护国家财产 |
B.实现男女平等 |
C.维护妇女权益 |
D.摆脱男权社会 |
5.
法学家塔利尼指出:欧洲的一切民族长期以来,一直尝试着去形成自己的一套立法;但是最终他们中大部分认识到还是罗马法适合于他们,因而他们吸收了罗马法。这一言论
A.揭示了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
B.反映了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
C.指出了罗马法得以不断地完善 |
D.强调了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
6.
英国在政治上一方面“乐于遵循、服从某些古板陈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法和规定”,另一方面“注重保持自身,善辟蹊径,自成体系,在政治制度的建设中造就自己的风格特点”。这主要体现了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民主制与君主制相结合 |
B.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 |
C.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
D.传统向现代渐进发展 |
8.
1853年,英国政府训令驻华公使文翰提出修订《南京条约》问题,要求中国应毫无保留地给英国人开放全部城市和港口;但在谈判中要严格避免使用武力。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英国侵华方式发生改变 |
B.中国未能履行条约规定 |
C.英国极力扩大侵华权益 |
D.中国军事实力占据优势 |
9.
1928年《井冈山土地法》规定:“红军及赤卫队的官兵,在政府及其他一切公共机关服务的人,均得分配土地,如农民所得之数,由苏维埃政府雇人代替耕种。”这一规定
A.增强了红军抗敌的信心 |
B.意在改善农民生活 |
C.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发展 |
D.具有社会保障思想 |
10.
在不结盟运动兴起时,美国和其他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进行威胁利诱,苏联鼓吹自己是不结盟运动的“天然盟友”。这表明不结盟运动
A.得到了美苏两国的支持 |
B.冲击着美苏霸权主义 |
C.加剧了美苏间的斗争 |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 |
11.
我国自明后期起,棉布取代麻、丝成为人民最重要的衣被材料。清代,棉布拥有仅次于粮食的广大国内市场。但是,我国的棉纺织业像包买商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直到二十世纪才正式出现。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棉花传人中国的时间较晚 |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
C.棉纺织业的生产技术低下 |
D.民众对棉纺织品需求较小 |
12.
南宋绍兴府城周围十多里范围内,有清道桥市、大云桥东市、龙兴寺前市、西跨湖桥市、虹桥市、三山市、亭山市等十多处环城市镇。环城市镇的发展
A.标志着我国古代的市镇开始出现 |
B.体现了市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
C.是城乡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产物 |
D.体现了南宋市镇广泛兴起和发展 |
13.
进入宋代,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在市场上从事销售和贩卖活动,甚至包括官员、士卒、僧尼等特殊群体,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社会热潮。宋代出现“全民经商”的背景是
A.传统“重农抑商”观念动摇 |
B.城市发展促使坊市制瓦解 |
C.科举取士不再受人们重视 |
D.国家分裂对商业控制削弱 |
14.
下表为主要国家人均消费需求情况,该表说明
国家 | 中国 | 美国 | 瑞典 | 加拿大 | 德国 | 日本 |
时间 | 1887~1936 | 1889~1948 | 1882~1948 | 1870~1930 | 1851~1931 | 1889~1938 |
年均增长率 | 0.92% | 2.1% | 2.3% | 1.3% | 14% | 1.5% |
A.主要国家工业化同时起步 |
B.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动力不足 |
C.中外经济水平的差距巨大 |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15.
1912年12月,民国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上之物品及方法首先发明改良者,得呈请专利”;到了1914年,又陆续颁布了《矿业条例》《审查矿商资格细则》《农商部奖章规则》等。民国政府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振兴民族实业 |
B.抵制列强侵略 |
C.完善经济法规 |
D.指导社会建设 |
16.
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据此可知
A.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 |
B.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 |
C.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 |
D.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 |
17.
西汉儒学家落下阂、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以桓谭、扬雄为代表的儒家学者参与了宇宙结构理论上的浑、盖之争;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对儒家经典多有研究,而且他的天文学思想受到扬雄所著《太玄》的影响。由此可见
A.汉代的天文历法与儒学关系密切 |
B.儒学是天文历法发展的主要原因 |
C.汉代儒学推动古代科技体系形成 |
D.汉代儒学成为中国主流思想文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